“超市里的特价菜既新鲜又实惠,大白菜每斤1元,茄子、西红柿也仅售 2 元,非常划算……”11月10日上午,在旺豪超市(胜利购物广场店),选购完蔬菜的市民李志刚语气中透露着踏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民以食为天”,“菜篮子”的供应是否充足、价格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市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近期,面对国内蔬菜价格周期性波动及旅游旺季需求上升的双重影响,三亚坚持以市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多部门协作、综合施策,构建起全方位的保供稳价体系,确保“菜篮子”量足、价稳、质优,切实守好民生底线。

市民在选购新鲜蔬菜。
惠民活动见实效
市民“菜篮子”拎得安心
“早上8点就来了,政府补贴的特价菜种类很多,2元一斤的茄子、2元一斤的西红柿,还有1元一斤的大白菜,都能买到……”在旺豪超市(胜利购物广场店)的特价菜销售区,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宋莹莹满意地说:“菜很新鲜,价格也实惠,确实很方便。”市民周女士展示着刚挑选的菜品说:“水果萝卜和香菜都很便宜,菜品丰富又新鲜,政府补贴的菜品种类真不少。”
目前,此类政府补贴的特价惠民活动已在全市60多个“菜篮子”平价网点全面推行,主要集中在每周五、六、日三天。此举有效平抑市场价格,让市民真正得到实惠,获得感与满意度显著提升。
连日来,各网点严格执行政府定价与定量销售政策。旺豪超市(胜利购物广场店)店长黎宗玉介绍,活动从9月持续供应至春节,每天上午8:30至12:00销售,售完即止。供应品种包括上海青、小白菜、空心菜、地瓜叶、西红柿等22个品类,每斤价格分为1 元、2 元、3 元三档。每晚未售完的蔬菜会及时处理,确保市民购买到的均为新鲜蔬菜。
“这种定时、定量、定品的直供模式,既实现了补贴效益的精准落地,也保障了蔬菜的新鲜度,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黎宗玉表示。
全链条协同保障
筑牢供给质量“双防线”
三亚在应对当前价格波动的同时,更加注重构建“本地生产+异地直采+平价投放+监测预警”的长效机制,从生产、流通、调控、监测四个维度系统推进保供稳价工作。
三亚市发展改革综合服务中心菜篮子服务科负责人赵军介绍,为应对近期菜价上涨,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在生产环节,扩大本地叶菜种植规模,按照应种尽种原则,加快恢复蔬菜生产,保障本地供应;在供应环节,全面开展特价惠民活动,让市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加强价格监测,提升对市场价格预期的把控能力;强化蔬菜储备,采取直采直供模式,直接从河北、河南、山东等蔬菜主产区调运,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确保旅游旺季蔬菜供应充足。
“菜篮子”稳不稳,不仅取决于数量充足和价格合理,还依赖于质量安全和供给韧性。
为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三亚环农集团旗下三亚椰鹿菜篮子产业有限公司以“保供稳价惠民”为宗旨,构建全链条蔬菜保供体系,让市民吃上“安心菜”“实惠菜”。
在源头供给方面,通过“岛内外联动”基地网络建设,打造多元稳定的蔬菜供应体系。公司共布局前置采购站及储备仓7处,依托前置基地直采与大批量定采降低采购成本;严格落实储备制度,岛外基地蔬菜储备量不低于2000吨,市内储备仓每日动态储备不低于200吨,从源头上增强供给韧性。
在流通配送环节,创新“冷链+智慧配送”物流模式,推动直供直销常态化。通过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与成本,提高蔬菜流通效率和新鲜度,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供应链,让市民尽快享用到新鲜蔬菜。
在长效惠民方面,严格执行市发改委价格调控政策,结合基地直供特惠活动,双向发力平抑市场价格。既保障市民“菜篮子”的经济实惠,又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让百姓真正吃上“放心菜”。
政策持续加力
“菜篮子”越提越稳
“民以食为天”,针对群众关注的“菜价高、物价贵”问题,三亚持续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调控措施,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三亚始终以市民感受为出发点,通过特价惠民、全链保供、长效调控等综合举措,成功应对市场波动,确保“菜篮子”始终保持量足、价稳、质优的良好态势。
随着本地冬季蔬菜逐步上市以及各项保供稳价政策持续见效,三亚“菜篮子”保障体系将愈加稳固,市民的幸福感也将不断提升。
原标题:
多措并举保供稳价提升市民幸福感——
三亚守好“菜篮子”丰富“菜盘子”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实习生 单文浩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