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游客“Sanya Travel”新变化——
外国游客“Sanya Travel”新变化——

“Look, what are they doing?Should we try?”(看,她们在做什么?我们要不试试?)三亚胜利购物广场美容店铺门口,三位金发碧眼的游客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店内躺椅上享受面部护理服务的顾客。犹豫片刻后,她们掏出手机比划着与店员沟通,最终三人躺上了美容椅,兴致勃勃地体验起中国式“面部清洁按摩”服务——这计划外的项目,成了她们体验三亚市井生活的意外惊喜。

三亚胜利购物广场美容店内,一名外国游客正在体验“面部清洁按摩”服务。

这“不同寻常”的一幕,折射出三亚旅游市场的新变化——盛夏街头,正掀起一股“深入三亚”的风潮。曾经扎堆在大东海的外国游客,正悄然走出传统度假区,涌入三亚的市井街巷、烟火市集与非遗工坊等“小众地段”,开启深度探索“逛吃买”与文化体验之旅。

从好奇到体验:街巷里涌现国际面孔

近日,三亚胜利购物广场人流熙攘。“这个月第三波了,好神奇。”店员阿萍整理着美容仪器,语气兴奋,“最近外国面孔明显多了,有俄罗斯的、韩国的,还有非洲的朋友。他们充满好奇,喜欢到处探索体验,还会呼朋唤友再来体验。”

官方数据印证了这种直观感受:今年前5个月,三亚接待入境过夜游客高达39.59万人次,同比激增47.12%。值得关注的是,仅5月,境外游客中停留7天以上的占比达23.7%,同比提升7%。外国游客的足迹,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印刻在这座城市的街巷之中。

从“阳光沙滩”到“烟火市集”:消费半径不断蔓延

香草鸭的浓郁香气、精酿啤酒的麦芽芬芳、滋滋作响的海鲜烧烤……当夕阳为三亚湾镀上金边,海之眼广场的美食市集迎来最热闹的时刻。金发碧眼的背包客、携家带口的国际家庭,穿梭在各个摊位前,品尝着地道小吃,谈笑风生。

“去年开始有明显变化。”一家精酿啤酒店的店员吴先生正忙着为几位俄罗斯客人打酒,“以前外国游客喜欢扎堆在大东海,现在三亚湾也热闹起来了,他们喜欢到街巷里逛。”他观察到,不仅仅是餐饮,周边的超市也开始上架外国游客喜欢的商品,有的外国游客还专门打车去更远、更具本地特色的街区寻找地道风味。“这在过去可是很少见。”吴先生感慨道。

俄罗斯游客在海边打卡拍照。

在一家海鲜烧烤摊位前,正准备点餐的一名俄罗斯游客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记者说:“这里比大东海更有意思!不仅有沙滩,酒店住宿也便宜,关键是有‘生活’,能吃到、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这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许多新晋“三亚通”外国游客的心声——他们渴望跳出单一的度假模式,深入体验当地生活的“烟火气”。

从“看海”到“品文化”:体验深度持续拓展

6月12日,在第五届三亚南山非遗季活动中,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游客正在体验黎族传统乐器。

吸引外国游客目光的,远不止美食与街景。三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非遗技艺,正成为他们行程清单上最想邂逅的风景。

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黎族织锦的斑斓色彩、黎陶制作的古朴技艺,以及打柴舞的铿锵节奏、鼻箫的悠扬旋律、疍家民歌的独特韵味,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流连忘返。不少外国游客甚至会主动参与到表演互动中,饶有兴致地模仿舞步或尝试吹奏,引得现场笑声掌声一片,文化交融的欢乐氛围格外浓厚。在三亚千古情景区,俄罗斯游客在《黎寨招亲》活动中,跟着当地居民学跳竹竿舞;在《穿越快闪》环节,他们与演员一同尽情舞动,深度体验海南民俗……

在三亚千古情景区,外国游客体验“黎寨招亲”活动,深入感受海南民俗魅力。

“来之前,我以为三亚只有阳光沙滩。”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游客Jim体验黎族打柴舞后兴奋地表示,“真没想到三亚有这么多古老精彩的文化,太迷人了!”另一位沉浸在鼻箫乐声中的俄罗斯游客直言道:“三亚太好玩了,文化、美食、海景……每一样都十分吸引我,我都不想回家了。”这种“由表及里”的体验转变,折射出外国游客对三亚的认知和探索正走向更深层次,与此同时景区也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迎合新变化。

“今年前6个月接待外籍游客72500人次,主要来自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蒙古、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其中俄罗斯游客占比最高。”三亚千古情景区相关负责人黄学贤介绍,景区通过增设中英俄文标识、配备精通三语导游、引入外籍演员等方式提升服务品质。“未来我们将打造更多极具民俗风情和非遗主题的活动,展现三亚文化魅力,丰富游玩内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黄学贤表示。

为何“深入”?个性化体验与便利化赋能

为何外国游客更倾向深入市区?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党委书记吴小琳分析,个性化与深度文化体验已成主流趋势。游客愈发追求自由、独特、深入的旅行方式,主动探索小众景点和本地化服务。同时,全球文化交流加深,外国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兴趣愈浓。市区在交通、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便利优势,也为不同需求和预算的游客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加之境外游客停留天数增加,为其深入体验本土文化及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

游客正在观看演出。

这股风潮正悄然重塑三亚入境游格局。据三亚市旅游发展局统计,近年来,境外游客中自由行散客比例显著上升,目前已占到约50%。游客群体呈现年轻化,18至35岁年龄段境外游客占比33.2%,同比提高1.7%,更注重个性化探索。同时,在三亚停留4天以上的境外游客占比接近80%,显示其不再满足“到此一游”,渴望更深入融入。

热潮背后,是三亚持续优化的国际通达性与入境便利化政策支撑。33条国际航线编织起“通达亚欧、辐射全球”的空中网络;85国入境免签、144小时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提供了极大灵活性。

境外游客购物支付也更加便捷。就在不久前,三亚市商务局联合蚂蚁集团,推动“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和“蚂蚁国际Alipay+数字化服务标杆”在三亚落地,国际游客不仅可在三亚大小商家享受扫码支付的便捷,还可通过Alipay+跨境技术和服务的连接,境内商家可实现在境外电子钱包的品牌页投放,助力三亚商圈提前实现品牌“出海”。

外籍游客正在海鲜餐厅点餐。

“我们正谋划推出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入境游客的服务体验。”吴小琳表示,三亚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系统梳理通讯服务、支付场景、接待能力等问题,通过政府统筹、部门协同、整合线上线下服务,着力解决“支付难”“交流难”“出行难”“通讯难”等痛点堵点,满足入境游客“体验个性化、支付便利化、服务国际化”需求,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宣传、通讯前置与集成式旅游服务两大目标。

同时,下半年三亚将在协同开发国际航线基础上,深化与国际旅游组织、境外机构及媒体合作,联合头部旅行商、航司开展全球营销,并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赛事”等创新模式,打造三亚“清凉海岛”多元化形象,进一步深挖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潜力。

当外国游客走出大东海,漫步于三亚的街巷市集,沉醉于非遗技艺,他们触摸到的是一个更立体、更鲜活、更具文化底蕴的三亚。这股由“浅”入“深”的旅游新潮流,不仅为三亚注入了更浓郁的“国际范”,也将推动着这座传统海滨城市向世界知名宜居宜游宜业热带滨海城市华丽蜕变。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少云 /文  袁永东 李学仕 李少云 通讯员 黄学贤 /图)

责任编辑: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7-17 06:4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16 08:2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16 08:3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15 10:0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15 07:01
来源:三亚新闻网
外国游客“Sanya Travel”新变化——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18 11:10:49

“Look, what are they doing?Should we try?”(看,她们在做什么?我们要不试试?)三亚胜利购物广场美容店铺门口,三位金发碧眼的游客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店内躺椅上享受面部护理服务的顾客。犹豫片刻后,她们掏出手机比划着与店员沟通,最终三人躺上了美容椅,兴致勃勃地体验起中国式“面部清洁按摩”服务——这计划外的项目,成了她们体验三亚市井生活的意外惊喜。

三亚胜利购物广场美容店内,一名外国游客正在体验“面部清洁按摩”服务。

这“不同寻常”的一幕,折射出三亚旅游市场的新变化——盛夏街头,正掀起一股“深入三亚”的风潮。曾经扎堆在大东海的外国游客,正悄然走出传统度假区,涌入三亚的市井街巷、烟火市集与非遗工坊等“小众地段”,开启深度探索“逛吃买”与文化体验之旅。

从好奇到体验:街巷里涌现国际面孔

近日,三亚胜利购物广场人流熙攘。“这个月第三波了,好神奇。”店员阿萍整理着美容仪器,语气兴奋,“最近外国面孔明显多了,有俄罗斯的、韩国的,还有非洲的朋友。他们充满好奇,喜欢到处探索体验,还会呼朋唤友再来体验。”

官方数据印证了这种直观感受:今年前5个月,三亚接待入境过夜游客高达39.59万人次,同比激增47.12%。值得关注的是,仅5月,境外游客中停留7天以上的占比达23.7%,同比提升7%。外国游客的足迹,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印刻在这座城市的街巷之中。

从“阳光沙滩”到“烟火市集”:消费半径不断蔓延

香草鸭的浓郁香气、精酿啤酒的麦芽芬芳、滋滋作响的海鲜烧烤……当夕阳为三亚湾镀上金边,海之眼广场的美食市集迎来最热闹的时刻。金发碧眼的背包客、携家带口的国际家庭,穿梭在各个摊位前,品尝着地道小吃,谈笑风生。

“去年开始有明显变化。”一家精酿啤酒店的店员吴先生正忙着为几位俄罗斯客人打酒,“以前外国游客喜欢扎堆在大东海,现在三亚湾也热闹起来了,他们喜欢到街巷里逛。”他观察到,不仅仅是餐饮,周边的超市也开始上架外国游客喜欢的商品,有的外国游客还专门打车去更远、更具本地特色的街区寻找地道风味。“这在过去可是很少见。”吴先生感慨道。

俄罗斯游客在海边打卡拍照。

在一家海鲜烧烤摊位前,正准备点餐的一名俄罗斯游客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记者说:“这里比大东海更有意思!不仅有沙滩,酒店住宿也便宜,关键是有‘生活’,能吃到、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这简单的话语,道出了许多新晋“三亚通”外国游客的心声——他们渴望跳出单一的度假模式,深入体验当地生活的“烟火气”。

从“看海”到“品文化”:体验深度持续拓展

6月12日,在第五届三亚南山非遗季活动中,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游客正在体验黎族传统乐器。

吸引外国游客目光的,远不止美食与街景。三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非遗技艺,正成为他们行程清单上最想邂逅的风景。

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黎族织锦的斑斓色彩、黎陶制作的古朴技艺,以及打柴舞的铿锵节奏、鼻箫的悠扬旋律、疍家民歌的独特韵味,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流连忘返。不少外国游客甚至会主动参与到表演互动中,饶有兴致地模仿舞步或尝试吹奏,引得现场笑声掌声一片,文化交融的欢乐氛围格外浓厚。在三亚千古情景区,俄罗斯游客在《黎寨招亲》活动中,跟着当地居民学跳竹竿舞;在《穿越快闪》环节,他们与演员一同尽情舞动,深度体验海南民俗……

在三亚千古情景区,外国游客体验“黎寨招亲”活动,深入感受海南民俗魅力。

“来之前,我以为三亚只有阳光沙滩。”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游客Jim体验黎族打柴舞后兴奋地表示,“真没想到三亚有这么多古老精彩的文化,太迷人了!”另一位沉浸在鼻箫乐声中的俄罗斯游客直言道:“三亚太好玩了,文化、美食、海景……每一样都十分吸引我,我都不想回家了。”这种“由表及里”的体验转变,折射出外国游客对三亚的认知和探索正走向更深层次,与此同时景区也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迎合新变化。

“今年前6个月接待外籍游客72500人次,主要来自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蒙古、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其中俄罗斯游客占比最高。”三亚千古情景区相关负责人黄学贤介绍,景区通过增设中英俄文标识、配备精通三语导游、引入外籍演员等方式提升服务品质。“未来我们将打造更多极具民俗风情和非遗主题的活动,展现三亚文化魅力,丰富游玩内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黄学贤表示。

为何“深入”?个性化体验与便利化赋能

为何外国游客更倾向深入市区?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党委书记吴小琳分析,个性化与深度文化体验已成主流趋势。游客愈发追求自由、独特、深入的旅行方式,主动探索小众景点和本地化服务。同时,全球文化交流加深,外国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兴趣愈浓。市区在交通、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便利优势,也为不同需求和预算的游客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加之境外游客停留天数增加,为其深入体验本土文化及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

游客正在观看演出。

这股风潮正悄然重塑三亚入境游格局。据三亚市旅游发展局统计,近年来,境外游客中自由行散客比例显著上升,目前已占到约50%。游客群体呈现年轻化,18至35岁年龄段境外游客占比33.2%,同比提高1.7%,更注重个性化探索。同时,在三亚停留4天以上的境外游客占比接近80%,显示其不再满足“到此一游”,渴望更深入融入。

热潮背后,是三亚持续优化的国际通达性与入境便利化政策支撑。33条国际航线编织起“通达亚欧、辐射全球”的空中网络;85国入境免签、144小时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提供了极大灵活性。

境外游客购物支付也更加便捷。就在不久前,三亚市商务局联合蚂蚁集团,推动“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和“蚂蚁国际Alipay+数字化服务标杆”在三亚落地,国际游客不仅可在三亚大小商家享受扫码支付的便捷,还可通过Alipay+跨境技术和服务的连接,境内商家可实现在境外电子钱包的品牌页投放,助力三亚商圈提前实现品牌“出海”。

外籍游客正在海鲜餐厅点餐。

“我们正谋划推出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入境游客的服务体验。”吴小琳表示,三亚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要素,系统梳理通讯服务、支付场景、接待能力等问题,通过政府统筹、部门协同、整合线上线下服务,着力解决“支付难”“交流难”“出行难”“通讯难”等痛点堵点,满足入境游客“体验个性化、支付便利化、服务国际化”需求,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宣传、通讯前置与集成式旅游服务两大目标。

同时,下半年三亚将在协同开发国际航线基础上,深化与国际旅游组织、境外机构及媒体合作,联合头部旅行商、航司开展全球营销,并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赛事”等创新模式,打造三亚“清凉海岛”多元化形象,进一步深挖国际旅游市场消费潜力。

当外国游客走出大东海,漫步于三亚的街巷市集,沉醉于非遗技艺,他们触摸到的是一个更立体、更鲜活、更具文化底蕴的三亚。这股由“浅”入“深”的旅游新潮流,不仅为三亚注入了更浓郁的“国际范”,也将推动着这座传统海滨城市向世界知名宜居宜游宜业热带滨海城市华丽蜕变。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少云 /文  袁永东 李学仕 李少云 通讯员 黄学贤 /图)

责任编辑: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