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7月17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半年前,三亚市民符女士在劳累后偶感胸口闷痛,每次休息一两分钟便能缓解,却未曾想一颗“炸弹”已悄然埋下。近日,劳累再次诱发剧烈胸痛,且休息后毫无缓解,危急之际,她直奔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粤海三亚医院(三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
医生在为患者实施手术。卢智子 通讯员 王雯 摄
接诊的主任医师王士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病史,以及心电图V2-V5导联T波倒置、心肌酶谱升高等异常指标,迅速判断其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由严重心肌缺血引发的胸痛,这是心肌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
“时间就是心肌”,每分每秒都关乎生死。医院当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与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单位——三亚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海南医院)胸痛中心紧密联动,详尽传递患者病情。当符女士抵达三亚市中医院时,胸痛中心团队早已严阵以待,依标准化流程火速完成肌钙蛋白等关键检查,锁定“不稳定性心绞痛”——这是心肌梗死前最后的“红色预警”。患者被紧急收入心血管内科,拟择期行“冠脉造影+必要时支架植入术”。
手术当天,冠脉造影结果令人揪心:心脏主干血管(回旋支主支)弥漫性狭窄达99%,另一根分支(钝缘支)堵塞80%,远端TIMI血流仅3级,心脏供血濒临中断,生命悬于一线。
危急时刻,广州中医药大学派驻专家、三亚市中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吴庆和与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文虎并肩作战,执“介入之笔”在心脏血管间精准操作。他们先为狭窄80%的钝缘支实施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再于99%狭窄的回旋支主支险处施术,一枚支架稳稳植入。术后血管残余狭窄彻底消除,符女士胸闷痛症状消散,生命重归安稳。
这场生死时速的救援,缘起于今年2月三亚市人民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旗下两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粤海三亚医院(三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三亚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海南医院)的医疗团队,以精湛医术与高度责任感,在此次联合抢救中交出“生命答卷”,更彰显了两院资源共享、精诚协作的深厚情谊。
展望未来,两院将持续深化合作,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深耕细作,以协同之力护佑百姓安康,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健康动能,为粤琼相向发展铺就民生健康坦途,让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光芒照亮更多生命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