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海口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强群众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获得感的意见》和全会决议。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会精神在三亚各区(育才生态区)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常知民所愁,常解民所忧,常应民所盼,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切实答好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民生答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会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也给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出了要求。”海棠区委书记鲁正兰表示,海棠区将坚守初心、坚定信心,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多个方面,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群众的思维方式感知群众“急难愁盼”,找准问题症结,改进工作方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吉阳区上下将迅速行动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部署的任务上来。”吉阳区委书记孙德震表示,吉阳区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强化协同联动,破除区域壁垒,在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推进固定投资、招大商招优商等关键任务上聚焦用力,全力推动各项改革部署在吉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吉阳区将持续把增进民生工作实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在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高质量就业、创新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推动自贸港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每一位居民。
“省委八届七次全会擘画的发展蓝图,让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天涯区委书记朱志兴表示,天涯区将始终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把党的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聚焦“群众获得感”精准发力,通过实打实的举措减轻群众负担、激活市场主体活力,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民生。秉持“民生无小事”的理念,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坚决兜牢民生底线,用一件件暖心实事筑牢群众的幸福根基。始终以“民生温度”校准发展坐标,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尺,在自贸港建设中彰显天涯担当。全区上下将凝心聚力、实干笃行,用心书写“以民生温度丈量发展高度”的时代答卷,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天涯动能。
全会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崖州区委书记樊木表示,该区将加速推进2025年民生工程项目,设立学校食品快检室,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暑假公益托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从稳就业、扩学位到提医疗、强养老,从兜底线、促公平到惠城乡、解民忧,为民生注入制度温度。此外,崖州区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民意清单”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建立村(社区)基层问题清单化管理机制,建强党建品牌。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乡村;发挥“博士村长”“院士村长”等智囊团专业优势,推动产业兴旺,不断增强群众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育才生态区工委书记陈积明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始终把民生摆在首位,重点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做强热带农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构建“农业基地+加工体验+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条,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经济效益,使生态红利更广泛、更可持续地惠及群众;二是补足教育医疗短板,夯实区域发展根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探索与市区三甲医院远程诊疗协作,破解山区群众就医难。同时,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际学校与职教高校加快落地。三是建设和美乡村,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以“宜居宜业”为目标,大力推动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持续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短板,增强群众满意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确保乡村持续振兴、农民持续致富。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符府 冯晨阳 黄世烽 张慧膑 林林)
原标题:
办好“民心事” 答好“民生卷”
——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在三亚引发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