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杯咖啡看三亚消费新活力
从一杯咖啡看三亚消费新活力

7月30日早上8点,位于迎宾路的有地儿咖啡准时开门迎客。在主理人李鹏的操作下,磨豆机嗡嗡地转起来,咖啡豆在金属齿间碎裂,深褐色的粉末簌簌落下,焦糖与坚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在三亚,像这样扎根社区的特色咖啡店遍地开花,从城区街巷到滨海村落,风格迥异的咖啡店成为城市的新风景线。

有地儿咖啡主理人李鹏在户外婚礼咖啡机为宾客制作咖啡。

1 咖啡香里品城市烟火

原木色的桌椅泛着温润的光,阳光透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影,像给木纹系了条金色的丝带。喝一口咖啡,舌尖漫过微苦的醇厚,仿佛整个人都浸在了温润的木质时光里。

“我们不是单纯卖咖啡,而是提供一种生活方式。”李鹏直言,十余种单品咖啡中,SOE美式销量最好。

漫步鹿城大街小巷,记者发现,社区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藏在椰林深处,木栈道尽头突然撞见一扇藤编门,推门便是满室咖啡香混着海风的咸;有的在海边,落地窗外是翻涌的蓝,浪花拍岸声成了最好的背景音乐;还有的藏在老巷里,白墙爬着三角梅,磨豆机的嗡鸣与街坊的笑语撞个满怀。

位于三亚湾路上的万事屋咖啡,也是众多咖啡爱好者的心头好。“相较于星巴克、瑞幸、库迪等连锁咖啡店,我更喜欢寻找街巷深处的社区咖啡店。”在万事屋咖啡店里,胡女士边工作边品尝咖啡。

在三亚,咖啡可以不被定义。

它们或许没有统一的模样,却都盛着阳光的味道——有的用粗陶杯盛着海岛的慵懒,有的以冰滴的清冽回应炽烈的午后,有的在日落时分,让咖啡的醇厚与晚霞的橙红在舌尖共舞。每一间咖啡店都像一句未完的诗,等着旅人推门,用一口温热或冰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行韵脚。

位于天涯小镇的海里里咖啡,已成为众多市民游客必打卡的热门咖啡店。在这里,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漫过露台,指尖捏着温热的咖啡杯,看阳光把海面晒成碎金,一口醇厚里混着椰林的清香。店里的客人来了一波又一波,看蔚蓝大海,赏云卷云舒,在咖啡的香味中舒缓神经,感受忙里偷闲的惬意。

2“咖啡社交”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走,喝咖啡去。”近年来,“咖啡社交”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无论是清晨在海边咖啡店迎接第一缕阳光,还是午后在市区咖啡店与朋友相聚,亦或是通过线上平台享受一杯咖啡的慰藉,咖啡已融入三亚人的日常,成为社交、放松、享受生活的重要载体,持续推动着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傍晚的大东海商圈,Time sea coffee吧台前挤满年轻人。这家洞穴咖啡主题店,在网络平台上曝光率非常高,线下打卡人数也很多。“暑假期间,我们的门店顾客比平时明显增多,很多人都是慕名来打卡的。顾客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照片,吸引更多人来消费。”该店店员介绍。

“我和朋友们约出来玩,基本上都会选择到咖啡店。”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小林告诉记者,咖啡不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一种社交符号,“三亚一些咖啡店装修都很有特色,在店里我们可以待一下午,聊聊日常、分享趣事等。即使不和朋友约会,我自己也会经常泡咖啡店里,写文案、处理工作,因为咖啡店氛围很好。”

据《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国内咖啡外卖人均年度消费频次由2023年的3.9次提升至2024年的4.1次,同比增长5.1%。2024年外卖咖啡订单量TOP10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比70%,国产品牌的崛起和口味的丰富化,更显示出国内咖啡消费的活力不断迸发。

万事屋咖啡的工作人员在为顾客制作咖啡。

三亚同样如此。

“现在夏天咖啡需求很大,我们有时根本忙不过来。”采访中,记者询问了几家咖啡店,不少连锁咖啡店店员直呼:“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咖啡赋能城市经济

三亚虽不是咖啡的产地,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针往前拨,2023年8月举办的“2023三亚咖啡文化节”,吸引了40多个国内外品牌参与。现场不仅有咖啡品牌展示独特的制作工艺,还有一众拉花高手带来精彩拉花秀和咖啡潮饮特调大赛。

咖啡文化节期间,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制作的“三亚咖啡旅游地图”备受欢迎。游客们手持地图,开启咖啡主题的CITY WALK,探寻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特色咖啡店。从大东海到鹿回头,沿着海岸线穿梭在各具风情的店铺间,一边欣赏海景,一边品味咖啡,沉浸式体验三亚悠闲惬意的生活节奏,“三亚咖啡旅游路线”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红,助推三亚错峰旅游迎来小高峰。

不少游客表示,原本冲着三亚的阳光沙滩而来,却因咖啡文化节邂逅不一样的三亚,知道了众多本土特色咖啡店,感受到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三亚以咖啡为媒介,创新“咖啡+旅游+文化”模式,让游客从一杯咖啡中品味三亚味道,感受城市魅力。

今年4月29日晚,2024年度PCA之夜暨咖啡行业颁奖盛典在三亚海棠湾M1咖啡奇幻工场·冰滴雨林开幕。这场被誉为咖啡界“奥斯卡”的盛典,吸引近千名咖啡从业者及爱好者到场。

此次PCA颁奖典礼与M1国际精品咖啡周联动,点燃了咖啡爱好者的三亚之行热情,同时带动海棠湾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业态消费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M1国际精品咖啡周以咖啡为媒介,让游客在品味咖啡时,重新认识三亚与海棠湾,领略滨海城市独特魅力。

专业赛事更是推动咖啡文化破圈。今年,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举办的 WRTC 世界咖啡烘焙团队赛,吸引12个国家的28支队伍参赛,线上直播更是火爆。“通过比赛,本地年轻消费者对精品咖啡的认知度显著提升,我们店的咖啡点单率增长27%。”一名本地咖啡师透露。

从社区巷陌的晨间咖啡香,到国际赛事的专业品鉴,三亚咖啡产业的多维突破,勾勒出消费市场提质升级的清晰路径。眼下,这杯浓郁的好咖啡,香气正持续弥散,边界不断拓展,从三亚飘向五湖四海。

原标题:

本土小众品牌崛起、人均消费频次稳增……

从一杯咖啡看三亚消费新活力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文 刘琪成/图)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7-30 09:39
来源: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2025-07-30 09:2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8 08:1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8 10:2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8 08:5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8 08:5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6 07:02
来源:三亚新闻网
从一杯咖啡看三亚消费新活力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31 11:17:51

7月30日早上8点,位于迎宾路的有地儿咖啡准时开门迎客。在主理人李鹏的操作下,磨豆机嗡嗡地转起来,咖啡豆在金属齿间碎裂,深褐色的粉末簌簌落下,焦糖与坚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在三亚,像这样扎根社区的特色咖啡店遍地开花,从城区街巷到滨海村落,风格迥异的咖啡店成为城市的新风景线。

有地儿咖啡主理人李鹏在户外婚礼咖啡机为宾客制作咖啡。

1 咖啡香里品城市烟火

原木色的桌椅泛着温润的光,阳光透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影,像给木纹系了条金色的丝带。喝一口咖啡,舌尖漫过微苦的醇厚,仿佛整个人都浸在了温润的木质时光里。

“我们不是单纯卖咖啡,而是提供一种生活方式。”李鹏直言,十余种单品咖啡中,SOE美式销量最好。

漫步鹿城大街小巷,记者发现,社区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藏在椰林深处,木栈道尽头突然撞见一扇藤编门,推门便是满室咖啡香混着海风的咸;有的在海边,落地窗外是翻涌的蓝,浪花拍岸声成了最好的背景音乐;还有的藏在老巷里,白墙爬着三角梅,磨豆机的嗡鸣与街坊的笑语撞个满怀。

位于三亚湾路上的万事屋咖啡,也是众多咖啡爱好者的心头好。“相较于星巴克、瑞幸、库迪等连锁咖啡店,我更喜欢寻找街巷深处的社区咖啡店。”在万事屋咖啡店里,胡女士边工作边品尝咖啡。

在三亚,咖啡可以不被定义。

它们或许没有统一的模样,却都盛着阳光的味道——有的用粗陶杯盛着海岛的慵懒,有的以冰滴的清冽回应炽烈的午后,有的在日落时分,让咖啡的醇厚与晚霞的橙红在舌尖共舞。每一间咖啡店都像一句未完的诗,等着旅人推门,用一口温热或冰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行韵脚。

位于天涯小镇的海里里咖啡,已成为众多市民游客必打卡的热门咖啡店。在这里,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漫过露台,指尖捏着温热的咖啡杯,看阳光把海面晒成碎金,一口醇厚里混着椰林的清香。店里的客人来了一波又一波,看蔚蓝大海,赏云卷云舒,在咖啡的香味中舒缓神经,感受忙里偷闲的惬意。

2“咖啡社交”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走,喝咖啡去。”近年来,“咖啡社交”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无论是清晨在海边咖啡店迎接第一缕阳光,还是午后在市区咖啡店与朋友相聚,亦或是通过线上平台享受一杯咖啡的慰藉,咖啡已融入三亚人的日常,成为社交、放松、享受生活的重要载体,持续推动着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傍晚的大东海商圈,Time sea coffee吧台前挤满年轻人。这家洞穴咖啡主题店,在网络平台上曝光率非常高,线下打卡人数也很多。“暑假期间,我们的门店顾客比平时明显增多,很多人都是慕名来打卡的。顾客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照片,吸引更多人来消费。”该店店员介绍。

“我和朋友们约出来玩,基本上都会选择到咖啡店。”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小林告诉记者,咖啡不仅是一杯饮品,更是一种社交符号,“三亚一些咖啡店装修都很有特色,在店里我们可以待一下午,聊聊日常、分享趣事等。即使不和朋友约会,我自己也会经常泡咖啡店里,写文案、处理工作,因为咖啡店氛围很好。”

据《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国内咖啡外卖人均年度消费频次由2023年的3.9次提升至2024年的4.1次,同比增长5.1%。2024年外卖咖啡订单量TOP10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比70%,国产品牌的崛起和口味的丰富化,更显示出国内咖啡消费的活力不断迸发。

万事屋咖啡的工作人员在为顾客制作咖啡。

三亚同样如此。

“现在夏天咖啡需求很大,我们有时根本忙不过来。”采访中,记者询问了几家咖啡店,不少连锁咖啡店店员直呼:“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咖啡赋能城市经济

三亚虽不是咖啡的产地,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针往前拨,2023年8月举办的“2023三亚咖啡文化节”,吸引了40多个国内外品牌参与。现场不仅有咖啡品牌展示独特的制作工艺,还有一众拉花高手带来精彩拉花秀和咖啡潮饮特调大赛。

咖啡文化节期间,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制作的“三亚咖啡旅游地图”备受欢迎。游客们手持地图,开启咖啡主题的CITY WALK,探寻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特色咖啡店。从大东海到鹿回头,沿着海岸线穿梭在各具风情的店铺间,一边欣赏海景,一边品味咖啡,沉浸式体验三亚悠闲惬意的生活节奏,“三亚咖啡旅游路线”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红,助推三亚错峰旅游迎来小高峰。

不少游客表示,原本冲着三亚的阳光沙滩而来,却因咖啡文化节邂逅不一样的三亚,知道了众多本土特色咖啡店,感受到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三亚以咖啡为媒介,创新“咖啡+旅游+文化”模式,让游客从一杯咖啡中品味三亚味道,感受城市魅力。

今年4月29日晚,2024年度PCA之夜暨咖啡行业颁奖盛典在三亚海棠湾M1咖啡奇幻工场·冰滴雨林开幕。这场被誉为咖啡界“奥斯卡”的盛典,吸引近千名咖啡从业者及爱好者到场。

此次PCA颁奖典礼与M1国际精品咖啡周联动,点燃了咖啡爱好者的三亚之行热情,同时带动海棠湾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业态消费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力。M1国际精品咖啡周以咖啡为媒介,让游客在品味咖啡时,重新认识三亚与海棠湾,领略滨海城市独特魅力。

专业赛事更是推动咖啡文化破圈。今年,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举办的 WRTC 世界咖啡烘焙团队赛,吸引12个国家的28支队伍参赛,线上直播更是火爆。“通过比赛,本地年轻消费者对精品咖啡的认知度显著提升,我们店的咖啡点单率增长27%。”一名本地咖啡师透露。

从社区巷陌的晨间咖啡香,到国际赛事的专业品鉴,三亚咖啡产业的多维突破,勾勒出消费市场提质升级的清晰路径。眼下,这杯浓郁的好咖啡,香气正持续弥散,边界不断拓展,从三亚飘向五湖四海。

原标题:

本土小众品牌崛起、人均消费频次稳增……

从一杯咖啡看三亚消费新活力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文 刘琪成/图)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