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个水稻新品种三亚“打擂” 南繁硅谷甄选“海南好米”
257个水稻新品种三亚“打擂” 南繁硅谷甄选“海南好米”

三亚新闻网7月30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南繁硅谷如何为“中国饭碗”选出一碗“海南好米”?近日,这场关于粮食安全的“答卷”在三亚南繁基地有了生动注解——257 个水稻新品种在此展开激烈“比拼”,经过从田间到舌尖的层层筛选,一批兼具优良品性与绝佳口感的“潜力选手”脱颖而出。

在水稻品种评选现场,专家们为各个水稻品种打分。张慧膑 摄

7月的三亚,崖州区南繁基地的稻田里稻浪翻涌,生机盎然。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正穿梭在齐腰深的稻穗间,为这场 “米香选美” 拉开序幕。“这个品种穗型紧凑,抗倒性肉眼可见”“这片稻田整齐度惊人,丰产潜力不容小觑”…… 专家们手持记录本,弯腰观察稻株的每一处细节:抽穗扬花的同步性、茎秆的坚韧程度、叶片的健康状态、稻穗的颗粒数量与饱满度,每一项指标都被精准记录在案。

“田间表现是品种的‘基础分’,只有抗病、抗倒、丰产性都过硬的品种,才能进入下一轮‘味觉考核’。”专家组一边记录,一边指着一片稻田介绍,此次主要对257个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整齐度、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等进行现场初评。

田间初评后,进行室内复评,专家组对参评样品的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等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这里没有稻田的蝉鸣,却弥漫着更浓郁的“竞争气息”——一排排电饭煲在展台上整齐排列,每个都贴着编号,随着蒸汽升腾,米香逐渐弥漫整个房间。

“先闻气味,辨别是否有自然稻香,有无杂味侵袭。”专家组成员拿起勺子,轻轻拨动碗中的米饭,观察其颜色与光泽:“好的米饭应该是乳白色,有自然光泽,饭粒完整不碎。”

品鉴环节更像一场严苛的“舌尖上的考试”。专家们夹起米饭送入口中,牙齿轻咬感受黏性的强弱,舌尖品味甜味与清香的层次,咀嚼时判断软硬度与弹性。评分表上,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5项指标被逐一打分,最终形成综合评价。

“获评‘好吃大米’的品种,将在2026年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重点推介。”海南南繁种业集团负责人透露,“我们希望让南繁的科研成果,真正走到老百姓的餐桌上。”

这场评选,不仅是257个品种的“打擂”,更是南繁成果就地转化的生动实践。作为南繁硅谷的核心区,崖州每年承接大量水稻新品种的试种与筛选。此次活动由中国种子协会、海南省种子总站、海南南繁种业集团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田间+室内”的双维度评选,为消费者选出真正“好吃”的大米,同时推动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助力热带农业产业升级。

近年来,三亚持续深耕“海南好米”评选活动,精准选出适合海南土壤与气候的“金种子”。同时,充分利用自贸港和南繁硅谷建设的政策红利与资源优势,加快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此外,通过优化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完善价格、补贴、保险等配套体系,推动海南稻米产业实现从品种到品质、品味、品牌的全链条升级,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7-28 10:2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8 08:5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8 08:5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6 07:0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5 10:1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5 09:5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4 06:4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57个水稻新品种三亚“打擂” 南繁硅谷甄选“海南好米”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30 09:21:52

三亚新闻网7月30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南繁硅谷如何为“中国饭碗”选出一碗“海南好米”?近日,这场关于粮食安全的“答卷”在三亚南繁基地有了生动注解——257 个水稻新品种在此展开激烈“比拼”,经过从田间到舌尖的层层筛选,一批兼具优良品性与绝佳口感的“潜力选手”脱颖而出。

在水稻品种评选现场,专家们为各个水稻品种打分。张慧膑 摄

7月的三亚,崖州区南繁基地的稻田里稻浪翻涌,生机盎然。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正穿梭在齐腰深的稻穗间,为这场 “米香选美” 拉开序幕。“这个品种穗型紧凑,抗倒性肉眼可见”“这片稻田整齐度惊人,丰产潜力不容小觑”…… 专家们手持记录本,弯腰观察稻株的每一处细节:抽穗扬花的同步性、茎秆的坚韧程度、叶片的健康状态、稻穗的颗粒数量与饱满度,每一项指标都被精准记录在案。

“田间表现是品种的‘基础分’,只有抗病、抗倒、丰产性都过硬的品种,才能进入下一轮‘味觉考核’。”专家组一边记录,一边指着一片稻田介绍,此次主要对257个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整齐度、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等进行现场初评。

田间初评后,进行室内复评,专家组对参评样品的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等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这里没有稻田的蝉鸣,却弥漫着更浓郁的“竞争气息”——一排排电饭煲在展台上整齐排列,每个都贴着编号,随着蒸汽升腾,米香逐渐弥漫整个房间。

“先闻气味,辨别是否有自然稻香,有无杂味侵袭。”专家组成员拿起勺子,轻轻拨动碗中的米饭,观察其颜色与光泽:“好的米饭应该是乳白色,有自然光泽,饭粒完整不碎。”

品鉴环节更像一场严苛的“舌尖上的考试”。专家们夹起米饭送入口中,牙齿轻咬感受黏性的强弱,舌尖品味甜味与清香的层次,咀嚼时判断软硬度与弹性。评分表上,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5项指标被逐一打分,最终形成综合评价。

“获评‘好吃大米’的品种,将在2026年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重点推介。”海南南繁种业集团负责人透露,“我们希望让南繁的科研成果,真正走到老百姓的餐桌上。”

这场评选,不仅是257个品种的“打擂”,更是南繁成果就地转化的生动实践。作为南繁硅谷的核心区,崖州每年承接大量水稻新品种的试种与筛选。此次活动由中国种子协会、海南省种子总站、海南南繁种业集团联合举办,旨在通过“田间+室内”的双维度评选,为消费者选出真正“好吃”的大米,同时推动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助力热带农业产业升级。

近年来,三亚持续深耕“海南好米”评选活动,精准选出适合海南土壤与气候的“金种子”。同时,充分利用自贸港和南繁硅谷建设的政策红利与资源优势,加快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此外,通过优化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完善价格、补贴、保险等配套体系,推动海南稻米产业实现从品种到品质、品味、品牌的全链条升级,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