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至7日,以“命运与共、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为主题的2025“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部长会议在三亚举行。联合国减灾事务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秘书长减轻灾害风险特别代表卡迈勒·基肖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国全球海啸预警系统给予高度评价,称其有力推动了全球预警体系的强化。
风暴潮和海啸灾害作为全球范围内极具破坏力的海洋灾害,一直备受关注。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风暴潮、海啸监测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标志着中国海洋预报实现“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
基肖尔在采访中指出,中国通过不断完善全球海啸预警与防灾应对机制,不仅大幅降低了自身面临的灾害风险,更为全球预警体系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谈到中国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创新表现时,基肖尔赞不绝口。他提到,无论是洪水预警、堤坝管理,还是建筑抗震技术,甚至在运用人工智能解析灾害风险方面,中国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强大的技术实力。
基肖尔认为,中国在技术储备和专业知识方面拥有雄厚基础,并且这些优势还在持续拓展。他呼吁:“我们应将这些成果用来解决全球性挑战,确保世界各地民众都能远离灾害影响,获得更可靠的安全保障。”(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刘少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