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下,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灯火通明,施工人员全力以赴,向着既定工期目标奋力冲刺。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琪成 摄
南海之滨,热潮奔涌。位于三亚中央商务区凤凰海岸单元的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座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的未来文化地标正加速崛起。这个总投资约15.4亿元的省、市两级重点项目,不仅是推动文化产业集聚、释放自贸港政策优势的战略平台,更是三亚各级各部门锚定目标、协同发力,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的生动实践。
创新引领
全程服务保障“加速度”
“首先是高位推动,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按周调度,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其次是创新推动,此类工程必须打破常规,以创新机制赋能项目建设。”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总规划师翟炳哲道出项目高效推进的关键。项目启动伊始,服务前置理念便贯穿全程,通过全过程跟踪、全流程一线服务,系统性破除建设障碍。
在前期谋划阶段,项目通过国际竞赛汇聚世界级设计团队,并引入顶尖的全过程咨询与产业策划单位,共同为打造21世纪一流滨海文化地标奠定坚实基础。“主题式”场景审批、“一站式”服务等创新机制,显著提升了项目审批效率。高效的制度供给迅速转化为实在的建设进度——2025年前三季度,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9亿元,序时进度高达92%。
机制优势更在攻坚过程中充分显现。依托周报、周会调度机制,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联动多方召开联席会议,一线协调解决施工便道、临时场地等系列“卡点”问题。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测安全,施工方以“错峰施工”“分段施工”动态应对气候挑战,合力推动项目于今年6月30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较原计划提前三个月。
统筹谋划
激活文旅融合“新动能”
作为项目业主单位,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着力强化统筹协调,确保项目建设与未来运营无缝对接。“我们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全程保障项目推进,并联动相关部门建立从审批到建设的无缝联络机制,确保各环节高效协同。”市旅文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张培督介绍。
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运营筹备工作也已前瞻性展开。市旅文局积极联动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提前开展全球产业招商与项目推介,为项目未来效益最大化奠定根基。“项目建成后,将创新‘文化+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举办高规格国际展览、拍卖和交易活动,把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高端文旅消费产品。”张培督表示,交易中心将有力促进文物艺术品产业集聚与国际文化贸易,为三亚旅文产业能级与国际影响力的跃升注入持久动力。
保障有力
项目引擎驱动“全域发展”
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精准高效的属地保障,其成效最终映射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天涯区将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等项目视为“稳增长、保目标”的核心抓手。
“项目开工之初,面对土方清运、临时施工场地等棘手难题,区领导一线包保协调,快速整合资源,扫清建设障碍。”天涯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符启川表示,通过组建多部门工作专班,天涯区将项目“进度表”扎实转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线”,成效卓著。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3亿元,其中9月单月完成投资2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2%,以扎实担当稳住了经济大盘。
攻坚不畏难,锚定目标再提速。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快速推进,正是三亚在“稳增长、保目标”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担当作为的生动缩影,展现了各级各部门协同攻坚、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效能。项目全面建成后,不仅是荟萃全球艺术瑰宝的文化殿堂,更将成为激活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功能平台,为三亚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宏图中打造一张闪亮的金色文化名片。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佳)
原标题:
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全速推进
协同攻坚抢进度 打造文旅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