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棠湾畔的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项目,各项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
作为省、市重点项目,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项目总投资7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41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建成后将与三亚国际免税城一、二期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和业态互补,成为全国首个度假型高端零售综合体。
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进企业、下工地、盯进度,冲锋在前、干在实处,是海棠区党员干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该项目首批次计划2026年8月竣工。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提升消费品质……”站在项目施工现场,海棠区政府副区长符小恺告诉记者,该项目的落地,将直接助力海棠湾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购物首选目的地。
从项目报批到施工一线,符小恺像“项目管家”一样,对流程、需求、堵点都一清二楚。
如何确保项目建设“不减速”?海棠区将要素保障与机制创新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我们把区里各个项目主管部门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打造一个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和监管体系。”符小恺介绍,“简单来说,就是持续强化‘牵头抓总’与‘全程跟进’两项能力,从而构建起高效顺畅的工作格局,切实把服务企业、推进项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海棠区构建起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的内生机制,重点通过“目标传导”压实责任、“分级调度”跟踪问效、“协同落实”贯通数据,形成三重机制联动,全面提升履职效能。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起步就是硬仗,考验干部作风。
记者了解到,在该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曾遇到棘手难题——规划方案变更报批、规划验收事宜、品牌提前进场装修事宜。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如果按常规流程走,极有可能会影响项目整体进度和品牌入驻计划。
接到项目业主的反馈后,符小恺立即启动了快速响应机制,组织区发改委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市重大项目建设办公室,请求召开专题协调会。
在市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下,市、区两级有关部门与会商讨,共同研究,明确了各项手续的办理路径和责任部门。最终,审批堵点得到了疏通,使得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实质性推进,为项目方和品牌方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沟通成本,保障了工程进度与招商计划的同步进行。
“企业的‘呼声’,作为党员,必须件件有‘回声’,容不得丝毫推诿扯皮。”符小恺说,“坚持‘政府联动、政企协同’的破题模式,一直是我们能够高速推进项目建设的‘灵丹妙药’。”
“企业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考题。”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雷青青对于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符小恺有着同样的观点。
“一些国际品牌门店装修周期比较长,一般在1年左右。这些品牌方希望可以在取得联合竣工验收前,提前进场装修。”雷青青告诉记者,“经研究,我们提出了提前指导预验收的方式,提供规划验收前置服务,并采用告知承诺制办理装修许可,以保障品牌店开业需求,预计将为项目缩短5个月的装修工期。”
为解决项目投产后的用电需求,多回路保障用电安全,雷青青还协调园区产业集群建设奖励资金400万元用于建设“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中免三期项目电源外线路径连通工程”,并全过程跟踪服务。该电源外线路径连通工程预计今年12月中旬完工。
“园区实行‘党员干部联系项目’工作机制,构建‘领导干部包联统筹+广大党员对接跟踪’的责任体系,秉承‘机制闭环+责任到人’的原则,双管齐下确保服务效能。”雷青青介绍,在这样的机制下,广大党员干部常态化深入一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涵盖项目招引、建设推进、竣工验收等全流程、精准化的服务,有效助力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正协助该项目对接2026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的“低碳零碳专项”类目申报,助力项目争取1亿元中央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9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10亿元,其中1月至9月完成5.57亿元,第四季度预计完成4.5亿元,将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近年来,三亚以重点项目作为“压舱石”和“动力源”,稳步前行,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从区有关部门了解到,为确保实现增速目标,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区发改委协同区统计局党员干部职工联动下沉一线,指导企业整理纳统资料,做到假期“步履不停歇,工作不断档”,确保“应统尽统、应纳尽纳”。1月至9月,海棠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10%。
党建引领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市委组织部开展在“稳增长、保目标”大战大考中考察识别干部工作,把重大项目一线作为干部识别培养的主战场,牢固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
在三亚,广大党员活跃在各项目一线,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达效,一幅多点发力、热火朝天的绚丽画卷徐徐展开,催人奋进、荡气回肠。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符府 实习生 刘奕杉)
原标题:
干在一线 干出实绩
党员干部保障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