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之滨,一座世界知名宜居宜游宜业现代化滨海城市正在崛起。
在三亚这片热土上,创新的种子正破土而出、蓝色的梦想扬帆远航、科技的星辰照亮前程、绿色的发展生生不息、数字的浪潮澎湃涌动……南海之滨,一幅以创新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立足国家战略布局,三亚聚焦“五向图强”,在种业振兴、深海开发、航天科技、生态转型、数字创新等关键领域全面发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自贸港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向种图强,筑就“中国南繁硅谷”。三亚南繁科技城汇聚了多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顶尖涉农高校,设立8个院士工作站和2个院士创新基地,吸引1300余名高层次人才投身南繁热土。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这里正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生物育种创新高地,让更多“中国良种”从南海之滨走向广袤田野。
向种图强

在海棠区江苏省南繁种植基地,来自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的科技工作者正在查看成熟后的“太空粮食”藜麦。
向海图强,开辟“蓝色经济新空间”。随着一批深海领域“国家队”科研平台和龙头企业相继落地,深海能源开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正在三亚加速成形。“产业兴海、科技强海、生态护海”的协同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一个动能澎湃的“海上三亚”正在南海之畔跃然而起。
向海图强

2024年12月29日,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的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并正式入列。
向天图强,打造“空天信息新高地”。由三亚参与自主研制的“海南一号”卫星成功组网运行,标志着海南卫星星座建设实现重要突破。从蓝图绘就到星耀苍穹,三亚航天人以创新实干诠释担当,不仅提升了空天信息自主创新能力,也为自贸港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天基支撑。
向天图强

在三亚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科普中心,小朋友与父母在宇航服模型前合影。
向绿图强,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三亚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积极创新发展蓝碳经济,率先构建蓝碳交易机制,加快建设智慧化海洋牧场,以绿色发展赋能经济提质增效,逐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共赢,让碧海银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向绿图强

大唐三亚 60MW 光伏平价上网试点项目现场,光伏板沐浴阳光,持续将光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
向数图强,激活“数字自贸港新引擎”。三亚聚焦数字贸易、数字服务、数字文旅、数字基建四大方向,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构建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产业生态。随着一批重点数字企业和项目相继落地,数字化新动能持续赋能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向数图强

2025年9月12日,在三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签约仪式上展示的一款具备原生数采能力、采推一体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可适配工业、商业、家庭等多场景作业需求。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面向未来,三亚将继续以“五向图强”为引领,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挑大梁、当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三亚章节。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王昊/文 袁永东 王昊 李学仕 陈聪聪 刘琪成/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