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三亚市体育中心白鹭体育场内,舞台灯光如星河倾泻,特拉维斯·斯科特(TravisScott)的摇滚旋律穿透夜空。来自广州的“95后”歌迷林宇轩挥舞着手机跟着音乐跳动,汗水浸湿了衣服却难掩兴奋:“为了这场演唱会特意提前三天来三亚,看完演出还要去后海冲浪、逛免税城!”这场国际“顶流”演唱会的激情上演,正是三亚“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文旅新风尚的生动注脚。

特拉维斯·斯科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机遇下,三亚以演唱会经济、会展经济为支点,撬动“旅游+”产业深层联动,正从“国际旅游目的地”向“文化消费新地标”加速转型。
A流量密码:星光汇聚激活消费新动能
当晚,白鹭体育场外,“粤A”“浙A”“川A”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有序停放在停车场内。数据显示,本次特拉维斯·斯科特演唱会岛外观众占比高达96%,其中广东、浙江、四川等地歌迷为主力,16—24岁群体占比达50%,精准激活了年轻消费市场。这种“粉丝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叠加效应,在三亚近期举办的系列活动中不断显现。
就在前几日,海棠湾的沙滩上刚刚上演过另一场星光盛宴——2025ELLE风尚大典。作为享有“时尚界奥斯卡”美誉的顶级盛会,这场恰逢ELLE创刊80周年的活动以“无限·浪潮”为主题,将近百组艺人的“星光亮相仪式”设置在海天之际,湛蓝海水与璀璨华服交相辉映,于适、关晓彤、李宇春等明星的登场让全球目光聚焦三亚。400位明星名人、时尚达人的齐聚,不仅带来了社交媒体上的亿级曝光,更直接转化为可观的消费流量。

大东海旅游区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一场‘顶流’活动就是一次精准的客源导入。”三亚市旅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数据印证了这种流量效应:特拉维斯·斯科特演唱会期间,三亚全市经营性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7.81万人次,同比增长24.6%,77家重点监测旅游饭店出租率升至79.71%,市区酒店入住率更是高达86.07%;“无忧之夜2025”活动期间,三亚全市19家景区客流量同比上升123.92%,成功拉动旅游综合消费高达2亿元。
流量的背后,是三亚对政策机遇的精准把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三亚依托自贸港入境免签政策优势,让国际活动落地更加顺畅。特拉维斯·斯科特演唱会吸引了众多外籍歌迷,他们凭演唱会门票兑换免税购物券的场景,正是三亚“拓展入境消费”的鲜活实践。而“大力提振消费”的政策导向,更让三亚坚定了以文化活动激活市场的发展路径。
流量的涌入只是起点,如何让“为星而来”的瞬时热度转化为“因城停留”的持续消费,考验着城市的系统性谋划。三亚的破局之道,在于构建“活动+场景”的多元消费生态,让游客从“单一目的型”出行转向“综合体验型”度假。
B留量“魔法”:场景融合延长消费价值链

10月11日晚,2025“海棠之夜”群星演唱会在三亚海棠湾启幕。
“原本只买了演唱会门票,结果留在三亚舍不得走了!”来自成都的张萌展示着手机里的消费记录:演唱会门票、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门票、免税城购物凭证、后海冲浪体验券……这种“观演+观光+购物+体验”的消费组合,如今在游客中十分普遍。
这种转变源于三亚对消费链条的精心设计。特拉维斯·斯科特演唱会期间,主办方与政府部门及企业建立全链条联动机制,推出“演艺+旅游+消费”融合模式:三亚国际免税城等企业开展“门票互惠”,凭演唱会门票可享购物折扣;后海冲浪旅游区为持票游客提供卡丁船与冲浪体验优惠;大东海旅游区4家热门餐饮机构推出专属双人餐,从“LAN斓海景”餐酒吧双人下午茶到“拉查·泰”餐厅泰式套餐,满足不同游客口味需求。这种“一场演出带动全城消费”的乘数效应,让演唱会的经济价值实现最大化,预计直接拉动全市旅游综合消费超4亿元。
文化活动与在地资源的深度绑定,让“停留”更具吸引力。ELLE风尚大典现场特意设置三亚展台,黎锦的斑斓纹样、黎陶的古朴肌理、椰雕的精巧工艺等非遗元素集中展示,配合城市文旅IP“好运椰家族”与三亚亚沙会吉祥物“亚亚”的互动,让嘉宾在感受时尚的同时,触摸三亚的文化根脉。不少观众在看完ELLE风尚大典直播后,专程前往黑土村体验非遗文化,这种“活动引流+文化留客”的模式,让文化赋能落到实处。

外国歌手在鹿回头风景区演唱。
三亚的留量“魔法”,更体现在对夜间经济的深度挖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夜间消费正是三亚重点培育的场景之一。特拉维斯·斯科特演唱会后的AfterParty活动吸引3000人参与,直接推动三亚湾红树林酒店入住率提升30个百分点。

2025东盟杯高尔夫球邀请赛在三亚举行。
政策保障为消费体验保驾护航。三亚落实“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要求,针对大型活动期间的交通、住宿、消费等环节制定专项方案:增开体育中心至各大景区及商圈的临时专线,解决游客出行难题;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价格巡查,杜绝哄抬房价、物价等行为;三亚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及时处理各类投诉。这些举措让游客的“停留”更加安心,也为三亚赢得了良好口碑。赫斯特杂志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王士平直言:“三亚优质的资源与完善的服务,是我们选择这里的原因之一。”
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彰显了三亚文旅融合的深层逻辑。当单一活动升华为综合体验,当短期热度沉淀为长期认可,三亚的城市品牌形象也在悄然重塑,从“滨海度假胜地”向“文化时尚高地”进阶。
C品牌塑造:文化赋能铸就城市新名片
10月以来,“三亚”与“时尚”“潮流”的关联度在社交媒体上大幅提升:ELLE风尚大典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超50亿,“无忧之夜2025”全网累计总曝光量超过120亿,特拉维斯·斯科特演唱会相关视频播放量也迅速破亿,网友评论中“三亚太会了”“下次还要去”的声音不绝于耳。这种品牌认知的提升,正是三亚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核心成果。
三亚的品牌塑造,走的是“国际IP+本土特色”的双线融合之路。
一方面,积极引入国际顶级资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ELLE风尚大典、特拉维斯·斯科特演唱会等国际IP的落地,让三亚在全球时尚与潮流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世界时装之苑ELLE》全媒体编辑总监孙哲表示,本届大典首次启用沙滩红毯,将三亚的滨海优势与时尚元素完美结合,期待未来与三亚开展更长期深入的合作。

2025ELLE风尚大典在三亚举办。
另一方面,深耕本土文化内涵,让品牌更具辨识度。无论是活动中的非遗展示,还是景区里的民俗体验,都在向外界传递“三亚不仅有阳光沙滩,更有深厚文化”的核心信息。
这种品牌升级与“十五五”规划“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三亚市旅游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过引入国际时装秀、超模大赛等活动,城市旅游品牌内涵不断丰富。而ELLE风尚大典与特拉维斯·斯科特演唱会等活动的成功,更让三亚看到了“旅游+时尚”“旅游+演唱会”的巨大潜力,这种产业深层联动正在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动力。
自贸港建设为三亚品牌塑造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作为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三亚正借助“放宽准入、业态融合”的政策红利,吸引更多国际文化IP落地。未来,随着更多大型活动的举办,三亚将进一步完善“活动引进——场景打造——品牌输出”的全链条体系,让“文化三亚”“时尚三亚”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前来cdf三亚国际免税城购物的游客络绎不绝。
当夜幕再次降临,白鹭体育场的舞台灯光早已熄灭,但三亚的文化活力仍在延续:免税城里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后海的浪尖上还有冲浪者的身影,海边的酒吧传来悠扬的歌声。从ELLE风尚大典的星光到特拉维斯·斯科特的鼓点,从黎锦的千年传承到冲浪的新潮体验,三亚正以文化为笔、以旅游为纸,描绘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原标题:以演出经济撬动“旅游+”产业深层联动
三亚: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绘就消费新图景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文 刘琪成/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