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一名3个月零9天的女婴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成功接受了“超声引导下肩颈部淋巴管畸形泡沫硬化剂灌注术”。据了解,该手术系琼南首例,这不仅标志着三亚在小儿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更彰显了在华西领办模式下,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又一提升。
吉毅教授(中)手术中。
患儿小宝在出生后不久,家长便发现她右侧肩颈部有一软质包块,辗转多方问诊。市人民医院接诊后,经颈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等详细检查,小宝被确诊为“淋巴管畸形”。这种疾病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属于脉管异常的一种。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大、易留瘢痕,且小宝的病灶紧邻重要神经血管,手术风险较高。
经过医院多学科协作讨论,最终决定为小宝施行超声引导下硬化剂灌注微创术式。该术式属于微创介入治疗,具有麻醉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手术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吉毅教授专程从成都飞赴三亚主刀完成。
手术当天,在实时超声的精准引导下,吉毅教授联合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麻醉科、超声科及手术室团队,紧密协作。他们依次对病灶内的多个囊腔进行穿刺,并准确注入硬化剂,使病灶逐步萎缩硬化。全程仅用时约20分钟,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顺利返回病房。
吉毅教授介绍,此次手术面临着诸多挑战。患儿年龄小、病灶又毗邻重要结构,且为多囊性病变,这对穿刺精度、团队配合、麻醉及围术期管理都提出了极高要求。而微创介入治疗较好地实现了保留功能、减少创伤、加速康复的目标,也与现代小儿外科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本次手术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华西医院领办市人民医院以来,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赋能和积极影响。随着领办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南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华西级”优质的医疗服务。
患儿家长表示,在为孩子选择治疗方案前,他们曾多方咨询、反复评估。最终决定在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是基于对华西医院专家技术及三亚医疗团队的充分信任与认可。“孩子这么小,我们最初非常焦虑。但医务人员耐心、细致的沟通,彻底解开了我们对手术的种种顾虑,让我们感到很安心。”
目前,患儿恢复情况良好,预计术后第三日可出院回家。该手术的成功开展,为琼南地区淋巴管畸形患儿提供了新的微创治疗选择,有效减轻了患儿痛苦和家庭奔波求医的经济负担,为更多家庭带来了健康新希望。
原标题:
家门口享“华西”诊疗
三亚完成琼南首例3月龄婴儿淋巴管畸形微创术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