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演职人员—— 唱响军民鱼水情的双拥赞歌
晚会演职人员—— 唱响军民鱼水情的双拥赞歌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7月24日,“军民情深齐奋进 携手共筑自贸港”2025年三亚市双拥共建文艺晚会璀璨上演。400多名演职人员以歌为舟、以舞为翼,用黎族民歌的悠扬、军旅舞蹈的豪情、情景朗诵的滚烫,为人民子弟兵及家属献上一场浸润着海风味、军魂热的视听盛宴,唱响军民鱼水情的双拥赞歌。

当《花开中国》的旋律响起时,梦真在舞台上看向观众,那抹熟悉的颜色,曾是她挚爱的军装,如今是她心里最温暖的底色。

“从前我是军人,现在是军嫂,可无论哪种身份,我们的心跳都同军营同频。”梦真用这首女声小组演唱的《花开中国》表达她对所有军嫂和人民子弟兵最真挚的情感。舞台追光漫下来,照在梦真泛红的眼尾。此刻的她终于明白,所谓“花开中国”,从来不是某一朵的绽放,而是千万个像她这样的人,用军人的坚韧、军嫂的温柔,共同托举起的盛世春光。“舍小家为大家的每一步,都刻进了我们的骨血里,永远,永远。”她说道。 

《花开中国》的旋律流淌间,卢芳足尖轻点,似蜻蜓初立又似花瓣初绽,裙裾旋成一朵流动的涟漪,转瞬便绽作阳光下灼灼盛放的花。“我们用‘花开绽放’诠释军嫂的坚韧、女兵的飒爽,为军中‘铿锵玫瑰’送上祝福,很有意义。”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传递对军嫂和女兵的崇高敬意。

舞台追光骤然凝聚,《红旗颂》的旋律如战鼓般擂响。猩红的旗帜在演员手中翻卷舒展,似一团跃动的火焰从舞台深处席卷而来——这是以红旗为魂的开场舞,更是革命精神在当代的生动注脚。

“这个节目以红旗为核心,传递革命道路上代代相承的精神火种。”演员王书杰看着手中的红旗,眼底跃动着火苗般的炽热。为了这场几分钟的演出,团队精心彩排了一个月,大家遇到了诸多难题,动作如何整齐划一、队形怎样流畅变换、位置怎样精准排列,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打磨。演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克服,最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能为官兵和观众带来这样的表演,传递传承的力量,我感到无比荣幸。每一次起舞,都是对先辈的缅怀,也是对军民同心精神的传承。”王书杰说。

情景演唱《追寻》的追光里,康振平以“后辈”的视角轻轻叩响历史的门扉,深刻体会到“先辈”在黑暗中追寻真理的无畏信念。“舞台追光里的安宁,原是有人曾用一生去丈量的远方。”作为参与演出的朗诵者,他读懂了那些跨越时空的目光:先辈们在荆棘中追寻真理的脚印,军人们在大漠孤烟里守护万家灯火的背影,原来都藏在“岁月静好”这四个字的褶皱里。“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铺好路,我们要在这条大道上,走得更稳更远。”

说到动情处,他攥紧手中的朗诵稿,声音里浸着滚烫的力量:“这场演出不是终点,是火种的传递——先辈追寻真理的星火,军人们守护家国的赤诚,终将在我们手中续写成自贸港建设的热望,把奉献写成更生动的注脚,把前行踏成更坚实的回响。”

舞台之上,演职人员将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化作跃动的音符、旋转的舞步、鲜活的故事,既诉说着“军民鱼水情深”的传承温度,更点燃了市民心中支持国防的热情。

这场演出不仅是致敬,更是一场温暖的接力:在碧海蓝天的三亚土地上,军民鱼水情深,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盈盈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晚会演职人员—— 唱响军民鱼水情的双拥赞歌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7-25 10:10:56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7月24日,“军民情深齐奋进 携手共筑自贸港”2025年三亚市双拥共建文艺晚会璀璨上演。400多名演职人员以歌为舟、以舞为翼,用黎族民歌的悠扬、军旅舞蹈的豪情、情景朗诵的滚烫,为人民子弟兵及家属献上一场浸润着海风味、军魂热的视听盛宴,唱响军民鱼水情的双拥赞歌。

当《花开中国》的旋律响起时,梦真在舞台上看向观众,那抹熟悉的颜色,曾是她挚爱的军装,如今是她心里最温暖的底色。

“从前我是军人,现在是军嫂,可无论哪种身份,我们的心跳都同军营同频。”梦真用这首女声小组演唱的《花开中国》表达她对所有军嫂和人民子弟兵最真挚的情感。舞台追光漫下来,照在梦真泛红的眼尾。此刻的她终于明白,所谓“花开中国”,从来不是某一朵的绽放,而是千万个像她这样的人,用军人的坚韧、军嫂的温柔,共同托举起的盛世春光。“舍小家为大家的每一步,都刻进了我们的骨血里,永远,永远。”她说道。 

《花开中国》的旋律流淌间,卢芳足尖轻点,似蜻蜓初立又似花瓣初绽,裙裾旋成一朵流动的涟漪,转瞬便绽作阳光下灼灼盛放的花。“我们用‘花开绽放’诠释军嫂的坚韧、女兵的飒爽,为军中‘铿锵玫瑰’送上祝福,很有意义。”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传递对军嫂和女兵的崇高敬意。

舞台追光骤然凝聚,《红旗颂》的旋律如战鼓般擂响。猩红的旗帜在演员手中翻卷舒展,似一团跃动的火焰从舞台深处席卷而来——这是以红旗为魂的开场舞,更是革命精神在当代的生动注脚。

“这个节目以红旗为核心,传递革命道路上代代相承的精神火种。”演员王书杰看着手中的红旗,眼底跃动着火苗般的炽热。为了这场几分钟的演出,团队精心彩排了一个月,大家遇到了诸多难题,动作如何整齐划一、队形怎样流畅变换、位置怎样精准排列,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打磨。演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克服,最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能为官兵和观众带来这样的表演,传递传承的力量,我感到无比荣幸。每一次起舞,都是对先辈的缅怀,也是对军民同心精神的传承。”王书杰说。

情景演唱《追寻》的追光里,康振平以“后辈”的视角轻轻叩响历史的门扉,深刻体会到“先辈”在黑暗中追寻真理的无畏信念。“舞台追光里的安宁,原是有人曾用一生去丈量的远方。”作为参与演出的朗诵者,他读懂了那些跨越时空的目光:先辈们在荆棘中追寻真理的脚印,军人们在大漠孤烟里守护万家灯火的背影,原来都藏在“岁月静好”这四个字的褶皱里。“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我们铺好路,我们要在这条大道上,走得更稳更远。”

说到动情处,他攥紧手中的朗诵稿,声音里浸着滚烫的力量:“这场演出不是终点,是火种的传递——先辈追寻真理的星火,军人们守护家国的赤诚,终将在我们手中续写成自贸港建设的热望,把奉献写成更生动的注脚,把前行踏成更坚实的回响。”

舞台之上,演职人员将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化作跃动的音符、旋转的舞步、鲜活的故事,既诉说着“军民鱼水情深”的传承温度,更点燃了市民心中支持国防的热情。

这场演出不仅是致敬,更是一场温暖的接力:在碧海蓝天的三亚土地上,军民鱼水情深,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盈盈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