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立足三亚实际,紧扣服务中心大局,坚持整体统筹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全域提升与协同联动相结合,着力推动全市机关单位将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的指导下,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三亚中院)打造“党徽耀天平 法治护平安”党建品牌,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压紧压实党建责任链条,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以更坚定的政治担当、更务实的改革举措,为三亚打造自贸港建设标杆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 强基固本 /
锻造匹配改革需求的“法院铁军”
坚持思想铸魂。三亚中院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举办“三类干部”读书班,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筑牢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思想根基。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正确方向,深入贯彻政法工作条例和请示报告制度,聚焦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着力服务保障重大风险防控、重点领域改革、营商环境优化、法治政府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中心工作。
促进能力提升。三亚中院创设“业务小讲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实施“薪火”人才培训机制,由资历深、业务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法官担任青年法官“技能+人生”的“导师”,加强思想引导,及时答疑解惑。定期开展针对性培训和青年法官论坛,促进青年法官成长,破解“本领恐慌”。
强化廉政监督。三亚中院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专项活动,对审批执行、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督,防范廉政风险。常态化开展审务督查,切实做到严在经常、管在日常,让干警司法作风更加优良、工作纪律更加严明。狠抓“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严格落实防止内外部人员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填报工作,深化营造司法清风正气。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汇报多元解纷等专项工作,畅通联络渠道,积极联系代表、委员,听取意见。
/ 破立并举 /
党建赋能司法机制“深水区变革”
激活“党建+营商环境”新动能。三亚中院组建了“党员法官助企服务队”,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清单,强化调度督办,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连续两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首位。不断完善涉外商事“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模式,完善域外法查明案例和法律资源数据库,实现域外法“一站式”高效查明。坚持善意司法,对“恶意欠债”“暂时丧失履行能力”,区分适用强制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帮助多家企业回笼资金。常态化通过上门走访、邀请座谈等形式问需于企,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提出规范经营、风险管理建议。加强府院联动,会同银行、税务、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建立信用修复创新机制,帮助企业消除信用负面影响,助力其合理获得融资、公平参与竞争。
深化“全域诉服”机制。聚焦“为民与便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揭牌启用市诉前调解中心暨诉讼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立案,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工作,将案件审理工作延伸拓展到群众“家门口”,以最便捷、效果最好的方式推进案件办理。打造“法院+”特色调解工作室,退休法官成立了“夕阳红调解工作室”,解纷化忧促和谐;建立“代表说理+法官说法”机制,联动调处纠纷。
以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三亚两级法院积极延伸司法职能,联合市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合力。与“河湖长”“林长”形成联动,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在日常监管治理的前端。建立巡回审判制度,在育才生态区设立环境资源巡回法庭,深入案发地、田间地头开庭审案,邀请当地派出所、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及周边村民旁听庭审,并在庭后以案说法,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预防环境资源刑事案件再次发生。
/ 向新而行 /
以改革实效彰显司法担当
联动化解纠纷。在服务“南繁硅谷”建设中,三亚中院构建“企业-园区-法院”三方联动机制,针对性化解涉种业技术纠纷。针对行政诉讼“上诉率高、申诉率高、服判息诉率低”难题,推动各区政府及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分别挂牌成立各区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进一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持续深化“抓前端、治未病”机制,推动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组织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旁听庭审,并召开府院座谈会,强化沟通交流。
突出民生温度。完善查人找物手段,三亚中院推动将出入境、酒店住宿信息纳入到网络查控范围,实现对被执行人10类财产一键查询,让老赖无处遁形。加大失信惩戒和处罚力度,限制高消费,曝光失信被执行人。探索“执源治理”,将“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妥善执行涉企案件,回应企业诉求。深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强化“三书三令”机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文书,封存轻罪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坚持守正创新。三亚中院打造涉外纠纷一站式解决新平台,在全省率先创建国际商事纠纷诉讼、仲裁、调解“三位一体”对接机制,获评第二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二等奖,调解前置制度被《海南省多元化解纠纷条例》吸纳转化为立法条文。在全省率先选任3名来自金融、科技行业的港澳台籍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妥善化解纠纷。在全省率先开发涉外民商事纠纷在线多元化解ODR平台,吸纳14家境内外调解机构300余名调解员进驻,以数字赋能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智慧高地。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805件,发布中英文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对重复、恶意等严重侵权行为,积极适用惩罚性赔偿,一批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今年10月,三亚中院用简易程序审结了一起破产清算案件,该案系三亚市首次适用《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破产程序条例》,通过审判员独任审理完成,标志着海南自贸港破产审判领域“简案快审”机制在三亚落地见效,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新动能。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符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