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双中心”建设迎关键节点 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三亚“双中心”建设迎关键节点 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三亚新闻网11月22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作为海南省、三亚市双重点工程,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和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双中心”)建设再传捷报。11月21日,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这一海南自贸港文化新地标建设迈入关键阶段。

十一月二十一日,位于三亚湾畔的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琪成 摄

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坐落于三亚中央商务区凤凰海岸单元原港务局区域,西侧为凤凰岛,一线临三亚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项目总建筑面积9.48万平方米,核心建设内容涵盖大剧院、多功能剧场、公众艺术体验空间及复合型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增强三亚文化产业硬件支持,显著提升海南文化服务能级,丰富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

“项目建设实现进度与效率双达标,较计划工期缩短180余天。”项目承建方中建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立足大平面结构特性,提前规划作业面、科学划分施工环节,构建多工序穿插作业体系。通过采用“分段散拼+BIM精准预拼装”技术,实现焊接毫米级误差管控,保障工序衔接精准高效;依托模壳柱预制工艺,以及免拆桁架楼承板一体化施工等多项创新技术,实现了模壳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同步协同,并联动设计、工艺、措施、组织四大优化体系,以工艺创新驱动建设效率提升。

据悉,“双中心”共同构成三亚国际艺术港,已被纳入《三亚中央商务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其设计方案“三亚之帆”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打造,设计灵感源自船帆意象,既呼应了本土疍家“以船为家”的文化传统,也象征着三亚在自贸港建设中乘风破浪的发展姿态。建筑造型极具流动性与轻盈感,并通过轴线巧妙串联三亚中央商务区与海面,实现从城市空间到自然海景的和谐过渡。

下一步,建设团队将继续科学组织施工,有序推进机电安装、幕墙工程等后续工作,严守节点与质量关,全力确保“双中心”建设成为集文化交流、艺术展演、文物交易、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为海南自贸港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责任编辑:黄盛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三亚“双中心”建设迎关键节点 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22 06:45:31

三亚新闻网11月22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作为海南省、三亚市双重点工程,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和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双中心”)建设再传捷报。11月21日,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这一海南自贸港文化新地标建设迈入关键阶段。

十一月二十一日,位于三亚湾畔的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顺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琪成 摄

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坐落于三亚中央商务区凤凰海岸单元原港务局区域,西侧为凤凰岛,一线临三亚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项目总建筑面积9.48万平方米,核心建设内容涵盖大剧院、多功能剧场、公众艺术体验空间及复合型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增强三亚文化产业硬件支持,显著提升海南文化服务能级,丰富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

“项目建设实现进度与效率双达标,较计划工期缩短180余天。”项目承建方中建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立足大平面结构特性,提前规划作业面、科学划分施工环节,构建多工序穿插作业体系。通过采用“分段散拼+BIM精准预拼装”技术,实现焊接毫米级误差管控,保障工序衔接精准高效;依托模壳柱预制工艺,以及免拆桁架楼承板一体化施工等多项创新技术,实现了模壳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同步协同,并联动设计、工艺、措施、组织四大优化体系,以工艺创新驱动建设效率提升。

据悉,“双中心”共同构成三亚国际艺术港,已被纳入《三亚中央商务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其设计方案“三亚之帆”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与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打造,设计灵感源自船帆意象,既呼应了本土疍家“以船为家”的文化传统,也象征着三亚在自贸港建设中乘风破浪的发展姿态。建筑造型极具流动性与轻盈感,并通过轴线巧妙串联三亚中央商务区与海面,实现从城市空间到自然海景的和谐过渡。

下一步,建设团队将继续科学组织施工,有序推进机电安装、幕墙工程等后续工作,严守节点与质量关,全力确保“双中心”建设成为集文化交流、艺术展演、文物交易、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标,为海南自贸港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责任编辑:黄盛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