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党建引领促安全,砥砺奋进护民安
三亚:党建引领促安全,砥砺奋进护民安

三亚新闻网11月7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少珠)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的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国家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落地见效,关系三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更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安全福祉。

近年来,三亚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中心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应急管理事业实现新突破,切实担当起人民群众“守夜人”的职责使命。

市应急管理局党员先锋队积极投身台风灾后恢复工作。刘少珠 摄

固本强基,以“党建+制度”释放党组织活力

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制度不是锁在柜里的文件。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坚决扛牢党建主体责任,围绕构建高效协同的应急指挥体系,创新实施“党建+制度”融合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全力锻造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赢”的应急铁军。

2025年年初,局党总支扩容升级为机关党委,同步选举成立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建强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值班先锋岗,并确定每月1日为“局长值班日”、每月第二周星期三为“局长接访日”。同时修订完善内部制度11项,一系列实招硬招落地有声,“红心向党 应急有我”党建品牌日渐响亮。

在这里,“人人思进取、个个勇担当”成为新风尚。“党课我来讲”让普通党员走向讲台,“一对一”谈心谈话打通思想堵点,跨单位跟班见学开阔视野,以典型警示案例筑牢防线。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充电赋能,在比学赶超中精准发力。

实战检验成效,先锋旗帜在一线飘扬——

党员先锋队走进“幸福集市”,将安全知识送到天涯区南岛社区、崖州中心渔港、吉阳区红郊社区等地;局长接访日变身“调解室”,成功化解3起矛盾纠纷;在抗击台风“剑鱼”的战场上,应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机关党委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精准防控,以“党建+责任”驱动安全生产

电动车自行车安全全链条治理、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全链条整治、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校外托管机构“拆窗破网”行动、餐饮场所燃气消防安全“回头看”、液化石油气黑窝点黑气瓶百日攻坚……六大专项行动齐头并进,掀起全市安全生产整治新高潮。2024年以来,三亚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将每一场整治都视作一场安全保卫战,以严格执法守护万家安宁。

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打造“党建+责任”红色引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压紧压实,使“安全优先”理念深植于每一项制度、贯穿于每一次检查。如今,事前预防已成为全市上下的行动自觉,安全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一张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网已在全市铺开。市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强化统筹,推动各部门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2025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11次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安全与发展的协奏曲愈发铿锵有力。

预警在前,防范在先。市应急管理局先后编制9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月报,向事故多发、易发领域和部门发出风险提醒函,对典型较大事故进行深度剖析,推动各区各部门举一反三,实现了“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倍增效应。

隐患整改,寸步不让。中央巡察发现的6个重大隐患、3个突出问题、34个一般问题已全部清零。2024年度国务院考核反馈的5项重点隐患也彻底整改到位,充分彰显“问题不解决不松手”的坚定决心。

截至2025年10月,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8.6%,死亡人数下降40%,两项指标均大幅低于年度控制线。“双下降”的答卷背后,是无数应急管理人日夜坚守的身影,更是全市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提升的生动写照。

未雨绸缪,以“党建+防抗救”夯实减灾根基

得益于“党建+防抗救”机制持续释放的强大动能,今年以来,三亚已成功防御“蝴蝶”“剑鱼”“博罗依”“桦加沙”“麦德姆”等台风10次、热带低压1次、强降雨2次,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生产生活有保障”的目标。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与现代经济环境交织带来的复杂挑战,市应急管理局迎难而上,充分激活“党建+防抗救”的系统优势,精准破解全灾种、大应急格局下的痛点、难点与堵点,将防灾减灾救灾的压力转化为前行的动力。

“早在‘七下八上’防风防汛压力期到来之前,我们系统复盘了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和‘10·28’强降雨防御实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并建立起一批负面问题清单。”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步完成的《三亚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持续优化预警“叫应”与跟踪反馈机制,细化各村(社区)“六单”管理——涵盖责任、转移安置、风险隐患、特殊群体、应急物资和抢险队伍等清单,每日开展值班调度和不定期责任人抽检,确保在关键时刻顶得住、用得上。同时,推动各区加快实现“七个有”建设目标,即有组织、有机制、有队伍、有场所、有物资、有预案、有演练。

在风险隐患排查方面,对水库、在建水利工程、渔船避风港、在册和纳管渔船等12类重点领域实施台账式跟踪、动态化管理,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全面清查市、区两级应急物资设备底数,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依托“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物资精准管理与动态调配。此外,通过建立军警民和社会组织机构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夯实应急力量根基。

在防御2025年第13号台风“剑鱼”过程中,市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协调联通、移动和电信三大运营商,首次分批次、全覆盖发送防风避险信息提示559.5万次;首次将农垦系统纳入联控联防体系,扩大防御覆盖面;首次邀请全省应急管理、防汛防风、水利工程三类专家加入指挥部,提升决策科学性;召开新闻发布会,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高水平安全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

展望未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安全,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决筑牢风险防控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大局稳定。

责任编辑: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11-06 09:0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06 09:39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06 08:4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06 09: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05 08:2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05 06:5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05 06:53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三亚:党建引领促安全,砥砺奋进护民安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07 09:00:27

三亚新闻网11月7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少珠)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的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国家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落地见效,关系三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更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安全福祉。

近年来,三亚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中心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应急管理事业实现新突破,切实担当起人民群众“守夜人”的职责使命。

市应急管理局党员先锋队积极投身台风灾后恢复工作。刘少珠 摄

固本强基,以“党建+制度”释放党组织活力

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制度不是锁在柜里的文件。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坚决扛牢党建主体责任,围绕构建高效协同的应急指挥体系,创新实施“党建+制度”融合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全力锻造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赢”的应急铁军。

2025年年初,局党总支扩容升级为机关党委,同步选举成立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建强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值班先锋岗,并确定每月1日为“局长值班日”、每月第二周星期三为“局长接访日”。同时修订完善内部制度11项,一系列实招硬招落地有声,“红心向党 应急有我”党建品牌日渐响亮。

在这里,“人人思进取、个个勇担当”成为新风尚。“党课我来讲”让普通党员走向讲台,“一对一”谈心谈话打通思想堵点,跨单位跟班见学开阔视野,以典型警示案例筑牢防线。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充电赋能,在比学赶超中精准发力。

实战检验成效,先锋旗帜在一线飘扬——

党员先锋队走进“幸福集市”,将安全知识送到天涯区南岛社区、崖州中心渔港、吉阳区红郊社区等地;局长接访日变身“调解室”,成功化解3起矛盾纠纷;在抗击台风“剑鱼”的战场上,应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机关党委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精准防控,以“党建+责任”驱动安全生产

电动车自行车安全全链条治理、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全链条整治、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校外托管机构“拆窗破网”行动、餐饮场所燃气消防安全“回头看”、液化石油气黑窝点黑气瓶百日攻坚……六大专项行动齐头并进,掀起全市安全生产整治新高潮。2024年以来,三亚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将每一场整治都视作一场安全保卫战,以严格执法守护万家安宁。

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打造“党建+责任”红色引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压紧压实,使“安全优先”理念深植于每一项制度、贯穿于每一次检查。如今,事前预防已成为全市上下的行动自觉,安全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一张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网已在全市铺开。市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强化统筹,推动各部门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2025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11次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安全与发展的协奏曲愈发铿锵有力。

预警在前,防范在先。市应急管理局先后编制9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月报,向事故多发、易发领域和部门发出风险提醒函,对典型较大事故进行深度剖析,推动各区各部门举一反三,实现了“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倍增效应。

隐患整改,寸步不让。中央巡察发现的6个重大隐患、3个突出问题、34个一般问题已全部清零。2024年度国务院考核反馈的5项重点隐患也彻底整改到位,充分彰显“问题不解决不松手”的坚定决心。

截至2025年10月,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8.6%,死亡人数下降40%,两项指标均大幅低于年度控制线。“双下降”的答卷背后,是无数应急管理人日夜坚守的身影,更是全市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提升的生动写照。

未雨绸缪,以“党建+防抗救”夯实减灾根基

得益于“党建+防抗救”机制持续释放的强大动能,今年以来,三亚已成功防御“蝴蝶”“剑鱼”“博罗依”“桦加沙”“麦德姆”等台风10次、热带低压1次、强降雨2次,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生产生活有保障”的目标。

面对极端天气频发与现代经济环境交织带来的复杂挑战,市应急管理局迎难而上,充分激活“党建+防抗救”的系统优势,精准破解全灾种、大应急格局下的痛点、难点与堵点,将防灾减灾救灾的压力转化为前行的动力。

“早在‘七下八上’防风防汛压力期到来之前,我们系统复盘了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和‘10·28’强降雨防御实战,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并建立起一批负面问题清单。”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步完成的《三亚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

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持续优化预警“叫应”与跟踪反馈机制,细化各村(社区)“六单”管理——涵盖责任、转移安置、风险隐患、特殊群体、应急物资和抢险队伍等清单,每日开展值班调度和不定期责任人抽检,确保在关键时刻顶得住、用得上。同时,推动各区加快实现“七个有”建设目标,即有组织、有机制、有队伍、有场所、有物资、有预案、有演练。

在风险隐患排查方面,对水库、在建水利工程、渔船避风港、在册和纳管渔船等12类重点领域实施台账式跟踪、动态化管理,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全面清查市、区两级应急物资设备底数,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依托“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物资精准管理与动态调配。此外,通过建立军警民和社会组织机构协调联动机制,不断夯实应急力量根基。

在防御2025年第13号台风“剑鱼”过程中,市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协调联通、移动和电信三大运营商,首次分批次、全覆盖发送防风避险信息提示559.5万次;首次将农垦系统纳入联控联防体系,扩大防御覆盖面;首次邀请全省应急管理、防汛防风、水利工程三类专家加入指挥部,提升决策科学性;召开新闻发布会,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高水平安全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

展望未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将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安全,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全面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决筑牢风险防控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大局稳定。

责任编辑: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