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号角催征,实干笃行。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三亚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是海南“三度一色”资源优势集中显现的地区,在“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即将启程的重要节点,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0月25日,三亚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强调要深刻领会和牢牢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以及党中央关于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十五五”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切实把“十五五”发展的战略擘画转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三亚章节的强大力量。
记者近日在三亚各行各业采访调研,高质量发展的新风扑面而来:新兴产业迸发生机,由自然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依托“探索三号”及“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执行北极载人深潜任务的科考队10月27日顺利返回三亚;科技农业活力涌现,无人驾驶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急难愁盼事妥善解决,新增普惠性托位缓解“带娃难”……从机关单位到乡村社区,从市场主体到协会组织,从科研一线到田间地头,广大干部群众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真抓实干、奋勇前行,以实际行动书写三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力冲刺,扎实推进封关运作“一号工程”
全国首单隔离期间同步进行DUS测试便利化落地、海南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案例完成、肉类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首单业务落地……今年以来,三亚加快推进核心政策落地,全力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
全会明确提出“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如今,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运作,更多机遇在孕育,更大生机在勃发。
碧波荡漾,众多游艇往来穿梭,井然有序……这是记者在三亚湾海面见到的景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三亚水上旅游持续火热,其中游艇旅游3.3万人次,再现“千艇出海”壮观场面,成为三亚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
作为封关运作的重点项目,三亚港口岸目前已具备运营条件,建有专业游艇查验泊位,可实现30秒极速通关。同时,三亚积极探索游艇“二线”出岛标准化流程,助力通关效率提升。
“我们将在口岸设施建设与制度创新上持续攻坚、勇于突破。”海南国际游艇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笑铭说。
位于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的FLY3跨境(零关税)体验城内,各国商品琳琅满目。作为“永不落幕的消博汇”在三亚的常年展销中心,这里已建成英国、南非、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馆,以及国内多个省区市特色商品馆,形成“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集聚区。
“线下可沉浸式体验,线上可跨境购物,消费者不出国门‘买全球’。”海南自贸区德航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路平介绍, 未来,还将打造集商品展示、消费体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全球消费打卡地。
在cdf三亚国际免税城,澳大利亚籍游客莉莉正在咨询购物权益。“特地为看Travis Scott演唱会从南京赶来,凭演唱会门票还能享受优惠,这趟三亚之旅既实惠又尽兴!”她欣喜地说。
离岛免税购物是三亚旅游消费的“金字招牌”。
11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正式实施,落地首日三亚免税购物金额便突破4853万元,销售额较前一日增长7.37%,占全省总额的61%,强势领跑海南免税市场。
“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大力提振消费’,让我们倍感振奋。”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甘超华表示,将以“文商体旅康”融合发展为目标,加大国货潮品与国际首店引进,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向“新”提质,加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亚正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架起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堵点,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在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海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定位为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可为南繁种业、深海科技、数字经济等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应用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由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孵化的神芯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团队成功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植入式脑机接口(BCI)全链条核心芯片产品,完成了千万元天使轮股权融资。
在三亚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在建设中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试制的全链条基础设施服务。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正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壮大的过程。
2024年9月13日,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三亚市委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围绕培育壮大具有本地特色的新质生产力,细化部署了29项具体任务。
缺机器怎么办?建设科研公共服务和共性技术平台,健全共享机制;
缺人才怎么办?推进院士工作站、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建设,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怎么办?探索通过“先投后股”方式,创新财政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科创”正成为三亚的又一鲜明标签,来三亚的“科漂”群体也逐渐壮大起来。
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已建成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5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以及10个院士创新平台。
南繁科技城内喜讯频传:“金丝优98香”在全生育期5‰盐水浓度下,亩产达327.2公斤;“箐两优3261”在全生育期3‰至5‰盐水浓度下,亩产超过400公斤……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的培育,让盐碱地焕发绿色生机。
陆上有突破,海上亦传佳音。南山港全力升级为国际科考母港, 自2020年以来,南山港科考海试服务航次年均增长达224%,2024年达到1416航次, 新建成投用的4座科考海试仓库供不应求;深海微生物资源库——全球唯一的深海高压特种微生物综合研究平台,打造出“全景式”深海微生物资源货架。
从一片荒草地到创新高地,短短几年,科技城高新区的显著变化,展现出创新驱动的巨大潜力。
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产业生态日趋成熟,三亚有望在科创赛道上跨越赶超,形成高质量发展“乘数效应”。
向绿图强,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全会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专章部署,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一只只白鹭在湿地公园时而悠闲休憩,时而盘旋觅食,时而翩跹起舞,在绿水青山间享受恬静的生活;
远道而来的游客沉浸在美丽乡村的大自然中,赏山景、听山歌、看演出、跳民族舞,感受黎村苗寨的生态旅游魅力;
一块块光伏面板在阳光的照耀下迸发出能量,每年可新增绿电1亿千瓦时……
一幅幅生态图景背后,是一个个生态故事,是三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
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一到秋末冬初,美丽的白鹭成群结队在三亚河上飞翔,已成为当地著名一景。
“现在海南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观鸟爱好者越来越多,珍稀鸟种的观测记录也不断上新。”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罗金环告诉记者,今年4月,观鸟爱好者在三亚东岸湿地公园,意外抓拍到我国特有珍稀保护动物——棉凫。
2021年至今,三亚扎实推进海岸线治理,累计修复沙滩岸线约4.5公里,将这条海岸线上的每一片绿叶、每一寸滩涂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在三亚海棠河生态公园, 昔日贫瘠的河畔经过治理,已成为充满自然野趣的生态长廊,孩子们在这里识别热带植物、观察昆虫,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海棠河水系综合治理一期项目主要进行土壤改良、生态岸线重构、栖息地营建、‘海绵城市’构建等生态修复,还设置了船坞乐园、稻谷乐园、黎锦乐园和沙溪乐园等特色活动区域。”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随着生态保护修复加速推进,鹿城处处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目前,全市11个地表水断面(点位)水质优良率为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镇内河(湖)、水功能区、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三亚河分别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和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三亚湾、海棠湾入选国家级美丽海湾典型案例;赤田水库创新实践水环境系统治理工作获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
绿色发展正在提速。三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向“实”发力,全方位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近期,三亚发布了《关于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安居房选址在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区域,努力攻坚“入学难”“择校热”,持续开展蔬菜特价惠民活动……这些目标,既体现了对民生痛点的精准把握,更传递出增进民生福祉将久久为功的信号。
越来越多的民生实事从“规划图”到“施工图”再到“实景图”,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满满当当的幸福。
就业驿站是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已在全市遍地开花。“在这里求职有一种在家的感觉。”来自吉林的樊先生走进海南就业驿站三亚吉阳站,在志愿者引导下填表、候试,全程不到10分钟。
贯彻全会精神,三亚正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在人大附中三亚学校北侧,中交·海棠仕家项目安居房已定向配售8批次。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08万平方米,由5栋12层的小高层住宅组成。人大附中三亚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已有近200名教师选择在此安居。
“安居房配售实行常态化申报,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随时申报。”市住建局副局长潘俊说,三亚逐步形成以安居房为主、保障性租赁住房为辅的保障性住房供应格局。
中午时分,崖州区龙门社区长者食堂内,不少老人正排队有序挑选清蒸罗非鱼、红烧肉等菜品。70多岁的李大爷满意地说:“刷脸支付3元,两荤两素吃到饱!”
从一碗热饭,到一张护理床,再到康复理疗、休闲娱乐,群众的多元需求得到高效回应。
吉阳区福海苑社区常住人口4.7万,加上“候鸟”人群,总人口超过5万。依托市级医疗资源下沉,居民在福海苑卫生院即可享受“中医+现代”特色诊疗。市人民医院院长项舟表示,未来将重点发展“中医+康养”,让优质中医服务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目前,三亚已组建2个城市医疗集团, 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格局。
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张更加强大、坚实的民生保障网,使百姓生活更加幸福、安稳。
放眼“十五五”,奋楫再出发。
当前,三亚正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高质量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 立足“一标杆、五个区”战略定位,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突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底线思维,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紧扣“全面绿色转型”的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建设世界知名宜居宜游宜业现代化滨海城市,在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挑大梁、当先锋,努力将全会擘画的现代化蓝图化为现实。(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陈忠平 刘少珠 杨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