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贸港建设有关情况。三亚广大干部纷纷表示,将以更高站位锚定目标、更强担当攻坚突破、更实举措破解难题、更大干劲加压奋进,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努力在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挑大梁、当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三亚章节。
“我们将紧扣海南自贸港建设全局,把各项工作细化到项目、落实到岗位、明确到时限,以发展改革工作的‘加速度’‘高质量’,为全岛封关运作贡献力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季端荣表示,将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自贸港建设核心任务和全岛封关运作,科学编制重点项目计划,夯实三亚高质量发展基石。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紧扣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聚焦投资关键领域,强化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推动产业能级持续跃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民生建设提质工程,守牢“米袋子”保供底线、稳住“菜篮子”民生供给,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岛封关运作12月18日正式启动,不仅是海南发展的重大利好,更是我国在对外开放领域的关键一步,全体财政干部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山旭表示,将严格按照全岛封关运作部署要求,不断强化财政资金保障与效能,聚焦全岛封关运作评估验收等要求,加快做好项目资金结算。充分落实好海南自贸港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15%”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落地海南。全力做好封关后“零关税”、加工增值超30%货物免征关税等核心条款实施的前期准备,确保政策及时落地,让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应享尽享,确保自贸港政策红利充分释放,提高企业、居民的获得感。
三亚市旅文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兴表示,新闻发布会明确了全岛封关运作启动时间,让全市旅文系统干部职工倍感振奋、干劲十足。接下来,该局将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扛得起、顶得上、做得实”的责任感,以超常规的举措、行动,在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产品更新迭代、旅游新业态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流行元素的文体活动,做好“旅游+”融合文章,增强旅游消费吸引力。同时,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完善各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强与国际文旅机构合作,拓宽宣传渠道,精准对接国际客源市场,吸引更多全球游客前来感受自贸港的独特魅力,为全岛封关运作贡献三亚旅文力量。
“全岛封关运作蓄势待发,配套政策持续发力,产业动能澎湃焕新,制度集成创新成果涌现,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信心决心、强化了使命担当。”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局长樊木表示,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将牢记“国之大者”,践行“向种图强”“向海图强”,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生物育种技术、深海装备研制、深潜科考服务、海洋生物制造等领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国际科研集聚区和全国种业深海科技产业创新示范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加快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塑造新优势、贡献新动能。
“我们将以更扎实举措,扛起责任担当,将园区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自贸港建设贡献三亚CBD力量。”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局长助理陈佳表示,园区将持续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利用好货物进出境及岛内流通税收、跨境资产管理、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红利,发挥园区外向型经济主战场优势,务实推进“两个基地”三亚示范区建设,扎实创建现代金融和现代商贸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促进跨境投融资、国际贸易、跨境服务等类型企业集聚,与境外园区探索双园合作模式,努力打造出海新高地。研究封关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争取推动更多“首单效应”变为“规模效应”。加强数字经济、文物艺术品等产业集聚,同步提速邮轮旅游试验区和游艇产业改革试验区建设。以智能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创新举措,做好一站式全方位保障,持续构建三亚CBD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必将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也吹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号角,作为一名招商人我感到非常振奋。”三亚市投资促进局信息管理部副部长雷平表示,投促部门将进一步提升自贸港开放政策应用水平,搭建全球化的招商服务平台,欢迎投资者来三亚投资兴业。具体来说,一是常态化梳理全岛封关运作启动后政策变化,充分发挥利好政策优势,大力谋划引进贸易、保税维修、加工增值等招商项目。二是加快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落地,促进游戏出海、跨境电商、数字直播、来数加工等新兴业态集聚,建设浙琼数字经济产业先导示范区,做大做实琼港经济合作三亚示范区,积极争取零售业、专业服务业等开放政策试点取得突破。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王昊 刘佳 冯晨阳 黄世烽 李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