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海南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试点工作。近日,省财政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海南省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试点实施方案》,以医疗收费电子票据为主要试点票种,重点聚焦医保零星报销、商业医疗保险理赔领域,逐步拓展至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报销业务。根据部署,计划于11月底实现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应用系统在试点单位上线运行。
《方案》明确,依托海南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和海南省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个人与单位数字账户,提供财政电子票据“一站式”归集、状态查询、真伪鉴别、报销锁定和报销反馈等跨省报销应用服务。根据我省区域医疗改革实际,选取广东省中医院海南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等2家医疗机构为省本级试点开票单位;统筹考虑各市县医疗资源、覆盖人群、票据管理基础等因素,选取海口、三亚、儋州三市为试点市县;试点报销单位涵盖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及各保险公司海南分公司,实现“开票端、报销端、财政端”全链条贯通,为全省推广积累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支持接口查验报销和数字账户报销两种模式。接口查验报销模式适用于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等报销量大的单位,通过对接海南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在线真伪鉴别、状态查询、锁定解锁、报销反馈等功能。数字账户报销模式面向广大群众,并适用于报销量小的单位。报销人通过“海易办”APP开通个人数字账户,系统自动归集本人名下在浙江、山东、四川、重庆、陕西、宁夏、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14个试点省区市开具的财政电子票据(2026年将覆盖全国范围的财政电子票据),报销人只需将有关票据授权给报销单位的单位数字账户即可完成申请,报销结果实时反馈。
此次试点是深化我省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试点落地,将有效破解群众反映的跨省票据获取难、真伪鉴别难、报销周期长、流程烦琐、成本高等难题,尤其是较好地解决来琼游客的“后顾之忧”,促进高端购物、高端医疗等境外消费回流,减轻报销单位逐张查验、异地查证等负担,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财政电子票据社会化应用更加便民、快捷、高效。(记者 王培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