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效提升
生态环境部: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效提升

生态环境部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环境部从2022年开始持续推进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工作,目前现场评估工作已全部完成。总体来看,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效提升。

据了解,目前在安徽、湖北三处保护区观测到的长江江豚,已由192头增加到269头,分布范围持续扩大;湖北神农架保护区川金丝猴由1471只增加至1618只,栖息地面积扩大了1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内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数量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部近期已向地方反馈了长江经济带11省(区、市)14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情况。根据评估结果,保护区优良率达到98.62%,17处保护区“明显变好”、123处“变好”、5处“稳定”,无“变差”类别的保护区,显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取得积极成效。

(总台央视记者 蒋晓平 周琨)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生态环境部: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效提升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28 11:19:12

生态环境部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生态环境部从2022年开始持续推进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工作,目前现场评估工作已全部完成。总体来看,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效提升。

据了解,目前在安徽、湖北三处保护区观测到的长江江豚,已由192头增加到269头,分布范围持续扩大;湖北神农架保护区川金丝猴由1471只增加至1618只,栖息地面积扩大了13%;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内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数量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部近期已向地方反馈了长江经济带11省(区、市)14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情况。根据评估结果,保护区优良率达到98.62%,17处保护区“明显变好”、123处“变好”、5处“稳定”,无“变差”类别的保护区,显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取得积极成效。

(总台央视记者 蒋晓平 周琨)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