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创新话语方式,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
评论 | 创新话语方式,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

在大榕树下议事、用乡音讲解政策、以“大白话”解析法律条文……近年来,三亚各级各部门持续探索宣传方式的创新,不断搭建贴近群众的宣传载体,推动党中央及省市重要精神和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实、真正深入人心。

政策宣传,若仅停留在“大水漫灌”、照本宣科,往往难以触及群众内心,更谈不上理解与认同。其结果,不仅影响政策传播效果,也可能阻碍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实。要让政策宣传不走形式、不悬于半空,就必须转变话语方式,把“官方语”转化为“家常话”,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三亚在推进政策落实过程中,始终注重宣传的实效性与受众的接受度,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例如,在吉阳区丹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关于《三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宣讲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展开。工作人员以拉家常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把条文中的“底线要求”与“加分行为”讲得清楚明白,居民们在亲切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明教育。

在育才生态区的大榕树下,村干部和宣讲员搬来小板凳,与村民围坐成圈,把乡村振兴、医保缴费、养老认证等政策,融入“今年种什么能多赚钱”“老人看病怎么报销”等村民关心的话题里,用身边案例解读政策红利,田间地头的困惑当场得到回应;在崖州区,针对少数民族群众集中的特点,宣讲员化身“方言使者”,用原汁原味的黎话翻译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把“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等核心表述,转化为少数民族群众熟悉的生活场景与语言表达,让理论宣讲摆脱语言障碍,真正走进少数民族群众心里。

这些创新做法,不仅形式接地气、内容有温度,更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和接受度,赢得广泛好评。正如一位居民所说:“今天又学到不少文明知识,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

宣传的本质是沟通,是连接。如今,三亚持续挖掘典型经验、推广先进做法,鼓励各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更多贴近群众需求的宣讲形式。通过话语方式的转变与传播载体的丰富,推动形成“处处见礼、人人讲礼”的文明新风尚。

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常做常新。只有真正贴近生活、贴近民心,政策传播才能实现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跨越。期待未来涌现更多有温度、有创意、有回响的宣传实践,为三亚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夯实根基。

(佳凝)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11-17 08:3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6 07:3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6 08:4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5 03:2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5 03:2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4 06:4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4 08:30
来源:三亚新闻网
评论 | 创新话语方式,让政策宣传更接地气
来源:三亚日报
2025-11-19 11:15:29

在大榕树下议事、用乡音讲解政策、以“大白话”解析法律条文……近年来,三亚各级各部门持续探索宣传方式的创新,不断搭建贴近群众的宣传载体,推动党中央及省市重要精神和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实、真正深入人心。

政策宣传,若仅停留在“大水漫灌”、照本宣科,往往难以触及群众内心,更谈不上理解与认同。其结果,不仅影响政策传播效果,也可能阻碍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实。要让政策宣传不走形式、不悬于半空,就必须转变话语方式,把“官方语”转化为“家常话”,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三亚在推进政策落实过程中,始终注重宣传的实效性与受众的接受度,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例如,在吉阳区丹州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关于《三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宣讲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展开。工作人员以拉家常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把条文中的“底线要求”与“加分行为”讲得清楚明白,居民们在亲切交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明教育。

在育才生态区的大榕树下,村干部和宣讲员搬来小板凳,与村民围坐成圈,把乡村振兴、医保缴费、养老认证等政策,融入“今年种什么能多赚钱”“老人看病怎么报销”等村民关心的话题里,用身边案例解读政策红利,田间地头的困惑当场得到回应;在崖州区,针对少数民族群众集中的特点,宣讲员化身“方言使者”,用原汁原味的黎话翻译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把“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等核心表述,转化为少数民族群众熟悉的生活场景与语言表达,让理论宣讲摆脱语言障碍,真正走进少数民族群众心里。

这些创新做法,不仅形式接地气、内容有温度,更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和接受度,赢得广泛好评。正如一位居民所说:“今天又学到不少文明知识,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

宣传的本质是沟通,是连接。如今,三亚持续挖掘典型经验、推广先进做法,鼓励各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更多贴近群众需求的宣讲形式。通过话语方式的转变与传播载体的丰富,推动形成“处处见礼、人人讲礼”的文明新风尚。

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常做常新。只有真正贴近生活、贴近民心,政策传播才能实现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跨越。期待未来涌现更多有温度、有创意、有回响的宣传实践,为三亚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夯实根基。

(佳凝)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