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药南育 晋琼联动 潞党参三亚育苗改写“生长密码”
北药南育 晋琼联动 潞党参三亚育苗改写“生长密码”

除了大豆、棉花等作物可在三亚繁育外,近日,“南繁”队伍再添新成员——来自山西的潞党参。这一通常生长于山西等特定区域的药材,借助三亚的气候条件,不仅能够提高发苗率,还能缩短生长周期。

11月10日上午,记者在崖州区坡田洋的中草药南苗北育示范种植基地看到,首批从山西引种的潞党参幼苗长势良好。10月4日播种,10月14日顺利发芽,仅半个多月时间,幼苗已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为潞党参首次规模化南繁育苗奠定了良好开端。

在崖州区坡田洋的中草药南苗北育示范种植基地,首批从山西引种的潞党参幼苗长势良好

“今年试种面积约3亩,计划2个月后出苗,整个生长周期预计4个月。目前苗高已达15公分左右,每亩产苗量预计13万株。”南繁潞党参农业科技(三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孙吉先介绍。

潞党参是党参中的优质品种,主产于山西长治等地,但北方气候条件始终制约着其规模化发展。而作为南繁硅谷核心区的崖州区,全年积温高、冬季日照充足,作物可全年生长且无低温冻害,为潞党参突破种植限制提供了理想条件。

孙吉先介绍,公司利用海南的育苗技术提前培育种苗,在次年清明节前运往山西等北方地区种植。“目前我们基本实现海南一亩地所育种苗可满足山西二十亩地种植的比例。”三亚成熟的南繁育苗经验,有助于规避北方春季“倒春寒”等风险,提高发芽率和成苗质量。通过标准化技术培育的种苗根系更发达、抗病性更强,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整齐。

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利用三亚优势专注于前端育苗,形成专业化种苗供应链;山西则聚焦后期田间管理与产能提升,实现南北协同、资源互补,从而提升全产业链效益。

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示范种植采用大棚微喷灌技术,精准调控温湿度,使潞党参育苗周期从约60天缩短至28天左右。同时,在三亚培育的壮苗待北方气候适宜后移栽,相当于“抢”出了额外生长期,为抢占市场先机奠定基础。

“我们已与山西建立合作关系,由我们负责育苗,山西进行大面积种植,药材成熟后由山西药厂直接收购,以此完善产业链。”孙吉先补充道。

此次晋琼合作并非简单的“异地育苗”,而是南北资源的协同互补。由三亚环农集团旗下企业合资组建的南繁潞党参农业科技(三亚)有限公司,将与山西方面共建“长治+三亚”双研发中心,联合琼晋两地科研院所组建育种与组培技术团队,并计划建设现代化组培工厂和标准化育苗基地。

“目前我们已选定几处基地,以崖州区为主,海棠区也已准备200多亩大棚。我们计划利用两地优势先行试种,面积预计为900亩。”孙吉先说。

潞党参的“南繁之旅”只是起点。当前,基地已同步开展半夏、天门冬等中药材的繁育试验,北方药材的“南育北种”模式正在持续复制。孙吉先透露,将通过试验种植优选种质资源、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扩大模式推广,让“海南育苗、北方种植”的跨区协同模式惠及更多中药材品种。

从单一品种的突破到全产业链的协同,从气候资源的利用到科技力量的赋能,潞党参的“南迁”之路,不仅打破了地域与气候对特色药材种植的限制,更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跨区协同、科技赋能”的可行路径。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北药南育 晋琼联动 潞党参三亚育苗改写“生长密码”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3 09:25:26

除了大豆、棉花等作物可在三亚繁育外,近日,“南繁”队伍再添新成员——来自山西的潞党参。这一通常生长于山西等特定区域的药材,借助三亚的气候条件,不仅能够提高发苗率,还能缩短生长周期。

11月10日上午,记者在崖州区坡田洋的中草药南苗北育示范种植基地看到,首批从山西引种的潞党参幼苗长势良好。10月4日播种,10月14日顺利发芽,仅半个多月时间,幼苗已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为潞党参首次规模化南繁育苗奠定了良好开端。

在崖州区坡田洋的中草药南苗北育示范种植基地,首批从山西引种的潞党参幼苗长势良好

“今年试种面积约3亩,计划2个月后出苗,整个生长周期预计4个月。目前苗高已达15公分左右,每亩产苗量预计13万株。”南繁潞党参农业科技(三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孙吉先介绍。

潞党参是党参中的优质品种,主产于山西长治等地,但北方气候条件始终制约着其规模化发展。而作为南繁硅谷核心区的崖州区,全年积温高、冬季日照充足,作物可全年生长且无低温冻害,为潞党参突破种植限制提供了理想条件。

孙吉先介绍,公司利用海南的育苗技术提前培育种苗,在次年清明节前运往山西等北方地区种植。“目前我们基本实现海南一亩地所育种苗可满足山西二十亩地种植的比例。”三亚成熟的南繁育苗经验,有助于规避北方春季“倒春寒”等风险,提高发芽率和成苗质量。通过标准化技术培育的种苗根系更发达、抗病性更强,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整齐。

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配置的高效化。利用三亚优势专注于前端育苗,形成专业化种苗供应链;山西则聚焦后期田间管理与产能提升,实现南北协同、资源互补,从而提升全产业链效益。

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示范种植采用大棚微喷灌技术,精准调控温湿度,使潞党参育苗周期从约60天缩短至28天左右。同时,在三亚培育的壮苗待北方气候适宜后移栽,相当于“抢”出了额外生长期,为抢占市场先机奠定基础。

“我们已与山西建立合作关系,由我们负责育苗,山西进行大面积种植,药材成熟后由山西药厂直接收购,以此完善产业链。”孙吉先补充道。

此次晋琼合作并非简单的“异地育苗”,而是南北资源的协同互补。由三亚环农集团旗下企业合资组建的南繁潞党参农业科技(三亚)有限公司,将与山西方面共建“长治+三亚”双研发中心,联合琼晋两地科研院所组建育种与组培技术团队,并计划建设现代化组培工厂和标准化育苗基地。

“目前我们已选定几处基地,以崖州区为主,海棠区也已准备200多亩大棚。我们计划利用两地优势先行试种,面积预计为900亩。”孙吉先说。

潞党参的“南繁之旅”只是起点。当前,基地已同步开展半夏、天门冬等中药材的繁育试验,北方药材的“南育北种”模式正在持续复制。孙吉先透露,将通过试验种植优选种质资源、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扩大模式推广,让“海南育苗、北方种植”的跨区协同模式惠及更多中药材品种。

从单一品种的突破到全产业链的协同,从气候资源的利用到科技力量的赋能,潞党参的“南迁”之路,不仅打破了地域与气候对特色药材种植的限制,更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出“跨区协同、科技赋能”的可行路径。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