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拥堵是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城市都面临的共性难题,三亚作为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随着企业投资和人才引进及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三亚市的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与汽车保有量均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12月30日,三亚常住人口111.61万人、流动人口为45.8867万人;截至2025年10月,三亚驾驶人保有量51.95万人,机动车保有量87.74万辆(其中载客汽车30.07万辆、载货汽车2.67万辆、其他汽车1491辆、挂车372辆);二轮摩托车保有量为54.80万辆,其中燃油摩托车39638辆、电动摩托车508410辆;电动自行车8.60万辆。据高德地图监测数据分析,三亚最高峰时交通拥堵指数为2.5。经实地考察调研分析,三亚交通拥堵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路网功能与互通方式严重滞后,主要体现在道路功能还停留在依靠主次干道和支路通行,互通方式依赖红绿灯调控组织方式。二是季节潮汐性客流与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三亚是冬季宜居宜游的滨海城市,2024年三亚接待游客3385万人次,春节高峰期接待游客248万人次,远超于常住人口的三倍,短期集中客流对交通系统形成瞬时过载压力。
为此,本次调研将着重从提升路网规划设计功能和从源头解决季节潮汐性客流供需矛盾,通过大数据分析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分布及出行方式特点,立足三亚未来50至100年交通发展的战略高度,为实现三亚交通拥堵“标本兼治”的目的,特别提出《构建三亚“五横十纵”立体交通快速路网宏观规划建设的对策方案》。
1.三亚交通路网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三亚交通路网结构现状情况
三亚陆地面积192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3.67平方公里,城区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带状海湾地形结构。目前,全市道路总里程2817.7公里,公路密度146.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6.3公里、国道3条共139.8公里、省道4条共55.2公里、县道11条共122.5公里。城市道路805公里,其中主干道219公里、次干道229公里,主城区道路路网密度5.35公里/百平方公里,远低于国家标准值的8.0公里/百平方公里的要求。
(二)三亚通行道路与互通组织方式情况
三亚目前的交通组织主要依靠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作为通行道路。路口互通方式,主要是依靠红绿灯调控的通行模式。三亚目前有273条红绿灯路口。一个城市红绿灯越多,其交通组织越落后,道路如同水系,闸口越多水流动则越慢,致使水流、车流不能快速畅通,必将造成交通拥堵。所以,道路通行能力与互通方式滞后,是造成三亚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三)三亚市人口分布与交通组织关系情况
1.户籍人口分布情况:截至2025年9月,三亚市户籍人口79万人。其中天涯区户籍人口27万人、吉阳区户籍人口26万人、崖州区户籍人口12万人、海棠区户籍人口9万人。户籍常住人口分布是制定三亚市路网规划设计的主要依据。
2.流动人口分布情况:三亚作为具有热带滨海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实际常住人口为111.61万人、流动人口45万人。据调研评估分析:三亚70%以上常住人口聚居在吉阳、天涯区市中心建城区内,70%以上流动人口、游客聚居在三亚湾、海棠湾等沿海的宾馆酒店,是流动人口出行的重要分析依据。
3.未来人口预测情况:三亚作为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规划设计7个泊位,可以停靠10万吨位的船舶,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40万人次,如果一条邮轮按“梦想号”承载2360人统计,七艘邮轮同时停靠最高峰为16520人,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每天将承接数万名游客进出港口的交通出行任务。目前,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还不具备迎接万人游客快速进出的道路交通条件,因此,必须提前做好确保游客快速进出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的路网规划建设。
针对三亚“人、车、路”交通三要素的调研分析,造成三亚交通拥堵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三亚路网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交通管理不相匹配,市区273个平面路口,还依靠红绿灯调控的落后方式互通。二是三亚作为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至今没有一条大动脉快速交通路网支撑,城市快速发展与城市快速路网未能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三是三亚缺乏对市中心密集人口的快速分流疏散的快速路网功能,未提供海岸线游客方便快捷出行的大动脉公共交通体系;四是三亚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和交通参与者文明法规意识亟待提高等原因。
为此,本次调研规划,为实现从源头解决三亚中心城区、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及南山景区的交通拥堵问题,特提出《构建三亚“五横十纵”立体交通快速路网规划设计》的调研建议。
2.构建三亚“五横十纵”立体交通快速路网规划示意方案

(一)五横快速路网
一横:南棠快速路。东从海棠藤桥互通龙海路,途经藤桥路、林旺大道,接G223国道、迎宾路、接凤凰路、桶井路、G225国道,西至梅山连接乐东。全程92.7公里。
二横:南棠轨道交通。沿南棠快速路线位。全程92.7公里。
三横:G98三亚快速路。东从G98高速海棠湾北互通,沿G98高速三亚段,西至G98高速梅山互通。全程94.3公里。
四横:北横快速路。东从蜈支洲岛,途经海岸大道、接G98海棠林旺互通北延接线、西至镇海快速路。全程76.1公里。
五横:三亚第二绕城高速。东起山海高速,西至镇海快速路,全程85.2公里。
(二)十纵快速路网
一纵:凤凰港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北横快速路、G98高速水泥厂互通、途经抱坡路、师部农场路、凤凰路,南至大东海接榆亚快速路。全程20.1公里。
二纵:凤凰机场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北横快速路、G98高速凤凰机场互通、途经水蛟路、芒果路、海涛路,南至三亚湾路。全程11.6公里。
三纵:榆亚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北横快速路、G98高速亚龙湾互通、途经南丁岭、榆亚路,南至大东海接凤凰快速路。全程20.9公里。
四纵:育才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北横快速路、G98高速梅村互通、途经梅西路、启航路,南至三亚湾路。全程15.6公里。
五纵:亚龙湾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北横快速路、G98高速迎宾互通、途经吉阳大道、田独路、亚龙湾路、龙溪路,南至亚龙湾海边。全程21.3公里。
六纵:新机场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北横快速路、G98高速天涯互通,南至南棠快速路(G225国道)。全程9.5公里。
七纵:风塘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G98高速、途经风塘路,南至海棠北路亚特兰蒂斯酒店。全程13.9公里。
八纵:南山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科技城互通,沿牛睡岭南侧跨越西线高铁,沿马鞍岭、梅岭、落窗岭山脚向西南,接G98环岛高速,南至南棠快速路(G225国道)。全程约11.1公里。
九纵:崖州湾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北横快速路、G98高速崖州互通,途经南山港路,南至南山港。全程8.1公里。
十纵:镇海快速路。北从三亚第二绕城高速,接北横快速路、G98高速,途经高铁崖州西站,南至南棠快速路(G225国道)。全程8.1公里。
(注:以上三亚“五横十纵”立体交通快速路的名称,是根据原有道路或地名名称的“暂定路名”,仅供示意参考。)
3.构建三亚快速路网体系规划建设方法步骤
本规划研究,是借鉴香港、成都、武汉、厦门等城市路网规划建设先进经验,提出三亚宏观的快速路网规划建设方案,该方案着眼于三亚市百年大计中长远交通发展需要,能从路网源头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现标本兼治,争创海南自贸港三亚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交通环境,在制定具体的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时,宜采取以下方法步骤及建设措施。
(一)坚持“交通优先、统筹规划”的发展思路
制定“三亚立体交通快速路网”具体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必须充分结合三亚路网的实际情况,即考虑三亚交通拥堵“治标”的问题,还要兼顾三亚未来交通发展“治本”的需要。为此,在路网规划建设中,土地、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资源,必须服从于“交通优先”的海南自贸港发展需要。
(二)坚持快速路网规划设计建设的规范标准
在快速路网规划设计建设中,必须遵循“安全畅通、快捷便民”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道路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同时快速路网必须兼顾原有平交路网的衔接互通,根据三亚目前汽车保有量8.6万辆、摩托车(含燃油和电动)保有量54.8万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8万辆的快速增长情况,还须提前做好三亚未来人口、车辆大幅增长的预测,为此,必须要充分考虑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的分离与互通,确保交通参与者人人都能享受交通路权的红利。
(三)坚持打造“大三亚半小时交通圈”的创新规划思路
三亚作为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在规划建设中,不能仅限于三亚自身的交通发展,还必须充分考虑三亚作为海南自贸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向周边市县及全岛的交通辐射发展。为此,南棠快速路和南棠轨道交通的功能作用将充分体现:一是向外起到了连接陵水、乐东的交通辐射功能作用。二是向内沿着三亚中心市区东西向人、车快速分流的交通大动脉功能作用。三是三亚“五横十纵”立体交通快速路网,是按车速100公里/小时规划设计的循环互通快速路网,从而真正实现以市中心为圆心点的“大三亚半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四)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期建设”的步骤措施
快速路网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工期长及对交通出行干扰影响大。为此,在规划建设实施中,必须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期建设”的步骤实施。根据三亚目前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建议一是优先规划建设南棠立体交通快速路,预测可以承载三亚60%以上的车辆通行、分流的交通功能作用。二是优先规划建设南棠轨道交通,预测可以为60%的市民游客提供购物、旅游出行的公共服务(注:该轨道交通是建设在南棠立体交通快速路下路面并行的路线)。三是优先规划建设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立体交通快速路,该路是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万人出行与“五横十纵”快速路网互通的快速路。四是南山快速路,该路是迟早都要解决的长期交通拥堵的必然通道。其他快速路网将可根据交通需求,分期分批规划建设。特别建议,作为纲要性的快速路网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和党委政府决策后,必须以政策法律性保障其规划建设的延续性。
综上所述,构建三亚“五横十纵”立体交通快速路网,是从源头根本上解决三亚交通拥堵的“标本兼治”的有效对策措施,是提前谋划打造“大三亚半小时交通圈”未来交通发展百年大计,为三亚市民游客提供“安全、快捷、便利”交通出行服务,为三亚国防建设和安保任务保障提供快速运输服务,助力三亚打造海南自贸港国际一流交通体系。
■特别说明:
本调研规划得到了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公司、自然资源部海南测绘资料信息中心、三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三亚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由于调研时间短,实地考察不够深入,调研规划还需得到相关交通规划专家进一步论证。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仅供参考。
202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