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观察】“轻装上阵”花样上新!三亚月饼市场开启消费新“食”尚
【三亚观察】“轻装上阵”花样上新!三亚月饼市场开启消费新“食”尚

“大家快看这馅料,全是真材实料!”9月24日,红沙社区李家月饼门店的直播间里,主播举起刚切开的椰蓉蛋黄月饼,丝丝分明的椰丝在镜头前格外诱人,弹幕瞬间被“求链接”的留言刷屏。

中秋临近,鹿城处处弥漫着香甜——那是饼皮烤得酥脆的焦香,是馅料熬得醇厚的浓香。从社区街边的老字号饼店到商场里的陈列货架,各大商家各展所长,在口味、包装上“比拼”创新,让三亚月饼市场既有传统节味,又充满活力。

红沙月饼街:

老味道里的三亚乡愁

“买中秋月饼,当然得去红沙月饼一条街!”若问三亚人中秋买饼的首选地,十有八九会得到这个答案。这条不足千米的老街,挤满70多家饼店,大多饼店经营超过20年,不仅是三亚人公认的“购买月饼首选地”,还藏着代代相传的非遗制饼技艺。

近日,记者走进李家月饼的生产厂房:数台大型烤炉有序运转,酥香扑鼻而来;师傅们分工明确,打面和馅、油面开酥、装盒打包,每一步都有条不紊。一块小小的月饼,从筛选原料到揉面擀皮、包馅压模,再到刷蛋液、进炉烤制,不仅要靠机械的精准把控,更离不开匠人的手工匠心,少一步都烤不出来那口地道滋味。

“就认红沙这口!”9月25日早上8时许,市民张阿姨提着刚买的10盒月饼走出店门。作为红沙月饼的老主顾,她从年轻时给孩子买,到如今给外地孙子寄,“外面的月饼花样多,但红沙的饼皮薄、馅足,蛋黄咸香不腻,一咬就想起小时候的中秋味。”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能卖1万多个月饼。”李家月饼负责人黄丹说。记者沿街走访发现,近期每家店日均销量都有几千个,不少门店还挂着“快递代送点”的牌子,打包好的月饼当天就能发往广东、湖南、北京等地,成了三亚人寄给远方亲友的“乡愁包裹”。

月是故乡圆,饼是红沙香,这一口香甜,藏着三亚人最深的中秋记忆。

货架新潮流:

低糖“轻装”引领消费新风

与红沙月饼的传统坚守不同,旺豪超市(胜利购物广场店)的月饼区里,“新面孔”格外吸睛:明前龙井口味的月饼,饼皮裹着细碎茶末,咬开满是清雅茶香;椰香芒果月饼用本地芒果泥做馅,酸甜中和了甜腻;减糖30%的莲蓉月饼,包装上“无添加蔗糖”的字样格外醒目,吸引不少顾客驻足选购。

“今年低糖款卖得特别好,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都爱买。”超市导购小林拿起一盒低糖月饼介绍,以往年轻人嫌传统月饼太甜,如今用海藻糖替代部分蔗糖,甜度降了,口感却没打折扣,“有位小姑娘一次买三盒,说自己吃一盒,给爸妈带两盒。”

“吃惯了传统的,也想试试‘新潮’的!”市民王女士笑着展示手里的香辣牛肉味月饼,“没想到咸香的月饼这么入味,刷新了我对月饼的认知。”

除了口味创新,包装上的“减法”也颇受欢迎。以往烫金雕花、带精美提篮的豪华礼盒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约环保的纸壳包装。“游客都说这样轻便,买了能直接塞进行李箱,不占地方还环保。”乐天城月饼展销会的销售人员说,以前有人买月饼是“买包装送饼”,现在大家更看重“饼好不好吃、包装方不方便”,简约款反而成了爆款。

市民赵先生算了一笔账:“以前买月饼送亲友,为了面子得选豪华礼盒,至少花费几百元;现在几十元就能买到口味好、包装简约的月饼,既省钱又不浪费,心里踏实。”

线上线下联动:

让三亚月饼香飘全国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酥皮莲蓉蛋黄月饼,你们看这酥皮,一碰就掉渣!”潘大喜月饼的电商直播间里,主播仔细地举着月饼展示。镜头前,还摆放了豆沙、莲蓉、椰蓉等各种口味的月饼,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我们不仅中秋时节卖,全年都能发货。”该店负责人潘敏说。

线上直播,打破了三亚月饼只做本地市场的局限。越来越多商家加入直播行列,黄丹透露:“有位顾客去年来三亚旅游,吃了红沙月饼一直惦记着,今年刷到我们的直播,马上就下单了。”如今,线上销量稳步上涨,销售范围也越来越广,五湖四海的食客都能尝到三亚月饼的香甜。

线下互动同样热闹。吉阳区乐天城举办的月饼展销会,成了新打卡地:红沙月饼的老字号、广州酒家等外地品牌、本地小众新品牌齐聚一堂,搭起展台供人试吃。“来三亚旅游,正好带盒本地月饼当伴手礼。”贵阳游客陈琳尝过椰蓉蛋黄月饼后立即下单,“这和家乡的火腿月饼不一样,很特别。”

一块小小的月饼,裹着三亚人的乡愁,更折射出消费市场的新变化——从传统技艺的坚守到低糖轻装的创新,从线下老街的红火到线上全国范围的热销,三亚月饼不仅守住了中秋的节味,还走出了一条“传承与创新并行、品质与环保兼顾”的路子。

随着消费观念愈发理性,“好吃、健康、便捷”成为中秋选饼的核心需求,而三亚月饼市场的“轻装上阵”与“花样上新”,正是对这份需求的精准回应。未来,这份裹着烟火气与新活力的香甜,必将飘得更远,让更多人透过一块月饼,爱上三亚的中秋滋味。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9-25 10:2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5 09:2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5 10:4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4 07:1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4 07:11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4 09:5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3 09:46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三亚观察】“轻装上阵”花样上新!三亚月饼市场开启消费新“食”尚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6 09:23:51

“大家快看这馅料,全是真材实料!”9月24日,红沙社区李家月饼门店的直播间里,主播举起刚切开的椰蓉蛋黄月饼,丝丝分明的椰丝在镜头前格外诱人,弹幕瞬间被“求链接”的留言刷屏。

中秋临近,鹿城处处弥漫着香甜——那是饼皮烤得酥脆的焦香,是馅料熬得醇厚的浓香。从社区街边的老字号饼店到商场里的陈列货架,各大商家各展所长,在口味、包装上“比拼”创新,让三亚月饼市场既有传统节味,又充满活力。

红沙月饼街:

老味道里的三亚乡愁

“买中秋月饼,当然得去红沙月饼一条街!”若问三亚人中秋买饼的首选地,十有八九会得到这个答案。这条不足千米的老街,挤满70多家饼店,大多饼店经营超过20年,不仅是三亚人公认的“购买月饼首选地”,还藏着代代相传的非遗制饼技艺。

近日,记者走进李家月饼的生产厂房:数台大型烤炉有序运转,酥香扑鼻而来;师傅们分工明确,打面和馅、油面开酥、装盒打包,每一步都有条不紊。一块小小的月饼,从筛选原料到揉面擀皮、包馅压模,再到刷蛋液、进炉烤制,不仅要靠机械的精准把控,更离不开匠人的手工匠心,少一步都烤不出来那口地道滋味。

“就认红沙这口!”9月25日早上8时许,市民张阿姨提着刚买的10盒月饼走出店门。作为红沙月饼的老主顾,她从年轻时给孩子买,到如今给外地孙子寄,“外面的月饼花样多,但红沙的饼皮薄、馅足,蛋黄咸香不腻,一咬就想起小时候的中秋味。”

“这段时间,我们每天能卖1万多个月饼。”李家月饼负责人黄丹说。记者沿街走访发现,近期每家店日均销量都有几千个,不少门店还挂着“快递代送点”的牌子,打包好的月饼当天就能发往广东、湖南、北京等地,成了三亚人寄给远方亲友的“乡愁包裹”。

月是故乡圆,饼是红沙香,这一口香甜,藏着三亚人最深的中秋记忆。

货架新潮流:

低糖“轻装”引领消费新风

与红沙月饼的传统坚守不同,旺豪超市(胜利购物广场店)的月饼区里,“新面孔”格外吸睛:明前龙井口味的月饼,饼皮裹着细碎茶末,咬开满是清雅茶香;椰香芒果月饼用本地芒果泥做馅,酸甜中和了甜腻;减糖30%的莲蓉月饼,包装上“无添加蔗糖”的字样格外醒目,吸引不少顾客驻足选购。

“今年低糖款卖得特别好,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都爱买。”超市导购小林拿起一盒低糖月饼介绍,以往年轻人嫌传统月饼太甜,如今用海藻糖替代部分蔗糖,甜度降了,口感却没打折扣,“有位小姑娘一次买三盒,说自己吃一盒,给爸妈带两盒。”

“吃惯了传统的,也想试试‘新潮’的!”市民王女士笑着展示手里的香辣牛肉味月饼,“没想到咸香的月饼这么入味,刷新了我对月饼的认知。”

除了口味创新,包装上的“减法”也颇受欢迎。以往烫金雕花、带精美提篮的豪华礼盒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约环保的纸壳包装。“游客都说这样轻便,买了能直接塞进行李箱,不占地方还环保。”乐天城月饼展销会的销售人员说,以前有人买月饼是“买包装送饼”,现在大家更看重“饼好不好吃、包装方不方便”,简约款反而成了爆款。

市民赵先生算了一笔账:“以前买月饼送亲友,为了面子得选豪华礼盒,至少花费几百元;现在几十元就能买到口味好、包装简约的月饼,既省钱又不浪费,心里踏实。”

线上线下联动:

让三亚月饼香飘全国

“家人们看过来!这是酥皮莲蓉蛋黄月饼,你们看这酥皮,一碰就掉渣!”潘大喜月饼的电商直播间里,主播仔细地举着月饼展示。镜头前,还摆放了豆沙、莲蓉、椰蓉等各种口味的月饼,让人看了垂涎欲滴。“我们不仅中秋时节卖,全年都能发货。”该店负责人潘敏说。

线上直播,打破了三亚月饼只做本地市场的局限。越来越多商家加入直播行列,黄丹透露:“有位顾客去年来三亚旅游,吃了红沙月饼一直惦记着,今年刷到我们的直播,马上就下单了。”如今,线上销量稳步上涨,销售范围也越来越广,五湖四海的食客都能尝到三亚月饼的香甜。

线下互动同样热闹。吉阳区乐天城举办的月饼展销会,成了新打卡地:红沙月饼的老字号、广州酒家等外地品牌、本地小众新品牌齐聚一堂,搭起展台供人试吃。“来三亚旅游,正好带盒本地月饼当伴手礼。”贵阳游客陈琳尝过椰蓉蛋黄月饼后立即下单,“这和家乡的火腿月饼不一样,很特别。”

一块小小的月饼,裹着三亚人的乡愁,更折射出消费市场的新变化——从传统技艺的坚守到低糖轻装的创新,从线下老街的红火到线上全国范围的热销,三亚月饼不仅守住了中秋的节味,还走出了一条“传承与创新并行、品质与环保兼顾”的路子。

随着消费观念愈发理性,“好吃、健康、便捷”成为中秋选饼的核心需求,而三亚月饼市场的“轻装上阵”与“花样上新”,正是对这份需求的精准回应。未来,这份裹着烟火气与新活力的香甜,必将飘得更远,让更多人透过一块月饼,爱上三亚的中秋滋味。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赵世曦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