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胡雷:以匠心践初心 以精工铸精品
中建一局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胡雷:以匠心践初心 以精工铸精品

人物简介:

胡雷,1988年出生,20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获评海南自由贸易港E类人才,现任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从2015年投身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建设,到如今参与建设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胡雷的足迹遍布海南多个重点工程。他始终以饱满热情与务实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使命,书写着自贸港建设者的热血担当。

9月19日清晨,三亚湾畔,海风轻拂,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工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钢筋骨架纵横交错,工人们往来穿梭作业,各项施工有序推进。“这些钢梁的焊接精度必须严格控制在毫米级,它们不仅是支撑建筑的关键骨架,更是三亚向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文化名片’……”刚结束外地出差的胡雷,第一时间头戴安全帽赶赴现场,细致查看施工情况。

胡雷(左)在承建项目上监督指导。记者 刘琪成 摄

/匠心打造/

让建筑更环保智能

“三亚的建筑要经受住高温高湿的气候考验,还要绿色环保。”在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会议室,胡雷向同事们介绍建设准则。这份对绿色建造的坚持,始于2015年他参与的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

彼时,“绿色建筑理念”在海南尚未广为人知。该公司引入国家三星绿色建筑标准,在项目中落地多项环保举措:雨水回收灌溉园林、太阳能路灯替代传统灯具、墙体保温材料降低能耗……最终,该项目成功获得海南首个“国家三星绿色建筑运营标识”与“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双认证,成为海南绿色建筑领域的标杆。

如今,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海洋大学EPC项目中,该公司的“绿色建筑理念”再升级。

实验室需开展深海探测研究,面对两种钢材选择时,胡雷态度坚决:“选优质防腐钢材!”虽然其成本比普通防腐钢材高5%,但使用寿命能延长10年,“科研安全容不得半点差池。”

此外,项目创新采用工厂预制构件、现场组装的建造模式,建筑垃圾减少70%以上;搭建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与人员作业情况,不仅保障施工安全,还将工期缩短60天,实现从“传统建造”到“绿色‘智’造”的跨越。

针对三亚气候特点,胡雷牵头调整施工计划:雨水较多时集中推进室内装修,其他时间全力推进室外工程,还提前加固脚手架、储备应急物资,筑牢安全防线。他以自身在琼丰富的施工经验参与编制《热带滨海项目防台风施工指南》。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招商科教城保障房项目中,他还推动增加公共休闲空间:“保障房更要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项目周边规划的公园、步道,将成为老人锻炼、孩子嬉戏的场所,生动诠释“建筑服务民生”的初心。

/薪火相传/

邀青年共建自贸港

“我刚来海南时也是‘新人’,如今想帮更多年轻人找到方向。”胡雷谈及团队建设时说。

工作之余,胡雷常常主动找青年员工谈心交流,“我给你们推荐一些绿色建筑的最新资料,有空多看看”“也可以多关注自贸港的产业政策,咱们建的项目跟当地发展需求同频,工作起来才更有目标”。

对于想来三亚发展的年轻人,胡雷掏心窝建议:“自贸港是充满机遇的‘奋斗场’,要带三颗心——空杯心,学新政策新技术;实干心,沉到一线抓细节;扎根心,把三亚当第二故乡,和城市一起成长。”如今,胡雷带领的团队中,30岁以下青年占一半。他的目标很明确:“打造‘带不走’的专业队伍,为自贸港留下‘人才火种’。”

/筑梦未来/

继续贡献智慧力量

“等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建成,这里会成为三亚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站在项目平台,胡雷畅谈未来。在他心中,建筑不仅是钢筋水泥的结合,更是“可传承的城市成果”。

“我希望我们建的项目,能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技术与实践的窗口。”胡雷未来3年的“小目标”清晰:高质量交付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洋大学等精品项目;系统总结施工经验,编制《热带滨海城市绿色建造技术指南》,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培养50名以上青年骨干。

“我是安徽人,但海南已是我的‘第二故乡’。”胡雷见证着三亚的变化,将青春热血融入这座城市。如今,他仍保持“冲锋姿态”:清晨巡查工地,午后研究方案,深夜梳理进度……

习习海风中,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全面冲出正负零,如海南自贸港的未来般充满生机与活力。胡雷与无数扎根于此的建设者一道,在这片热土上匠心筑梦,勇毅前行。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9-24 07:1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4 09:57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3 09:4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3 08:3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3 08:3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2 10:48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中建一局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胡雷:以匠心践初心 以精工铸精品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9-25 10:55:10

人物简介:

胡雷,1988年出生,20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获评海南自由贸易港E类人才,现任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从2015年投身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建设,到如今参与建设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胡雷的足迹遍布海南多个重点工程。他始终以饱满热情与务实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使命,书写着自贸港建设者的热血担当。

9月19日清晨,三亚湾畔,海风轻拂,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工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钢筋骨架纵横交错,工人们往来穿梭作业,各项施工有序推进。“这些钢梁的焊接精度必须严格控制在毫米级,它们不仅是支撑建筑的关键骨架,更是三亚向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文化名片’……”刚结束外地出差的胡雷,第一时间头戴安全帽赶赴现场,细致查看施工情况。

胡雷(左)在承建项目上监督指导。记者 刘琪成 摄

/匠心打造/

让建筑更环保智能

“三亚的建筑要经受住高温高湿的气候考验,还要绿色环保。”在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会议室,胡雷向同事们介绍建设准则。这份对绿色建造的坚持,始于2015年他参与的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

彼时,“绿色建筑理念”在海南尚未广为人知。该公司引入国家三星绿色建筑标准,在项目中落地多项环保举措:雨水回收灌溉园林、太阳能路灯替代传统灯具、墙体保温材料降低能耗……最终,该项目成功获得海南首个“国家三星绿色建筑运营标识”与“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双认证,成为海南绿色建筑领域的标杆。

如今,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海洋大学EPC项目中,该公司的“绿色建筑理念”再升级。

实验室需开展深海探测研究,面对两种钢材选择时,胡雷态度坚决:“选优质防腐钢材!”虽然其成本比普通防腐钢材高5%,但使用寿命能延长10年,“科研安全容不得半点差池。”

此外,项目创新采用工厂预制构件、现场组装的建造模式,建筑垃圾减少70%以上;搭建智慧工地平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与人员作业情况,不仅保障施工安全,还将工期缩短60天,实现从“传统建造”到“绿色‘智’造”的跨越。

针对三亚气候特点,胡雷牵头调整施工计划:雨水较多时集中推进室内装修,其他时间全力推进室外工程,还提前加固脚手架、储备应急物资,筑牢安全防线。他以自身在琼丰富的施工经验参与编制《热带滨海项目防台风施工指南》。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招商科教城保障房项目中,他还推动增加公共休闲空间:“保障房更要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项目周边规划的公园、步道,将成为老人锻炼、孩子嬉戏的场所,生动诠释“建筑服务民生”的初心。

/薪火相传/

邀青年共建自贸港

“我刚来海南时也是‘新人’,如今想帮更多年轻人找到方向。”胡雷谈及团队建设时说。

工作之余,胡雷常常主动找青年员工谈心交流,“我给你们推荐一些绿色建筑的最新资料,有空多看看”“也可以多关注自贸港的产业政策,咱们建的项目跟当地发展需求同频,工作起来才更有目标”。

对于想来三亚发展的年轻人,胡雷掏心窝建议:“自贸港是充满机遇的‘奋斗场’,要带三颗心——空杯心,学新政策新技术;实干心,沉到一线抓细节;扎根心,把三亚当第二故乡,和城市一起成长。”如今,胡雷带领的团队中,30岁以下青年占一半。他的目标很明确:“打造‘带不走’的专业队伍,为自贸港留下‘人才火种’。”

/筑梦未来/

继续贡献智慧力量

“等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建成,这里会成为三亚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站在项目平台,胡雷畅谈未来。在他心中,建筑不仅是钢筋水泥的结合,更是“可传承的城市成果”。

“我希望我们建的项目,能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技术与实践的窗口。”胡雷未来3年的“小目标”清晰:高质量交付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洋大学等精品项目;系统总结施工经验,编制《热带滨海城市绿色建造技术指南》,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培养50名以上青年骨干。

“我是安徽人,但海南已是我的‘第二故乡’。”胡雷见证着三亚的变化,将青春热血融入这座城市。如今,他仍保持“冲锋姿态”:清晨巡查工地,午后研究方案,深夜梳理进度……

习习海风中,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全面冲出正负零,如海南自贸港的未来般充满生机与活力。胡雷与无数扎根于此的建设者一道,在这片热土上匠心筑梦,勇毅前行。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