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轻拂,浪花拍岸,西岛如一颗镶嵌在碧海中的明珠,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温度吸引着八方游客。在这片海岛上,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手写信,不仅是游客对服务的认可,更是西岛“游客至上”理念的生动注脚。从高效寻回万元相机到潜水教练全程护航,从搀扶老人登船到深夜跨部门协作,西岛景区以细节诠释服务温度,让每一位游客的畅游体验成为海岛记忆中最难忘的时刻。
小游客享受西岛迷人的风光。
/高效联动/
半小时寻回万元相机
“没想到半小时就找到了相机,西岛的服务效率让我震撼!”来自杭州的游客李女士至今仍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近日,她在西岛沙滩拍摄时,不慎将价值万元的富士相机遗落在礁石旁。心急如焚的她拨通景区失物招领电话,讲解接待部员工于元梓迅速接办,同步启动全景区寻物广播。与此同时,潜水娱乐部员工在巡检中发现一台相机,经核对序列号与游客描述完全吻合。
从求助到归还,仅用半小时,李女士接过相机时眼眶湿润:“相机里的照片是给女儿的生日礼物,西岛景区不仅帮我找回了物品,更守护了一份珍贵的亲情。”为表感激,她定制了“高效联动解难题,贴心服务暖人心”的锦旗,赠予两个部门。
这种跨岗位协作的温暖场景并非个例。景区品牌策划部视频剪辑岗员工吴增成在刷到游客陈先生发布的背包遗失求助信息后,主动联系核实细节,并联动安保部、餐饮部、潜水部等多部门展开地毯式搜索。从监控室调取录像到潜水员潜入礁石区排查,从餐厅服务员询问到保洁员留意角落,经过3小时的协同努力,背包在景区休息区被找到。面对陈先生的感谢,吴增成笑道:“我剪辑视频时总想着如何传递美好,现在帮游客找回失物,也是用另一种方式传递温暖。”
游客送来的锦旗。
/潜水护航/
教练“一人一码”筑防线
作为三亚市正规潜水经营场所,西岛实行潜水教练“一人一码”赋码上岗制度,既保障市民游客的安全,更以专业服务赢得口碑。
9月21日,游客王先生一家在潜水后特意写下感谢信,点名表扬潜水部门的教练周财:“孩子初次潜水紧张,周教练全程耐心引导,调整装备时手都被礁石划破,却先帮我们检查氧气阀。”信中还提到,潜水部门的主管主动协助拍摄水下照片,部门经理在岸边准备姜茶驱寒,“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全家决定明年再来西岛。”
/细节温情/
点滴服务“刻下”海岛回忆
在西岛,服务温度藏在每一个细节里。景区收到的多封感谢信中,游客反复提及这些场景:乘船时,工作人员主动搀扶老人登船并调整座位;讲解景点时,导游蹲下身与孩子平视,用童话语言介绍珊瑚;深夜11点,居住西岛民宿的游客发现证件遗失,值班人员立即联系保洁部调取监控,次日清晨便将证件送到该游客下榻的民宿……“西岛的美,不仅在于蓝天碧海,更在于工作人员的温情服务。”游客张女士在信中写道,“他们让我相信,旅行的意义不仅是看风景,更是遇见温暖的人。”
游客的感谢信。
游客每一次“失而复得”的背后,是西岛景区完善的服务机制。景区建立“15分钟响应圈”,失物招领、医疗救助、投诉处理等需求均需在15分钟内启动流程;跨部门协作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景区潜水部发现失物可同步推送至讲解部、安保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员工服务培训,从急救技能到沟通心理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成为游客的“贴心管家”。
如今,西岛景区的锦旗墙上已挂满百余面锦旗,感谢信堆满3个档案盒。这些信物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景区前行的道路。未来,西岛将继续以“游客至上”为笔,以服务创新为墨,在碧海蓝天间书写更多温暖故事,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带着“西岛记忆”满载而归。正如游客李女士在锦旗上所写:“西岛之行,失物复得;服务之光,照亮人心。”这或许是对海岛温情最生动的诠释。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黄世烽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