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市民陈滔骑着电动车从市中医院前往市民果园,松油门、拉刹车、轻轻低头——这串避开倾斜大树的动作,是他当天的第三次“低头”,是台风影响后“低头”次数最少的一天。
市民在凤凰路非机动车道上顺畅骑行。记者 蔡炳先 摄
时间倒回3天前,8月24日,台风“剑鱼”席卷三亚,非机动车道上树木倒伏、断枝遍地,不少路段彻底堵死,市民只能冒险在机动车道“借道”通行。“你看现在多顺畅,25日上午我走这条路时,树枝堆得根本走不了!” 陈滔边比划边说,“没想到当天下午再走,倒了的树干就移到路边了,粗点的树也锯成了小段,能通过了。”
回想当时,湿滑路面裹着落叶断枝,还有歪着的树干“挡路”,陈滔骑车得格外小心:“25日那趟,我至少低头躲了20次,车速压在20公里 / 小时以下,就怕撞到头。” 可才过两天,路面残枝落叶几乎清干净了,“现在‘低头’次数少了,车也能骑得稳当些,三亚的清理速度很快,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同样觉得幸福感满满的还有市民许家洪。他每天上下班要经过市图书馆路段,从台风后的“左躲右闪”,到如今“一路直行”,道路的变化都刻在他心里:“救援人员真不容易,下雨都在干,一路扫落叶、不停清断枝。” 他记得,那些倾斜的树,救援人员都十分重视,“他们都是能扶的就扶,实在影响通行的就锯掉。就怕我们骑车碰着头,现在走这条路,踏实多了。”
“就是想快点把树清了、叶扫了,让大家能顺顺利利出门。”现场一位环卫工人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三亚已出动道路抢险救灾逾19126人次,出动车辆逾4734辆次,清理逾10927株倒伏的树木,清运园林垃圾超过1421吨,全市上下一心恢复美丽家园。
如今,迎宾路、河东路、金鸡岭路等道路的非机动车道正在加快清理,骑电动车的市民“低头”次数少了,车速快了。这藏在细节里的变化,是对寻常日子最深情的丈量;车轮上稳稳的幸福,都在诉说着三亚建设人民城市最朴素的真谛。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蔡炳先 冯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