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风雨过后千帆启 渔舟向海待丰收
三亚:风雨过后千帆启 渔舟向海待丰收

8月19日,停泊在崖州中心渔港的渔船陆续出海。记者 李学仕 通讯员 罗子敏 摄

8月19日一早,崖州中心渔港的码头上,咸湿的海风裹着雨过的凉意掠过船舷。58岁的渔民陈明蹲在甲板上,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渔网绳结——这是他昨天补好的最后一处破损。“你看这网眼,得比指甲盖小半分,不然小鲳鱼要从缝里溜了。” 沙哑的嗓音里,藏着与大海打交道半生的笃定。

8月19日上午,崖州中心渔港的渔民准备出海。记者 李学仕 通讯员 罗子敏 摄

“阿强,起锚!” 检查完最后一根缆绳,陈明猛地拽了拽渔网绳索,朝船舱里喊。柴油机 “突突” 轰鸣起来,船身缓缓驶离泊位,在水面划出两道白痕。不远处,28岁的符梅和丈夫阿勇正用刷子细细清理甲板缝隙里的海泥。这艘去年新置的渔船被收拾得锃亮,符梅弯腰将最后一桶淡水固定好,笑着说:“打算出去两三天,借这好天气,盼个满载而归。”

近日受风浪影响,虽然南海已经开渔,但渔船暂缓出海。如今风雨散尽,航道畅通,崖州中心渔港再度热闹起来:柴油机声、渔民的吆喝声、绳索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百余艘渔船正有序驶离港湾,朝着深海渔场进发。

这份从容出海的背后,是休渔期里扎实的准备。此前近千艘渔船在此休整期间,崖州中心渔港不仅完成了全覆盖的登船安全检查和港区环境整治,更联合多部门依托 “渔英人才小院”,开展伏季休渔政策宣讲、渔民专场招聘、安全与反诈培训等活动。“光冰块就提前备了4000吨。” 三亚崖州港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泽民说,渔港日制冰能力600吨,开渔首周日均用冰量预计达1000吨,“差额早有调度方案,保证渔获回来能锁鲜。”

出海前,崖州区联合职能部门已对所有渔船明确要求:出海须严格遵守海上安全生产法规,全面做好渔船设备检修,配齐救生、消防及通讯装备,切实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并采用生态友好型渔具和技术,减少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海底生态的破坏,共同守护好“蓝色粮仓”。

“这是和大海的约定,” 渔民老赵说,“护好这片海,才能年年有鱼。”(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三亚:风雨过后千帆启 渔舟向海待丰收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20 08:35:32

8月19日,停泊在崖州中心渔港的渔船陆续出海。记者 李学仕 通讯员 罗子敏 摄

8月19日一早,崖州中心渔港的码头上,咸湿的海风裹着雨过的凉意掠过船舷。58岁的渔民陈明蹲在甲板上,粗糙的手指一遍遍摩挲着渔网绳结——这是他昨天补好的最后一处破损。“你看这网眼,得比指甲盖小半分,不然小鲳鱼要从缝里溜了。” 沙哑的嗓音里,藏着与大海打交道半生的笃定。

8月19日上午,崖州中心渔港的渔民准备出海。记者 李学仕 通讯员 罗子敏 摄

“阿强,起锚!” 检查完最后一根缆绳,陈明猛地拽了拽渔网绳索,朝船舱里喊。柴油机 “突突” 轰鸣起来,船身缓缓驶离泊位,在水面划出两道白痕。不远处,28岁的符梅和丈夫阿勇正用刷子细细清理甲板缝隙里的海泥。这艘去年新置的渔船被收拾得锃亮,符梅弯腰将最后一桶淡水固定好,笑着说:“打算出去两三天,借这好天气,盼个满载而归。”

近日受风浪影响,虽然南海已经开渔,但渔船暂缓出海。如今风雨散尽,航道畅通,崖州中心渔港再度热闹起来:柴油机声、渔民的吆喝声、绳索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百余艘渔船正有序驶离港湾,朝着深海渔场进发。

这份从容出海的背后,是休渔期里扎实的准备。此前近千艘渔船在此休整期间,崖州中心渔港不仅完成了全覆盖的登船安全检查和港区环境整治,更联合多部门依托 “渔英人才小院”,开展伏季休渔政策宣讲、渔民专场招聘、安全与反诈培训等活动。“光冰块就提前备了4000吨。” 三亚崖州港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泽民说,渔港日制冰能力600吨,开渔首周日均用冰量预计达1000吨,“差额早有调度方案,保证渔获回来能锁鲜。”

出海前,崖州区联合职能部门已对所有渔船明确要求:出海须严格遵守海上安全生产法规,全面做好渔船设备检修,配齐救生、消防及通讯装备,切实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并采用生态友好型渔具和技术,减少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及海底生态的破坏,共同守护好“蓝色粮仓”。

“这是和大海的约定,” 渔民老赵说,“护好这片海,才能年年有鱼。”(记者 冯晨阳)

责任编辑: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