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在碧海青山间写就生态诗行
三亚:在碧海青山间写就生态诗行

当阳光轻吻椰林,海风裹挟着红树林的清新气息,三亚用满眼的翠绿与沁心的湛蓝,不仅为生态保护写下生动注脚,更在山水之间,谱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动人乐章。 

育才生态区青法村践行“两山”理念,荒坡变良田,如今绿野环抱,生态美的同时实现百姓富。

低头可见,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三亚河碧波荡漾,藏着“美丽河湖”与“幸福河湖”的双重勋章。白鹭掠水而过,翅尖沾着的阳光碎片里,映照着岸边餐馆的热闹、亲水步道的欢语,昔日的生态河,如今已是带动沿线文旅发展的“黄金水廊”。 

在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洁白沙滩上游客踏浪戏水的生动场景,正是“两山”理念在海洋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中的鲜活实践。

游客在大东海滨海水运动乐园体验潜水种珊瑚,助力海洋生态修复。

三亚湾、海棠湾的浪花,诉说着“国家级美丽海湾”的动人故事——洁净的沙滩,每年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带火了民宿、餐饮、文创等产业,让“靠海吃海”的渔民从“捕鱼”转向“护海兴旅”;赤田水库的涟漪,荡漾着水环境治理的智慧,不仅保障了城市饮水安全,更让周边发展起生态农业,清甜的瓜果因好水而更受青睐,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泉”。 

游客在三亚湾碧波荡漾的海面上畅享海上运动。

“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深化,610个校园、商场等地的“无废细胞”鲜活生长,蜈支洲岛“无废景区”的故事被拍成短片,在全国的屏幕上绽放光彩。这份对“洁净”的坚守,让景区成为生态教育的活课堂,游客量逐年增长,印证了“保护生态就是提升竞争力”的真理。 

践行“两山”理念,博后村哎岬湖大变样,昔日浑浊的湖水今已澄澈,水上步道成观光漫步的好去处。

三亚正用实际行动诉说: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最美的未来,更是守护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里,茂盛的榕树气根垂成帘幕,林间的木屋、雨林探险项目,让游客在亲近自然中消费,让绿水青山变成“摇钱树”。登凤凰岭俯瞰,青黛色的山浪与碧蓝色的水浪相拥,渔船的白帆是浪尖的音符——如今的海面,多了不少观光艇,格外热闹。 


三亚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绝佳的栖息场所。

在三亚近海,海豚正在水中欢快跳跃。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亦是“双碳”目标5周年。三亚以生态为笔、初心为墨,绘就的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更是一幅生态与经济共荣的富民长卷。 

俯瞰梅联社区角头鼻海滩,碧海银沙相映成趣。

抬眼望去,蓝天是城市最亮眼的底色,PM2.5仅有12微克/立方米,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新——这清新,是游客纷至沓来的理由,是康养产业蓬勃生长的沃土,让“深呼吸”成为三亚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 

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为市民生活增添更多获得感。

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践行“两山”理念,人工培育红榄李茁壮成长,生态优带来效益增,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从空中俯瞰白鹭公园一带,碧水环绕、绿树成荫。

人们深知,青山不语,却滋养着四季的瓜果、林下的经济;绿水无言,却承载着未来的机遇、百姓的期盼。在这片土地上,每一片绿叶都在生长希望,每一朵浪花都在涌动财富,“两山”理念正化作看得见的幸福,流淌在三亚的山海之间。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文 袁永东 李学仕 刘琪成 陈聪聪 通讯员 麦笃彬/图)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8-13 07:0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12 09:3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12 09:21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7-30 07:0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10 06:4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10 09:04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三亚:在碧海青山间写就生态诗行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15 09:38:49

当阳光轻吻椰林,海风裹挟着红树林的清新气息,三亚用满眼的翠绿与沁心的湛蓝,不仅为生态保护写下生动注脚,更在山水之间,谱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动人乐章。 

育才生态区青法村践行“两山”理念,荒坡变良田,如今绿野环抱,生态美的同时实现百姓富。

低头可见,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三亚河碧波荡漾,藏着“美丽河湖”与“幸福河湖”的双重勋章。白鹭掠水而过,翅尖沾着的阳光碎片里,映照着岸边餐馆的热闹、亲水步道的欢语,昔日的生态河,如今已是带动沿线文旅发展的“黄金水廊”。 

在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洁白沙滩上游客踏浪戏水的生动场景,正是“两山”理念在海洋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中的鲜活实践。

游客在大东海滨海水运动乐园体验潜水种珊瑚,助力海洋生态修复。

三亚湾、海棠湾的浪花,诉说着“国家级美丽海湾”的动人故事——洁净的沙滩,每年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带火了民宿、餐饮、文创等产业,让“靠海吃海”的渔民从“捕鱼”转向“护海兴旅”;赤田水库的涟漪,荡漾着水环境治理的智慧,不仅保障了城市饮水安全,更让周边发展起生态农业,清甜的瓜果因好水而更受青睐,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泉”。 

游客在三亚湾碧波荡漾的海面上畅享海上运动。

“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深化,610个校园、商场等地的“无废细胞”鲜活生长,蜈支洲岛“无废景区”的故事被拍成短片,在全国的屏幕上绽放光彩。这份对“洁净”的坚守,让景区成为生态教育的活课堂,游客量逐年增长,印证了“保护生态就是提升竞争力”的真理。 

践行“两山”理念,博后村哎岬湖大变样,昔日浑浊的湖水今已澄澈,水上步道成观光漫步的好去处。

三亚正用实际行动诉说:守护生态,就是守护最美的未来,更是守护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里,茂盛的榕树气根垂成帘幕,林间的木屋、雨林探险项目,让游客在亲近自然中消费,让绿水青山变成“摇钱树”。登凤凰岭俯瞰,青黛色的山浪与碧蓝色的水浪相拥,渔船的白帆是浪尖的音符——如今的海面,多了不少观光艇,格外热闹。 


三亚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绝佳的栖息场所。

在三亚近海,海豚正在水中欢快跳跃。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亦是“双碳”目标5周年。三亚以生态为笔、初心为墨,绘就的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更是一幅生态与经济共荣的富民长卷。 

俯瞰梅联社区角头鼻海滩,碧海银沙相映成趣。

抬眼望去,蓝天是城市最亮眼的底色,PM2.5仅有12微克/立方米,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新——这清新,是游客纷至沓来的理由,是康养产业蓬勃生长的沃土,让“深呼吸”成为三亚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 

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园,为市民生活增添更多获得感。

铁炉港红树林保护区践行“两山”理念,人工培育红榄李茁壮成长,生态优带来效益增,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从空中俯瞰白鹭公园一带,碧水环绕、绿树成荫。

人们深知,青山不语,却滋养着四季的瓜果、林下的经济;绿水无言,却承载着未来的机遇、百姓的期盼。在这片土地上,每一片绿叶都在生长希望,每一朵浪花都在涌动财富,“两山”理念正化作看得见的幸福,流淌在三亚的山海之间。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文 袁永东 李学仕 刘琪成 陈聪聪 通讯员 麦笃彬/图)

责任编辑:刘维策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