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炙烤着三亚街道,外卖骑手穿梭楼宇间,汗水浸透工装。但在天涯区金鸡岭路社区,一群特殊商家张贴的“骑手友好商家”标识醒目温暖,似城市通行证,为奔波的骑手撑起了一片片清凉绿荫。
骑手在社区驿站休息。
“骑手友好”行动:从倡议萌芽到社区暖流
金鸡岭路社区党委独具慧眼,精准捕捉到服务保障新就业群体这一关键课题。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骑手们面临着诸多困扰:“等单时无处歇脚”,只能顶着烈日或寒风在街头徘徊;“高温天无处补水”,干渴难耐却难寻一处清凉饮水点;“取餐沟通不畅”,导致送餐时间延长。
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外卖配送行业协会的悉心指导下,社区主动担当,在近期发起“骑手友好商家联盟”倡议。此倡议旨在凝聚商家力量,为骑手群体精心打造一个充满尊重与便利的“社区服务圈”。
倡议一经发出,便得到积极响应。社区内20余家餐饮、便利店、药店等商户率先行动,主动加入联盟。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为骑手提供饮水、休息等切实便利,让关怀从抽象的口号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暖心服务。
商家联盟聚合力,点滴关怀温暖骑手心
踏入金鸡岭路社区,“骑手友好商家”的贴心举措如繁星般闪耀,处处彰显着温情。
“外卖员驿站”温馨满满,其专属休息区为骑手们打造出一方宁静天地。酷热时,他们可在此纳凉避暑;骤雨来袭,能暂避风雨。茶餐厅老板陈女士说:“骑手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片刻歇脚地是应该的。”
“绿色通道”高效便捷,骑手专用取餐台或快速通道让等餐不再漫长,显著提升了配送效率。骑手小陈称赞道:“以前我在高峰期取餐要挤半天,现在有专门区域,又快又省心,太暖心了!”
“清凉关怀”细致入微,高温天里,多家商户免费供应饮用水、提供充电插座,部分商家还备有应急药箱,及时解决骑手工作中的“燃眉之急”。
“沟通桥梁”稳固搭建,商家与骑手间建立起更顺畅的沟通机制,订单状态实时同步,有效减少了误解,携手提升服务品质。
双向奔赴:爱与责任共谱社区共治新乐章
来自商家的拳拳善意,宛如和煦春风,轻轻拂过骑手们的心田。骑手小高动情地说:“这些标识让我觉得被尊重、被关心,送餐到这里,就像回到一个临时的‘家’。”这份温暖,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骑手们回馈社区的热情。
许多骑手主动化身“社区移动探头”,在日常奔波的工作途中,用心留意治安隐患,及时上报环境问题。他们如同社区治理中流动的“眼睛”和“帮手”,以实际行动反哺社区,形成了“服务骑手——骑手反哺”的良性互动循环,让社区处处洋溢着温情与活力。
在金鸡岭路社区生活多年的王大爷,看着骑手们在“骑手友好商家”处得到贴心照顾,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些商家真是好样的!骑手们风里来雨里去为我们送餐,现在有了这样的联盟,让他们能好好歇歇脚、补补水,这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的好事,社区也更有温度啦!”
金鸡岭路社区党委书记卓德雄称,“骑手友好商家联盟”是社区创新实践,社区将其打造成新就业群体温馨港湾,让劳动者感受温暖。(记者 黄世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