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渔不休鲜”,三亚鲜鱼“游”向全国餐桌
“休渔不休鲜”,三亚鲜鱼“游”向全国餐桌

进入南海伏季休渔期,往日热闹非凡的渔港稍显宁静,但位于天涯区的三亚渔王威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走进生产车间,一股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室外的炎热天气形成鲜明对比。一箱箱标注着“微冻保鲜”的海鱼整齐排列,这些海鱼即将通过冷链物流,带着三亚的海洋气息,“游”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5月17日,肖石成在生产车间展示一批采用微冻技术保鲜的海鱼。记者 李学仕 摄

该公司负责人肖石成热情地迎了上来,他手持一条刚解冻的带鱼,向记者展示道:“看,解冻后鱼鳃鲜红、鱼肉弹性十足,几乎与现捕海鱼没有区别。就是这项让海鲜‘休渔不休鲜’的微冻技术,让三亚鲜鱼能够销往全国。”

●微冻黑科技:解冻后与刚捕捞一样鲜

在生产车间的一角,肖石成现场演示了微冻技术的操作过程。只见他熟练地将刚捕捞上来的海鱼迅速置于-3℃至-1℃的微冻环境中。鱼在进入微冻环境的瞬间,迅速安静下来。

“与传统冷冻不同,这项技术通过‘液态瞬冻’工艺,使海鲜在5分钟内完成细胞级锁鲜,解冻后汁液流失率不足3%。”肖石成一边操作一边介绍,该技术的核心在于迅速锁住食品的新鲜度,保持其原始风味,且在细胞结构上不造成破坏。肖石成拿起一条传统冷冻过的鱼和一条微冻过的鱼进行对比,传统冷冻的鱼表面有明显冰晶,肉质也相对松散;而微冻过的鱼,色泽鲜亮,肉质紧实。为了应对休渔期鱼获供应,肖石成提前进行了准备,经过微冻技术处理的海鲜可以在冰箱内保存长达半年时间,鲜味不变。 

微冻技术,是一种介于冷冻与新鲜之间的保鲜工艺。其核心原理在于将海鲜的温度迅速降低至接近冰点但尚未完全冻结的状态,一般维持在-3℃至-1℃之间。在此温度区间,海鲜的生理活动虽未彻底停止,但新陈代谢速率显著减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得到有效抑制。相较于传统的冷冻保鲜,微冻技术的优势尤为突出,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海鲜的原始品质。微冻处理后的海鲜,其细胞结构未遭受冰晶的严重破坏,解冻后汁液流失少,口感、色泽和营养成分与新鲜海鲜近乎一致,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海鲜品质的高要求。

●从三亚到全国:梦想照亮“鲜行天下”之路

“三亚的鱼新鲜,海产资源丰富,应该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吃上这里的鱼。”肖石成对海鱼的鲜销有着特别的执着,这份执着驱使他不断前行。

回想起创业初期,肖石成感慨万千。最初,他从海上捕鱼到市场卖鱼,虽然收入尚可,但他很快意识到农贸市场的局限性。“三亚旅游业兴旺,酒店餐饮对优质海鲜的需求很大,这是个机遇。”他回忆道。

看准商机后,肖石成果断调整经营策略。他主动与渔船代理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不惜以高价收购最新鲜的渔获。凭借过硬的品质和丰富的品种,他的海产品很快赢得众多酒店的青睐。2012年,他的摊位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到2015年,仅酒店供货量就达4万斤,年销售额跃升至350万元。

但肖石成的梦想不止于此。“我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尝到三亚的新鲜海鱼。”2015年11月,在上海亚洲果蔬博览会上,他精心准备的一条近200斤的南海野生石斑鱼成为展会焦点,吸引了大量客商关注,现场就积累了4500多个潜在客户资源。

要实现全国销售,保鲜是关键。2017年,肖石成引进先进的微冻技术设备,这项创新成为他拓展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如今,通过电商平台,他成功将三亚的海鲜销往全国各地,生意版图不断扩大。

站在忙碌的生产车间,肖石成看着一箱箱即将发往全国的海产品,脸上写满自豪。(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休渔不休鲜”,三亚鲜鱼“游”向全国餐桌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26 08:32:54

进入南海伏季休渔期,往日热闹非凡的渔港稍显宁静,但位于天涯区的三亚渔王威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走进生产车间,一股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室外的炎热天气形成鲜明对比。一箱箱标注着“微冻保鲜”的海鱼整齐排列,这些海鱼即将通过冷链物流,带着三亚的海洋气息,“游”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5月17日,肖石成在生产车间展示一批采用微冻技术保鲜的海鱼。记者 李学仕 摄

该公司负责人肖石成热情地迎了上来,他手持一条刚解冻的带鱼,向记者展示道:“看,解冻后鱼鳃鲜红、鱼肉弹性十足,几乎与现捕海鱼没有区别。就是这项让海鲜‘休渔不休鲜’的微冻技术,让三亚鲜鱼能够销往全国。”

●微冻黑科技:解冻后与刚捕捞一样鲜

在生产车间的一角,肖石成现场演示了微冻技术的操作过程。只见他熟练地将刚捕捞上来的海鱼迅速置于-3℃至-1℃的微冻环境中。鱼在进入微冻环境的瞬间,迅速安静下来。

“与传统冷冻不同,这项技术通过‘液态瞬冻’工艺,使海鲜在5分钟内完成细胞级锁鲜,解冻后汁液流失率不足3%。”肖石成一边操作一边介绍,该技术的核心在于迅速锁住食品的新鲜度,保持其原始风味,且在细胞结构上不造成破坏。肖石成拿起一条传统冷冻过的鱼和一条微冻过的鱼进行对比,传统冷冻的鱼表面有明显冰晶,肉质也相对松散;而微冻过的鱼,色泽鲜亮,肉质紧实。为了应对休渔期鱼获供应,肖石成提前进行了准备,经过微冻技术处理的海鲜可以在冰箱内保存长达半年时间,鲜味不变。 

微冻技术,是一种介于冷冻与新鲜之间的保鲜工艺。其核心原理在于将海鲜的温度迅速降低至接近冰点但尚未完全冻结的状态,一般维持在-3℃至-1℃之间。在此温度区间,海鲜的生理活动虽未彻底停止,但新陈代谢速率显著减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得到有效抑制。相较于传统的冷冻保鲜,微冻技术的优势尤为突出,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海鲜的原始品质。微冻处理后的海鲜,其细胞结构未遭受冰晶的严重破坏,解冻后汁液流失少,口感、色泽和营养成分与新鲜海鲜近乎一致,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海鲜品质的高要求。

●从三亚到全国:梦想照亮“鲜行天下”之路

“三亚的鱼新鲜,海产资源丰富,应该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吃上这里的鱼。”肖石成对海鱼的鲜销有着特别的执着,这份执着驱使他不断前行。

回想起创业初期,肖石成感慨万千。最初,他从海上捕鱼到市场卖鱼,虽然收入尚可,但他很快意识到农贸市场的局限性。“三亚旅游业兴旺,酒店餐饮对优质海鲜的需求很大,这是个机遇。”他回忆道。

看准商机后,肖石成果断调整经营策略。他主动与渔船代理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不惜以高价收购最新鲜的渔获。凭借过硬的品质和丰富的品种,他的海产品很快赢得众多酒店的青睐。2012年,他的摊位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到2015年,仅酒店供货量就达4万斤,年销售额跃升至350万元。

但肖石成的梦想不止于此。“我要让全国人民都能尝到三亚的新鲜海鱼。”2015年11月,在上海亚洲果蔬博览会上,他精心准备的一条近200斤的南海野生石斑鱼成为展会焦点,吸引了大量客商关注,现场就积累了4500多个潜在客户资源。

要实现全国销售,保鲜是关键。2017年,肖石成引进先进的微冻技术设备,这项创新成为他拓展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如今,通过电商平台,他成功将三亚的海鲜销往全国各地,生意版图不断扩大。

站在忙碌的生产车间,肖石成看着一箱箱即将发往全国的海产品,脸上写满自豪。(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责任编辑: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