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打造旅游新业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研学热”激活乡村经济引擎
三亚打造旅游新业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研学热”激活乡村经济引擎

探寻红色文化脉络、开展农耕实践体验、感受民俗非遗魅力……如今,“研学+农文旅”正成为三亚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催生出众多新场景、新业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教育理念转变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研学旅行这种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方式,备受学校、家长和学生青睐。三亚凭借独特自然风光、多元文化资源和鲜明乡村产业,因地制宜打造研学基地,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内涵,掀起“研学热”。

近日,在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一株株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兰花吸引了参加研学活动学生们的目光。

“玩与学”沉浸式体验课堂,畅享乡村乐趣

“在这里能用泥巴亲手制作水壶、碗等黎陶,太有趣了。”近日,在天涯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一场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兴奋不已。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认真观看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工序流程,随后亲自动手制作陶器。在这里,研学不再是枯燥的书本学习,而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学生们在与乡村文化的亲密接触中,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亚育才龙密国际研学营地同样是研学的热门之地。该营地功能分区完善,设有农耕体验服务中心、农田景观体验区、山地露营区、户外体验区以及餐饮区等。精心打造的“玩与学”沉浸式体验课堂,让学生在了解自然、学习自然知识、体会自然奥秘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乡村的自然生态,更是研学的一大亮点。在三亚的乡村田野间,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学生们走进农田,参与播种、浇水、采摘等农事活动,真切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感受劳作的意义。

大茅远洋生态村内,学生们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农业知识,了解生态循环农业原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这种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研学方式,能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放松身心,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三亚水稻国家公园里,时常能看到学生们参与劳动实践、学习科技文化的身影。他们行走于青禾之间,学习粮食安全知识,认识水稻基本形态,学会分辨农作物,深刻体会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依存。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研学活动,不仅为乡村带来了人气,更带动了乡村游的火热发展。

“研学热”带动乡村游,激活乡村经济引擎

“研学热”不仅让学生们收获满满,也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随着研学团队纷至沓来,乡村的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期。

位于天涯区水蛟村的田舒乐共享农庄,经过持续建设与发展,已逐步打造成为集热带农业种植与推广、田园休闲度假、露营基地体验、特色餐饮服务以及兰花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共享农庄。该农庄积极开拓创新,立足“创意农业 + 文旅”的发展定位,以海南民族文化、古木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为灵魂,精心打造了涵盖可可种植、加工、销售,兰花观赏,采摘体验,休闲垂钓,团建与研学基地,海南夜宴水上灯光演艺秀以及康养温泉民宿等多个项目。

其中,在三亚市林科院内精心打造的研学基地,进一步拓宽了兰花基地的研学参观功能。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热带兰花种质资源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这里经常有研学活动,学生们走进兰花基地,认识兰花的种类等,学习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

研学“热”起来,乡村游也“火”起来。许多村民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到农庄的管理和建设中,实现了增收。“以前我们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现在研学旅行火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水蛟村村民感慨地说。

崖州区南滨农场红旗队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的水稻田,同样成为“研学游”的乐园。“今年‘五一’期间,我们在这里开展研学游,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摸鱼抓虾,在农事中感受自然的快乐。”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为当地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研学游是学生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热”带动“乡村热”,是教育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也是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完美融合。下一步,将继续深挖地方特色,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研学路线,拓展丰富有趣的体验课程,进一步打响研学旅游品牌,让“研学热”带动乡村旅游“火出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绘就三亚农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文 刘琪成/图

责任编辑:黄盛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5-23 08:4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23 08:4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22 09:03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22 09:5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22 06:45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三亚打造旅游新业态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研学热”激活乡村经济引擎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5-24 05:29:58

探寻红色文化脉络、开展农耕实践体验、感受民俗非遗魅力……如今,“研学+农文旅”正成为三亚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催生出众多新场景、新业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教育理念转变与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研学旅行这种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方式,备受学校、家长和学生青睐。三亚凭借独特自然风光、多元文化资源和鲜明乡村产业,因地制宜打造研学基地,丰富乡村文化旅游内涵,掀起“研学热”。

近日,在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一株株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兰花吸引了参加研学活动学生们的目光。

“玩与学”沉浸式体验课堂,畅享乡村乐趣

“在这里能用泥巴亲手制作水壶、碗等黎陶,太有趣了。”近日,在天涯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一场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兴奋不已。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认真观看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工序流程,随后亲自动手制作陶器。在这里,研学不再是枯燥的书本学习,而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学生们在与乡村文化的亲密接触中,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亚育才龙密国际研学营地同样是研学的热门之地。该营地功能分区完善,设有农耕体验服务中心、农田景观体验区、山地露营区、户外体验区以及餐饮区等。精心打造的“玩与学”沉浸式体验课堂,让学生在了解自然、学习自然知识、体会自然奥秘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乡村的自然生态,更是研学的一大亮点。在三亚的乡村田野间,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学生们走进农田,参与播种、浇水、采摘等农事活动,真切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感受劳作的意义。

大茅远洋生态村内,学生们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农业知识,了解生态循环农业原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这种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研学方式,能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放松身心,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三亚水稻国家公园里,时常能看到学生们参与劳动实践、学习科技文化的身影。他们行走于青禾之间,学习粮食安全知识,认识水稻基本形态,学会分辨农作物,深刻体会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依存。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研学活动,不仅为乡村带来了人气,更带动了乡村游的火热发展。

“研学热”带动乡村游,激活乡村经济引擎

“研学热”不仅让学生们收获满满,也为乡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随着研学团队纷至沓来,乡村的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期。

位于天涯区水蛟村的田舒乐共享农庄,经过持续建设与发展,已逐步打造成为集热带农业种植与推广、田园休闲度假、露营基地体验、特色餐饮服务以及兰花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共享农庄。该农庄积极开拓创新,立足“创意农业 + 文旅”的发展定位,以海南民族文化、古木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为灵魂,精心打造了涵盖可可种植、加工、销售,兰花观赏,采摘体验,休闲垂钓,团建与研学基地,海南夜宴水上灯光演艺秀以及康养温泉民宿等多个项目。

其中,在三亚市林科院内精心打造的研学基地,进一步拓宽了兰花基地的研学参观功能。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热带兰花种质资源库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这里经常有研学活动,学生们走进兰花基地,认识兰花的种类等,学习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

研学“热”起来,乡村游也“火”起来。许多村民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到农庄的管理和建设中,实现了增收。“以前我们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现在研学旅行火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水蛟村村民感慨地说。

崖州区南滨农场红旗队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的水稻田,同样成为“研学游”的乐园。“今年‘五一’期间,我们在这里开展研学游,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摸鱼抓虾,在农事中感受自然的快乐。”海南南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为当地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研学游是学生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热”带动“乡村热”,是教育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也是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完美融合。下一步,将继续深挖地方特色,开发具有吸引力的研学路线,拓展丰富有趣的体验课程,进一步打响研学旅游品牌,让“研学热”带动乡村旅游“火出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绘就三亚农旅融合发展新画卷。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文 刘琪成/图

责任编辑:黄盛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