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吉阳区六盘村党总支部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创新学习形式,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群众“出行难”“隐患多”“文化弱”等问题的具体实践,以“四件民生实事”交出一份有温度的乡村振兴答卷。
■ 破积水之困:
6.8万元改造工程疏通村民“心头淤”
“以前下雨天积水深的地方能淹没脚跟,现在停车场清爽得像晒谷场!”村民胡大哥驾驶新能源汽车稳稳停入车位,指着脚下新改造的地面感慨。
此前,六盘村北区停车场因地面不平,地势较低的地方排水不畅,每逢雨季便形成面积大小不一的积水区,不仅造成停车困难,更孳生蚊蝇影响环境卫生。
村党总支部和驻村工作队在“入户问需”行动中收集到此问题后,决定使用村“服务群众”资金对该区域进行雨水管道改造。施工队多次顶着烈日实地勘测,最终确定了改造方案:开挖总长68米的雨水管道,铺设直径30厘米的HDPE双壁波纹管,设置2处排水井。施工期间,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跟踪,严控6.8881万元专项资金使用,确保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工程完工后,我们经过精密的仪器测量,确保雨季排水顺畅,不会再形成积水。”工程负责人说。
据了解,改造后该区域蚊虫密度下降72%,停车位利用率提升至100%,村民满意度达100%。
■ 筑安全之墙:
20米围墙变形记守护“生命转角”
在北区红霞一巷道路拐角处,一道弧线优美的青灰色围墙成为村民热议的“安全卫士”。原址20米长的开裂围墙因年久失修,墙体倾斜达15度,加之直角拐弯处路面仅宽3.2米,2024年,就发生了3起车辆剐蹭事故。
“我们把直角改造成圆弧,墙体整体内缩几十公分,相当于给道路‘舒经活络’。”六盘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董明洪介绍,“因围墙修建时内缩,路面加宽了不少,加上拐角处的弧形设计,视线变宽了,车辆会车时有了很大的缓冲,能满足交通安全需求。”
“路面宽了,小孩骑自行车上学也放心了!”村民户泽明说。
■ 剪隐患之枝:
37棵“瘦身树”织就防风安全网
“咔嚓……”随着电锯声响,印度紫檀过密的枝杈应声落地。近日,在六盘村各村道,工人正为13棵印度紫檀、22棵椰子树、1棵大叶榄仁树、1棵木棉树进行“发型改造”。针对台风季树木倒伏隐患,村党总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聘请专业园林公司开展“绿荫守护”行动。
技术负责人指着一棵大叶榄仁解释:“这种树冠长有几米,我们采用‘疏枝透风’修剪法,把枝下高提升到4米,既能保持遮阳功能,又降低风阻系数。”作业过程中,党员志愿者拉起警戒线疏导交通。
■ 聚文化之力:
全民健身活动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近日,六盘村文化广场上鼓乐喧天,第二届乡村振兴杯“三月三”全民健身活动火热开幕。作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创新载体,此次活动将廉政元素巧妙植入传统节庆。活动设置丰富多元,既有紧张刺激的男子排球、智慧碰撞的男子中国象棋、技巧娴熟的男子桌球,也有趣味横生的套圈游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村民需求,吸引1000余名村民参与。
活动还设置了积分扫描专区,村民既能到场观看精彩的比赛,又能扫码积分。村民陈美燕兴奋地说:“通过观看比赛,我的积分增加了不少,年底还可以兑换物品,非常实惠。”
“民生实事不是‘一阵风’,而要成为‘四季春’。”六盘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创俊说,村党总支部将建立一体化机制,将民生项目纳入问题整改清单,确保整改成效常态长效。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的六盘村,党旗飘扬处,尽是干群同心绘就的幸福图景。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文永信 冯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