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风劲逐浪高 ——写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倒计时30天之际
潮涌风劲逐浪高 ——写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倒计时30天之际

三亚新闻网11月18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少珠 符府 冯晨阳 李少云 吴英印 陈超全)琼州海峡碧波荡漾,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航班起降繁忙。30天后,这片热土将迎来历史性时刻——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入境旅客抵达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记者 李少云 通讯员 蒙绪顺 摄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的关键时刻,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海南,在三亚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省干部群众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精神推动力和奋斗向心力。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前沿阵地与重要窗口,三亚正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场大考?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全市多个关键部门和一线单位,探访封关运作前的最后冲刺,感受这座热带滨海城市为迎接历史性机遇所迸发的激情与力量。

●口岸通关:

“二线管住”提速,畅联内外显效能

“二线”管得住、管得好,是“一线”能够真正放开的前提和保障。作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重要一环,“二线”监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全岛封关后货物、人员自由进出的实现程度与安全水平。

面朝南海、背靠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的南山港,不仅承担着万吨货轮往来的物流枢纽功能,更是我国挺进深海的科考“出征母港”。据三亚南山港公司副总经理沈悦介绍,南山港是海南省“四方五港”布局中的地区性重要港口,也是三亚市唯一的货运海港,共规划建设有6个泊位,最大设计靠泊吨位2万吨,兼具货运及科考服务功能。2024年,该港货物吞吐量达91万吨,服务科考船1416航次。今年2月,南山港区“二线口岸”设施已通过国家验收,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奠定前期基础,让货物出入便捷高效。

当前,南山港正紧锣密鼓开展封关运作压力测试演练,进一步检验工作的顺畅性与可控性,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

硬实力护航,软实力赋能。“如何保障货物顺利通关?比如去往内地的海关监管货物,享惠主体提前通过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二线’出岛货物申报,货车从港外运抵港口后,在港区主卡口即可识别是否装载海关监管货物。货车按照通道显示屏指引前往指定集中查验场接受查验,查验无异常后,沿指定线路行驶至泊位前沿装船,随后离岛,完成整个货物通关流程。”沈悦说,智能通道实现货车“无感通关”,依托智能化信息化设备设施,南山港实现高效通关、智慧通关,将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也以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赢得入境旅客广泛赞誉。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游客达丽娅·米哈伊连科感叹,入境流程清晰顺畅,工作人员专业且友善,让她感受到“像回家一样方便”。

这一良好体验,既得益于我国免签政策范围的持续扩大,也折射出海南自贸港日益增强的国际吸引力。如今,越来越多国际旅客愿意“说走就走”,将海南列为出境游优选目的地。

面对持续攀升的客流量,边检、海关等部门多措并举提升通关效率。凤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副站长王健说:“聚焦‘智慧边检’建设,我们自主研发查验辅助系统与客流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数据‘多跑路’、旅客‘少等待’,平均每名旅客通关时间减少30秒,单个航班通关时间缩短约30分钟。”

三亚机场海关旅检二科科长高世英介绍,机场实施出境旅客行李“一次过检”模式,将海关查验与安检环节合并,避免旅客重复搬运行李;同时,智慧卫生检疫、智能行李审图等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助力旅客实现“快进快出”。

便利化措施不仅使普通旅客受益,更惠及旅行社企业,让企业看到更大发展前景。海南省吉米藩旅行社有限公司专门承接国外旅行团入境游业务,去年接待越南入境游客2万余名。该公司副总经理毛建坤说:“便捷的通关体验方便开展业务,让我们对企业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今年,我们开通了菲律宾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游客的入境游业务。”

可以预见,随着“二线”监管体系不断优化、智慧口岸建设深入推进,海南自贸港将在畅联内外的过程中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为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业赋能:

政策红利释放,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封关运作不仅是监管模式的变革,更将为三亚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在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已成为企业争相申报的“黄金政策”。

走进海润黄金珠宝产业园,几排工作台整齐排列,柔和的专业灯光精准洒落,映照着每一件待加工的珍珠饰品。一位工匠正凝神端坐,指尖轻捏一枚圆润莹白的南洋珍珠,另一只手握着细如发丝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将珍珠嵌入雕花精美的18K金托中。

“正在走程序,预计审核结果很快就能下来,我们就可以享受‘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的福利了。”海润珍珠副总经理杨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珍珠进口为例,传统模式下综合税率最高可达51%,而借助海南自贸港的保税加工和免关税等政策,综合税率能下降至25%。“这不仅为产业链上的企业节省大量资金,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这一政策的磁吸效应不止于珠宝行业。

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全部申报材料的准备与提交工作,正在等待相关部门审核批复。“通过申报获取政策支持,将直接助力我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升内部管控效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增长形成有力支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方兴瑞康(海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瑞合资的二级医疗器械企业,专注无托槽正畸矫治器的研发生产。“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内销成本、拓宽了市场空间,更让我们看到了中瑞合资企业在自贸港的发展潜力。”公司总经理王宏伟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海南,深耕医疗科技领域,为自贸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设贡献力量,与三亚共同成长。”

离岛免税政策的“升级”,也为三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11月1日,新政正式实施,实现“一个新增”和“三个优化”:新增免税商品范围,允许6类国内商品免税销售、扩大政策适用人群、岛内居民一年内一次离岛不限次数购买“即购即提”商品。

“我们将紧抓这一政策机遇,在‘首’字上深耕细作、大胆创新,持续优化服务品质,为离岛免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段南岚难掩兴奋。

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三亚各大免税企业积极响应,纷纷开设国内商品集合店,精心打造国货专区,丰富商品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在三亚国际免税城A2区“新政快闪店”,拿火吉他、无人机、进口宠物食品等新增商品琳琅满目,众多消费者驻足。国货专区里,春光咖啡、永丰源陶瓷、华祥苑茶叶等品牌柜台前,选购者络绎不绝。

“去年我回香港前,在免税店看中一条项链,销售人员却告知我只能在市内免税店购买。如今我们离境旅客也能尽情选购离岛免税品了!”梁女士感慨道,“现在不仅能买国外产品,像中茶这样的国货精品也能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作为海南的一张“金名片”,离岛免税购物在三亚迎来新的飞跃。来自三亚海关的数据显示,11月1日政策实施当天,该关监管下的三亚市免税购物金额达4853.12万元,购物件数3.21万件,销售额较政策实施前一日上涨7.37%,占全省当日免税购物总额的6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风险防控:

筑牢法治屏障,护航自贸港行稳致远

越是大胆闯、大胆试,越要守住底线。海南自贸港建设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其中,反走私综合治理是确保“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一环,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

9月23日上午,三亚公安局联合乐东公安局、陵水公安局、三亚海关缉私分局、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警察总队第四支队等多部门,开展了一场反走私联合演练。这是三亚经济圈反走私综合治理“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以来,开展的第二次大规模实战练兵。

演练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全方位启动,实现无死角监控;对讲机统一调至指挥频道,确保指令传达迅速准确;无人机迅速升空,细致巡查海域,捕捉一切可疑迹象;执法艇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迅速形成严密的海上封锁态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各参演单位配合默契,充分展现了高效协同的立体化打击能力。

“通过两次演练,总体检验了三亚经济圈区域警务协作机制、社管平台综合流转功能、公安情指行平台智能化指挥调度,以及多部门联合协同作战能力,初步形成了三亚经济圈反走私工作运转模式,为封关运作后三亚经济圈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三亚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防控体系建设是更为基础性的保障。沿着绵长的海岸线,三亚已建成并运行8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和3个海警工作站。

“您好,这本手册详细介绍了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帮助大家识别并避免误入‘套代购’陷阱。”11月16日上午,三亚港反走私综合执法站(以下简称“三亚港执法站”)站长周忠豪在三亚湾海域某游船上开展反走私宣传时说。随着全岛封关运作关键时期临近,三亚港执法站执法人员以“边巡查边宣传”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大反走私巡查力度。

“三亚港执法站主要承担辖区非设关地的监管职责,管辖星华游艇码头、鸿洲国际游艇码头等9个码头,是构筑全省反走私防线的重要一环。”周忠豪介绍,除负责辖区港岙口运载工具、上下货物和随船物品监管,查缉走私行为,核查上级部门交办的案件线索,以及与涉案单位开展执法联勤联动外,该执法站还开展常态化岸线巡查、反走私宣传教育工作等。“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织牢织密辖区非设关地港岙口、码头、岸线管控防线,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为实现这一目标,三亚港执法站自建设伊始,便遵循“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总体思路,整合海上、海岸线执法力量和资源,加强与海警、海关等职能部门以及基层组织、群防力量的联勤联动,构筑情报互通、资源共享、协作紧密的共治格局。同时,运用各类警用装备和防控支撑系统,采取步巡、车巡、船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相结合的“五巡”措施,实现对辖区“海陆空”的全天候、全覆盖监管。周忠豪进一步介绍:“海上,我们配备了执法船艇和警用摩托艇;陆上,有执法车和警用摩托;空中则配备了无人机,执行巡查与实时监控任务。这些立体化防控设备,极大压缩了走私违法活动的空间。”

“去年5月,我们正式入驻新办公场所,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并开展常态化实战运行。面对封关大考,我们有信心以专业的技术、认真的态度和拼搏精神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周忠豪目光坚定。

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在即。从“二线口岸”的流畅运转,到经营主体的摩拳擦掌,再到法治清障的坚如磐石,三亚正以系统、全面、细致的准备,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它意味着三亚将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创新的制度激活发展,以更安全的环境提供保障。30天后,当历史的闸门开启,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竞争力的新三亚,必将呈现在世界面前。

责任编辑:孙俊杰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11-17 08:32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6 07:3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6 08:4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5 03:2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5 03:2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4 06:45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4 08:30
来源:三亚新闻网
潮涌风劲逐浪高 ——写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倒计时30天之际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1-18 08:19:08

三亚新闻网11月18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少珠 符府 冯晨阳 李少云 吴英印 陈超全)琼州海峡碧波荡漾,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航班起降繁忙。30天后,这片热土将迎来历史性时刻——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入境旅客抵达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记者 李少云 通讯员 蒙绪顺 摄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的关键时刻,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海南,在三亚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全省干部群众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力、精神推动力和奋斗向心力。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前沿阵地与重要窗口,三亚正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场大考?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全市多个关键部门和一线单位,探访封关运作前的最后冲刺,感受这座热带滨海城市为迎接历史性机遇所迸发的激情与力量。

●口岸通关:

“二线管住”提速,畅联内外显效能

“二线”管得住、管得好,是“一线”能够真正放开的前提和保障。作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重要一环,“二线”监管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全岛封关后货物、人员自由进出的实现程度与安全水平。

面朝南海、背靠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的南山港,不仅承担着万吨货轮往来的物流枢纽功能,更是我国挺进深海的科考“出征母港”。据三亚南山港公司副总经理沈悦介绍,南山港是海南省“四方五港”布局中的地区性重要港口,也是三亚市唯一的货运海港,共规划建设有6个泊位,最大设计靠泊吨位2万吨,兼具货运及科考服务功能。2024年,该港货物吞吐量达91万吨,服务科考船1416航次。今年2月,南山港区“二线口岸”设施已通过国家验收,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奠定前期基础,让货物出入便捷高效。

当前,南山港正紧锣密鼓开展封关运作压力测试演练,进一步检验工作的顺畅性与可控性,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

硬实力护航,软实力赋能。“如何保障货物顺利通关?比如去往内地的海关监管货物,享惠主体提前通过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二线’出岛货物申报,货车从港外运抵港口后,在港区主卡口即可识别是否装载海关监管货物。货车按照通道显示屏指引前往指定集中查验场接受查验,查验无异常后,沿指定线路行驶至泊位前沿装船,随后离岛,完成整个货物通关流程。”沈悦说,智能通道实现货车“无感通关”,依托智能化信息化设备设施,南山港实现高效通关、智慧通关,将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也以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赢得入境旅客广泛赞誉。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游客达丽娅·米哈伊连科感叹,入境流程清晰顺畅,工作人员专业且友善,让她感受到“像回家一样方便”。

这一良好体验,既得益于我国免签政策范围的持续扩大,也折射出海南自贸港日益增强的国际吸引力。如今,越来越多国际旅客愿意“说走就走”,将海南列为出境游优选目的地。

面对持续攀升的客流量,边检、海关等部门多措并举提升通关效率。凤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副站长王健说:“聚焦‘智慧边检’建设,我们自主研发查验辅助系统与客流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数据‘多跑路’、旅客‘少等待’,平均每名旅客通关时间减少30秒,单个航班通关时间缩短约30分钟。”

三亚机场海关旅检二科科长高世英介绍,机场实施出境旅客行李“一次过检”模式,将海关查验与安检环节合并,避免旅客重复搬运行李;同时,智慧卫生检疫、智能行李审图等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助力旅客实现“快进快出”。

便利化措施不仅使普通旅客受益,更惠及旅行社企业,让企业看到更大发展前景。海南省吉米藩旅行社有限公司专门承接国外旅行团入境游业务,去年接待越南入境游客2万余名。该公司副总经理毛建坤说:“便捷的通关体验方便开展业务,让我们对企业下一步发展充满信心。今年,我们开通了菲律宾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游客的入境游业务。”

可以预见,随着“二线”监管体系不断优化、智慧口岸建设深入推进,海南自贸港将在畅联内外的过程中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为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产业赋能:

政策红利释放,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封关运作不仅是监管模式的变革,更将为三亚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在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已成为企业争相申报的“黄金政策”。

走进海润黄金珠宝产业园,几排工作台整齐排列,柔和的专业灯光精准洒落,映照着每一件待加工的珍珠饰品。一位工匠正凝神端坐,指尖轻捏一枚圆润莹白的南洋珍珠,另一只手握着细如发丝的镊子,小心翼翼地将珍珠嵌入雕花精美的18K金托中。

“正在走程序,预计审核结果很快就能下来,我们就可以享受‘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的福利了。”海润珍珠副总经理杨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珍珠进口为例,传统模式下综合税率最高可达51%,而借助海南自贸港的保税加工和免关税等政策,综合税率能下降至25%。“这不仅为产业链上的企业节省大量资金,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这一政策的磁吸效应不止于珠宝行业。

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全部申报材料的准备与提交工作,正在等待相关部门审核批复。“通过申报获取政策支持,将直接助力我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升内部管控效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增长形成有力支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方兴瑞康(海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瑞合资的二级医疗器械企业,专注无托槽正畸矫治器的研发生产。“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内销成本、拓宽了市场空间,更让我们看到了中瑞合资企业在自贸港的发展潜力。”公司总经理王宏伟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海南,深耕医疗科技领域,为自贸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设贡献力量,与三亚共同成长。”

离岛免税政策的“升级”,也为三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11月1日,新政正式实施,实现“一个新增”和“三个优化”:新增免税商品范围,允许6类国内商品免税销售、扩大政策适用人群、岛内居民一年内一次离岛不限次数购买“即购即提”商品。

“我们将紧抓这一政策机遇,在‘首’字上深耕细作、大胆创新,持续优化服务品质,为离岛免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段南岚难掩兴奋。

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三亚各大免税企业积极响应,纷纷开设国内商品集合店,精心打造国货专区,丰富商品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在三亚国际免税城A2区“新政快闪店”,拿火吉他、无人机、进口宠物食品等新增商品琳琅满目,众多消费者驻足。国货专区里,春光咖啡、永丰源陶瓷、华祥苑茶叶等品牌柜台前,选购者络绎不绝。

“去年我回香港前,在免税店看中一条项链,销售人员却告知我只能在市内免税店购买。如今我们离境旅客也能尽情选购离岛免税品了!”梁女士感慨道,“现在不仅能买国外产品,像中茶这样的国货精品也能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作为海南的一张“金名片”,离岛免税购物在三亚迎来新的飞跃。来自三亚海关的数据显示,11月1日政策实施当天,该关监管下的三亚市免税购物金额达4853.12万元,购物件数3.21万件,销售额较政策实施前一日上涨7.37%,占全省当日免税购物总额的6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风险防控:

筑牢法治屏障,护航自贸港行稳致远

越是大胆闯、大胆试,越要守住底线。海南自贸港建设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其中,反走私综合治理是确保“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一环,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

9月23日上午,三亚公安局联合乐东公安局、陵水公安局、三亚海关缉私分局、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警察总队第四支队等多部门,开展了一场反走私联合演练。这是三亚经济圈反走私综合治理“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以来,开展的第二次大规模实战练兵。

演练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全方位启动,实现无死角监控;对讲机统一调至指挥频道,确保指令传达迅速准确;无人机迅速升空,细致巡查海域,捕捉一切可疑迹象;执法艇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迅速形成严密的海上封锁态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各参演单位配合默契,充分展现了高效协同的立体化打击能力。

“通过两次演练,总体检验了三亚经济圈区域警务协作机制、社管平台综合流转功能、公安情指行平台智能化指挥调度,以及多部门联合协同作战能力,初步形成了三亚经济圈反走私工作运转模式,为封关运作后三亚经济圈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三亚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防控体系建设是更为基础性的保障。沿着绵长的海岸线,三亚已建成并运行8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和3个海警工作站。

“您好,这本手册详细介绍了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帮助大家识别并避免误入‘套代购’陷阱。”11月16日上午,三亚港反走私综合执法站(以下简称“三亚港执法站”)站长周忠豪在三亚湾海域某游船上开展反走私宣传时说。随着全岛封关运作关键时期临近,三亚港执法站执法人员以“边巡查边宣传”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大反走私巡查力度。

“三亚港执法站主要承担辖区非设关地的监管职责,管辖星华游艇码头、鸿洲国际游艇码头等9个码头,是构筑全省反走私防线的重要一环。”周忠豪介绍,除负责辖区港岙口运载工具、上下货物和随船物品监管,查缉走私行为,核查上级部门交办的案件线索,以及与涉案单位开展执法联勤联动外,该执法站还开展常态化岸线巡查、反走私宣传教育工作等。“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织牢织密辖区非设关地港岙口、码头、岸线管控防线,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为实现这一目标,三亚港执法站自建设伊始,便遵循“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总体思路,整合海上、海岸线执法力量和资源,加强与海警、海关等职能部门以及基层组织、群防力量的联勤联动,构筑情报互通、资源共享、协作紧密的共治格局。同时,运用各类警用装备和防控支撑系统,采取步巡、车巡、船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相结合的“五巡”措施,实现对辖区“海陆空”的全天候、全覆盖监管。周忠豪进一步介绍:“海上,我们配备了执法船艇和警用摩托艇;陆上,有执法车和警用摩托;空中则配备了无人机,执行巡查与实时监控任务。这些立体化防控设备,极大压缩了走私违法活动的空间。”

“去年5月,我们正式入驻新办公场所,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机制,并开展常态化实战运行。面对封关大考,我们有信心以专业的技术、认真的态度和拼搏精神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周忠豪目光坚定。

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在即。从“二线口岸”的流畅运转,到经营主体的摩拳擦掌,再到法治清障的坚如磐石,三亚正以系统、全面、细致的准备,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它意味着三亚将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创新的制度激活发展,以更安全的环境提供保障。30天后,当历史的闸门开启,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竞争力的新三亚,必将呈现在世界面前。

责任编辑:孙俊杰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