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11月19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卢智子)冬季气温多变,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5年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当前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显著上升,流行期较往年明显提前,且病毒变种多样,其中甲型H3N2流感病毒成为主流毒株,需重点防范。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乙型流感病毒呈季节性流行,甲型病毒更可能引发全球大流行。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因基础疾病加重发展为重症,甚至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及生命。
记者走访三亚多家医院发现,近期儿童流感患者明显增加。3岁女童晓晓此前发热至39.5℃,伴随咳嗽、肌肉酸痛和精神萎靡,经及时治疗后症状已缓解。专家提示,儿童感染流感初期可居家观察,护理时需保证充足水分、营养和休息,开窗通风是最简便有效的居家消毒方式;若症状未减轻或持续高热,务必及时就医。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流感流行季提前,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当前主流的H3N2毒株,与去年流行的H1N1毒株差异明显,大众普遍对其免疫力较低。其实H3N2并非新毒株,1968年就以“香港流感”之名全球暴发,波及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此后周期性变异,成为流感季常客。
三亚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彬表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患病及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所有6月龄以上无接种禁忌者都应接种,医务人员、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6~59月龄儿童等重点人群更需优先接种。
疫苗接种有明确规范:6月龄至8岁儿童,若首次接种灭活流感疫苗需打2剂次(间隔≥4周),既往接种过则本年度只需1剂次;减毒活疫苗无论既往接种史,均只需1剂次。9岁及以上人群,无论是否接种过,每年1剂次即可。
接种疫苗并非一劳永逸,日常防护同样重要。专家提醒,需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的习惯,流感季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纸巾遮挡口鼻,避免触摸眼鼻口;出现流感症状应居家休息,外出或就医时务必戴口罩,做好自我隔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