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记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记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萤萤之光,可照旷野。

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举办期间,不管是在街头巷尾,还是车站机场,都能看到城市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

三亚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和5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以微光聚微光,汇成闪耀鹿城的一束光、一份热,为赛会顺利举办提供保障,让运动员以及八方来客感受到鹿城满满的温暖。

城市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运动会咨询服务。

在三亚,遇见你

走在三亚街头,“团结奋斗 扬帆征程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字样的标语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

透过运动会这扇窗,八方来客不仅看到了一个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三亚,也看到了一个处处洋溢温暖的志愿之城。

从三亚的大街小巷到竞赛场馆,运动会期间,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和赛会志愿者“小鹿鹿”一道,共同绘就了文明三亚的绚丽风景线——

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中,既有来三亚过冬的“候鸟”老人,也有热心市民;既有临床医护工作者,也有老师、媒体工作人员,他们身着城市志愿者马甲,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运动会贡献力量。

“在运动会筹备前期,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招募工作,经过细心选拔、悉心培训、精心配岗,在数万名报名者中层层筛选、优中选优,选拔出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城市志愿者来自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但他们都有同一个目标——用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严谨的作风为运动会服务。

经过不断的实践,很多城市志愿者练就了身兼数职、身经百战的“硬本领”。

他们用亲切的微笑、周到的服务和专业的素养,让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下飞机,城市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黑龙江代表团民族健身操运动员劳嘉文和队友对城市志愿者细致入微的服务交口称赞。

在吉阳区卓达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城市志愿者陈贞妃耐心地为市民讲解运动会门票购买流程;在天涯区群众街便民服务站,城市志愿者黎公清热情地为“候鸟”老人介绍运动会项目……

一件件城市志愿者眼中的小事,让受帮助者感动着、牢记着,心里暖暖的。这些细微处,成为三亚展示魅力不可或缺的基石。

爱鹿城,谢谢你

如果说一个个志愿者汇微光成炬,那么5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就是志愿服务的堡垒,连点成线,筑起城市里的一道道暖心服务线。

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大型商超、客运码头、农贸市场、银行、影院、公园广场等服务窗口以及城市主要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商业街区等场所,设立运动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500余个。

站点为市民游客提供信息咨询(赛事指南、交通出行、旅游导览等)、便民服务(免费充电、供水、失物招领等)、语言服务、运动会相关宣传资料、医疗急救、残疾人服务等服务内容。

站点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有的站点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有的站点设置流动服务岗,随时为过往旅客提供运动会相关咨询和交通指引服务,让落地三亚的游客第一时间感受到运动会的浓厚氛围;有的站点加强宣传讲解,志愿者耐心地向往来游客介绍三亚游玩景点、“三亚放心游”服务平台等内容,并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问询解答、候乘指引、行李提携、重点帮扶等服务……他们的热情与专业,传递着三亚这座城市的友好与关怀。

运动会结束后,站点继续发挥志愿服务作用,不断延伸精神文明实践场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每个运动会竞赛、表演场馆我都是第一次去,但是过程特别顺利,每位志愿者都主动、耐心地帮助我们,将我们引导到场馆中。”运动会期间,辽宁观众刘红梅与92岁的母亲黄婉春观看了4场比赛,她们对志愿者的细致服务称赞不已。

三亚机场在航站楼设置了多个城市志愿服务柜台,工作人员身穿蓝色志愿者马甲为旅客提供航班动态查询、引导及帮扶等志愿服务。志愿者刘娥杏说:“作为一名三亚市民,能够成为三亚机场保障本次盛会的志愿者之一,为办好运动会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荣幸。”

一个个朝气蓬勃、满脸笑容的城市志愿者,活跃在鹿城各个角落,为运动会圆满成功举行贡献了力量,他们既是这场盛会的见证者,也是这场盛会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他们与运动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启新程,还有你

三亚城市志愿者在运动会期间,发放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手册17530份,向群众面对面宣讲各类安全知识13558次,排查上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378处,提醒劝导群众注重维护公共安全16395人次。

17530,13558,378,16395……这是一串用心奏响的音符,也是烙印在运动会历史上美好且温暖的印记,志愿者以身作则更好诠释了“当好东道主 全民迎盛会”的意义。

运动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三亚志愿者在经过培训合格上岗后,立足本职岗位,做到了细心、细致、极致,让真诚的微笑和热忱的服务成为本届运动会的亮丽名片。

“我们每天都要为游客提供文明旅游引导、旅游问题咨询等,并协助鹿回头风景区现场工作人员维护各服务岗位秩序。”城市志愿者董小帝回忆,那段时间景区客流量很大,接待工作很繁忙,但大家都不喊累,一门心思把工作做好。

“运动会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三亚。”凤凰机场站三亚旅游咨询中心咨询员王刚介绍,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虽然不能亲临比赛现场,但是在三亚的门户窗口,他们也尽全力向宾客介绍三亚,这是一份光荣而难忘的经历。

运动会已落下帷幕,志愿精神仍在延续。你看,在三亚机场、火车站、热门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和人流密集区域,众多志愿者仍在为市民、游客提供信息咨询、医疗应急、失物招领、便民服务、手机充电、文明指引等志愿服务,激励更多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的内涵,如同一粒粒爱的种子,播撒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必将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汇聚成创造美好生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不啻微芒 造炬成阳 ——记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4-12-06 10:38:03

萤萤之光,可照旷野。

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举办期间,不管是在街头巷尾,还是车站机场,都能看到城市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

三亚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和5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以微光聚微光,汇成闪耀鹿城的一束光、一份热,为赛会顺利举办提供保障,让运动员以及八方来客感受到鹿城满满的温暖。

城市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运动会咨询服务。

在三亚,遇见你

走在三亚街头,“团结奋斗 扬帆征程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字样的标语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

透过运动会这扇窗,八方来客不仅看到了一个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三亚,也看到了一个处处洋溢温暖的志愿之城。

从三亚的大街小巷到竞赛场馆,运动会期间,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和赛会志愿者“小鹿鹿”一道,共同绘就了文明三亚的绚丽风景线——

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中,既有来三亚过冬的“候鸟”老人,也有热心市民;既有临床医护工作者,也有老师、媒体工作人员,他们身着城市志愿者马甲,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运动会贡献力量。

“在运动会筹备前期,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招募工作,经过细心选拔、悉心培训、精心配岗,在数万名报名者中层层筛选、优中选优,选拔出1万多名城市志愿者。”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城市志愿者来自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但他们都有同一个目标——用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服务、严谨的作风为运动会服务。

经过不断的实践,很多城市志愿者练就了身兼数职、身经百战的“硬本领”。

他们用亲切的微笑、周到的服务和专业的素养,让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一下飞机,城市志愿者的热情服务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黑龙江代表团民族健身操运动员劳嘉文和队友对城市志愿者细致入微的服务交口称赞。

在吉阳区卓达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城市志愿者陈贞妃耐心地为市民讲解运动会门票购买流程;在天涯区群众街便民服务站,城市志愿者黎公清热情地为“候鸟”老人介绍运动会项目……

一件件城市志愿者眼中的小事,让受帮助者感动着、牢记着,心里暖暖的。这些细微处,成为三亚展示魅力不可或缺的基石。

爱鹿城,谢谢你

如果说一个个志愿者汇微光成炬,那么500余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就是志愿服务的堡垒,连点成线,筑起城市里的一道道暖心服务线。

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大型商超、客运码头、农贸市场、银行、影院、公园广场等服务窗口以及城市主要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商业街区等场所,设立运动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500余个。

站点为市民游客提供信息咨询(赛事指南、交通出行、旅游导览等)、便民服务(免费充电、供水、失物招领等)、语言服务、运动会相关宣传资料、医疗急救、残疾人服务等服务内容。

站点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有的站点开展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和游客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有的站点设置流动服务岗,随时为过往旅客提供运动会相关咨询和交通指引服务,让落地三亚的游客第一时间感受到运动会的浓厚氛围;有的站点加强宣传讲解,志愿者耐心地向往来游客介绍三亚游玩景点、“三亚放心游”服务平台等内容,并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问询解答、候乘指引、行李提携、重点帮扶等服务……他们的热情与专业,传递着三亚这座城市的友好与关怀。

运动会结束后,站点继续发挥志愿服务作用,不断延伸精神文明实践场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每个运动会竞赛、表演场馆我都是第一次去,但是过程特别顺利,每位志愿者都主动、耐心地帮助我们,将我们引导到场馆中。”运动会期间,辽宁观众刘红梅与92岁的母亲黄婉春观看了4场比赛,她们对志愿者的细致服务称赞不已。

三亚机场在航站楼设置了多个城市志愿服务柜台,工作人员身穿蓝色志愿者马甲为旅客提供航班动态查询、引导及帮扶等志愿服务。志愿者刘娥杏说:“作为一名三亚市民,能够成为三亚机场保障本次盛会的志愿者之一,为办好运动会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荣幸。”

一个个朝气蓬勃、满脸笑容的城市志愿者,活跃在鹿城各个角落,为运动会圆满成功举行贡献了力量,他们既是这场盛会的见证者,也是这场盛会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他们与运动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启新程,还有你

三亚城市志愿者在运动会期间,发放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手册17530份,向群众面对面宣讲各类安全知识13558次,排查上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378处,提醒劝导群众注重维护公共安全16395人次。

17530,13558,378,16395……这是一串用心奏响的音符,也是烙印在运动会历史上美好且温暖的印记,志愿者以身作则更好诠释了“当好东道主 全民迎盛会”的意义。

运动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三亚志愿者在经过培训合格上岗后,立足本职岗位,做到了细心、细致、极致,让真诚的微笑和热忱的服务成为本届运动会的亮丽名片。

“我们每天都要为游客提供文明旅游引导、旅游问题咨询等,并协助鹿回头风景区现场工作人员维护各服务岗位秩序。”城市志愿者董小帝回忆,那段时间景区客流量很大,接待工作很繁忙,但大家都不喊累,一门心思把工作做好。

“运动会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三亚。”凤凰机场站三亚旅游咨询中心咨询员王刚介绍,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虽然不能亲临比赛现场,但是在三亚的门户窗口,他们也尽全力向宾客介绍三亚,这是一份光荣而难忘的经历。

运动会已落下帷幕,志愿精神仍在延续。你看,在三亚机场、火车站、热门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和人流密集区域,众多志愿者仍在为市民、游客提供信息咨询、医疗应急、失物招领、便民服务、手机充电、文明指引等志愿服务,激励更多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志愿精神的内涵,如同一粒粒爱的种子,播撒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必将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汇聚成创造美好生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