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人类的近亲,在疾病研究,尤其是脑功能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国拥有丰富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资源,海南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这些动物的最适生态区。据统计,海南已有一定数量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种群,且多家生物科技企业已引进此类动物用于科研。此外,正在建设的项目,如崖州湾科技城的国家级非人灵长类种质资源与模型研发中心、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研究基地等,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增加海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资源。”
在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周燕华为加强保护和利用海南丰富的非人灵长类资源,助力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提出了一项重要建议:在崖州湾科技城成立我国首个“国家级非人灵长类研究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周燕华建议“国家级非人灵长类研究中心”围绕六大核心任务开展工作:一是定期开展海南非人灵长类资源调查与监测,掌握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分布、数量及遗传多样性;二是建设非人灵长类保种中心,开展异地保存与繁育,确保种群健康增长;三是搭建非人灵长类研究的公共技术与关键技术平台,深入探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理、病理等特征;四是建立以脑科学为主的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研发基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成立“中国非人灵长类研究院”,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促进跨学科合作;六是建立健全海南非人灵长类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为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三亚传媒融媒体特派记者 刘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