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曾带着乌蒙山区的孩子们登上央视舞台,以一曲《苔》感动观众的梁俊,背着吉他来到三亚啦!近日,市图书馆举办“和诗以歌 唱读汉语之美”古诗童谣欢唱会,梁俊与100多组亲子家庭共同参与这场唱诵活动,现场温馨治愈,充满童趣。
梁俊与三亚的孩子同台欢唱清代袁枚的小诗《苔》。
“80后”梁俊,曾在乌蒙山乡村学校里支教过几年,这段经历不仅滋养着他的人生,也是他践行诗性教育的开始。活动现场,梁俊用民谣、宋词、古诗串联,以图像、文字辅助,抛出预设问题,带领现场的孩子们走上乌蒙山,一起读乡村孩子们创作的诗歌,感受至纯至真的诗性,完成了一次奇妙的文学体验。
“中国的古诗和动听的旋律,能滋润孩童的心灵。这是我要带孩子们唱古诗的原因。”从在乌蒙山区支教开始,梁俊就以“用音乐教语文”的教学理念,引领着无数孩子的精神成长。“有优美的诗歌语言,有温情的童谣陪伴孩子成长,他的语言表达就带着诗性。”现场,他向家长传递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分享他诗性教育的初衷,引导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现场,梁俊与观众一起弹唱重温袁枚的《苔》、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李白的《独坐敬亭山》等古诗词,音乐或俏皮明快、或温柔质朴,暖意和诗意叠加,触人心弦。“青杨,白杨,花椒,茴香……”一首字数寥寥的山东民谣《青杨》经现代音乐的演绎,曲调扣人心弦,现场亲子家庭纷纷登台合唱,歌声此起彼伏,久久不散。
“今天带孩子来参加这场活动,让孩子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家长王女士说。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