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
秋千

秋千,俗称“荡秋千”,流行于我国东北、中南、西南等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汉武帝时,宫中的荡秋千风气极盛,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秋千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秋千场地需为长方形土地或草地,长20米、宽8米,场地上距地面15米高的空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秋千比赛按体重级别,分为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每种比赛方法又包括单人和双人比赛。运动员在秋千架上试荡,以尽可能少的预摆次数达到领先他人的高度或触铃次数。

资料图:秋千55公斤级单人触铃比赛

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秋千作为表演项目首次亮相,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秋千列为竞赛项目。秋千这项具有古老传统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保持其传统运动形式的基础上,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具有较强的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被广大民众所喜爱。

责任编辑:黄盛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秋千
来源: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
2024-10-30 10:30:52

秋千,俗称“荡秋千”,流行于我国东北、中南、西南等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汉武帝时,宫中的荡秋千风气极盛,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秋千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秋千场地需为长方形土地或草地,长20米、宽8米,场地上距地面15米高的空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秋千比赛按体重级别,分为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每种比赛方法又包括单人和双人比赛。运动员在秋千架上试荡,以尽可能少的预摆次数达到领先他人的高度或触铃次数。

资料图:秋千55公斤级单人触铃比赛

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秋千作为表演项目首次亮相,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将秋千列为竞赛项目。秋千这项具有古老传统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保持其传统运动形式的基础上,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具有较强的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被广大民众所喜爱。

责任编辑:黄盛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