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崖州“文明门下大讲堂”荣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
三亚崖州“文明门下大讲堂”荣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

三亚新闻网10月29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陈超全)近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公布2025年“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介名单,崖州区“文明门下大讲堂”凭借其创新模式与扎实成效,成功入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文明门下大讲堂”自2020年9月启动以来,以崖州文明门这一地理文化标志为依托,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将理论宣讲搬到城墙下、街巷中,以零门槛、全开放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四年来,大讲堂累计吸引2.3万人次参与学习,不仅成为基层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更化作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崖州区全民学习活动周在文明门启动。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通讯员 罗子敏 摄

崖州文明门既有“旧时要塞、红色故城”的地域精神,又因地处主城区、交通便利而集聚人气,成为宣讲活动的理想场所。大讲堂在此开展常态化、接地气、扬正气的精品宣讲,有效扩大了理论传播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在师资方面,大讲堂注重理论宣讲的专业性,携手三亚市权威宣讲团队,通过党建共建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达成教学资源对口帮扶合作,建立“文明门下大讲堂”常邀嘉宾库,并广泛吸纳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道德英模、致富能手、百姓名嘴、民间艺人等人才加入宣讲队伍,形成多元宣讲团队。

高校教授系统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律师以案释法普及民法典,非遗传承人用军话民谣传唱红色故事,草根创业者分享实战经验。“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模式,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课程设计注重形式创新,突破单一讲授模式,融合影视赏析、辩论赛、田间实践等多元形态。普法教育通过情景剧演绎,党史学习教育采用沉浸式剧本体验,农业技术培训结合实地操作,增强参与感和实用性。

目前,大讲堂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热带农业技术、国防教育、民法典普及等多个领域。不少群众通过课程学习实现知识转化,如依法维权成功、利用产业政策获得创业贷款等。项目还吸引部分青年返乡就业,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崖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讲堂在传播理论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与人才支撑。未来,项目计划拓展线上平台,通过直播服务海外乡亲,运用AR技术复原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场景,并与高校、文旅机构合作共建研学基地、开发红色旅游线路,进一步扩大终身学习的覆盖面与社会影响力。

责任编辑: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三亚崖州“文明门下大讲堂”荣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29 09:21:12

三亚新闻网10月29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陈超全)近日,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公布2025年“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推介名单,崖州区“文明门下大讲堂”凭借其创新模式与扎实成效,成功入选“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文明门下大讲堂”自2020年9月启动以来,以崖州文明门这一地理文化标志为依托,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将理论宣讲搬到城墙下、街巷中,以零门槛、全开放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四年来,大讲堂累计吸引2.3万人次参与学习,不仅成为基层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更化作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

崖州区全民学习活动周在文明门启动。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学仕 通讯员 罗子敏 摄

崖州文明门既有“旧时要塞、红色故城”的地域精神,又因地处主城区、交通便利而集聚人气,成为宣讲活动的理想场所。大讲堂在此开展常态化、接地气、扬正气的精品宣讲,有效扩大了理论传播的覆盖面和感染力。

在师资方面,大讲堂注重理论宣讲的专业性,携手三亚市权威宣讲团队,通过党建共建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达成教学资源对口帮扶合作,建立“文明门下大讲堂”常邀嘉宾库,并广泛吸纳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道德英模、致富能手、百姓名嘴、民间艺人等人才加入宣讲队伍,形成多元宣讲团队。

高校教授系统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律师以案释法普及民法典,非遗传承人用军话民谣传唱红色故事,草根创业者分享实战经验。“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模式,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课程设计注重形式创新,突破单一讲授模式,融合影视赏析、辩论赛、田间实践等多元形态。普法教育通过情景剧演绎,党史学习教育采用沉浸式剧本体验,农业技术培训结合实地操作,增强参与感和实用性。

目前,大讲堂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热带农业技术、国防教育、民法典普及等多个领域。不少群众通过课程学习实现知识转化,如依法维权成功、利用产业政策获得创业贷款等。项目还吸引部分青年返乡就业,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崖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讲堂在传播理论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与人才支撑。未来,项目计划拓展线上平台,通过直播服务海外乡亲,运用AR技术复原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场景,并与高校、文旅机构合作共建研学基地、开发红色旅游线路,进一步扩大终身学习的覆盖面与社会影响力。

责任编辑: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