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布2025年第六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三亚两项案例入选
海南发布2025年第六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三亚两项案例入选

三亚新闻网10月24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近日,海南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创新性、广泛性、代表性、实用性”为原则,发布第六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向全省推广实施,三亚两项案例入选。

本批示范案例共8个,从全省各市县(含园区)、各单位改革创新工作中甄选而出,涉及自贸港飞机维修、海上供油、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涉外诉讼、信用园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惠企惠民政策兑现、政务审批服务等领域。三亚两项案例入选,分别为:崖州湾科技城推进“信用园区”建设赋能重点园区发展案例;天涯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尊商安商利民的营商环境案例。

据悉,崖州湾科技城以“信用园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与应用,构建起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服务体系。通过将信用信息深度嵌入园区管理服务全流程,有效优化了自贸港重点园区发展中的审批服务、资源要素获取、新兴产业监管等关键环节,形成“信用越好、办事越易”的良性生态。这一做法显著提升了园区审批效率和监管效能,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天涯区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益’企在党群”服务平台,围绕投资经营服务、审批监管质效、企业运营成本、企业成长发展等维度,通过党建引领、流程再造与多元协同,推出服务企业组合拳,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该模式有效整合政府、市场与社会资源,在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营造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项示范案例的成功实践,正是三亚市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证明了三亚的营商环境建设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今年来,三亚聚焦“1+4+2”冲刺一流营商环境框架体系,推动61项改革举措有序实施,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审批效能不断提升。推行“辅导+预审+审批”机制,项目策划生成比例达100%;“刷脸办电”“一证办电”应用比例99.9%,实现业扩报装100%达标。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南繁产业及其关联企业达352家,261家涉海企业落地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设立“创客家·研究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涉外服务优化升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国际服务专区,提供多语种指南;“首席服务官”为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外籍人员出入境证件核验平台在多场景应用。“诚信三亚”持续推进。累计归集信用数据3.2亿条,在20余个行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2025年创新打造和升级45个信用场景,助力204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362条。

从园区制度创新到基层服务升级,从信用体系建设到产业生态培育,三亚正以系统思维推进营商环境全方位优化。三亚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林祺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10-23 08:5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21 08:2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21 06:44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20 09:4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20 09:06
来源:三亚新闻网
海南发布2025年第六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三亚两项案例入选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10-24 10:00:15

三亚新闻网10月24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近日,海南省委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创新性、广泛性、代表性、实用性”为原则,发布第六批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向全省推广实施,三亚两项案例入选。

本批示范案例共8个,从全省各市县(含园区)、各单位改革创新工作中甄选而出,涉及自贸港飞机维修、海上供油、政府合同履约监管、涉外诉讼、信用园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惠企惠民政策兑现、政务审批服务等领域。三亚两项案例入选,分别为:崖州湾科技城推进“信用园区”建设赋能重点园区发展案例;天涯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尊商安商利民的营商环境案例。

据悉,崖州湾科技城以“信用园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与应用,构建起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服务体系。通过将信用信息深度嵌入园区管理服务全流程,有效优化了自贸港重点园区发展中的审批服务、资源要素获取、新兴产业监管等关键环节,形成“信用越好、办事越易”的良性生态。这一做法显著提升了园区审批效率和监管效能,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天涯区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益’企在党群”服务平台,围绕投资经营服务、审批监管质效、企业运营成本、企业成长发展等维度,通过党建引领、流程再造与多元协同,推出服务企业组合拳,精准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该模式有效整合政府、市场与社会资源,在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营造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项示范案例的成功实践,正是三亚市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证明了三亚的营商环境建设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今年来,三亚聚焦“1+4+2”冲刺一流营商环境框架体系,推动61项改革举措有序实施,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审批效能不断提升。推行“辅导+预审+审批”机制,项目策划生成比例达100%;“刷脸办电”“一证办电”应用比例99.9%,实现业扩报装100%达标。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南繁产业及其关联企业达352家,261家涉海企业落地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设立“创客家·研究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培育体系。涉外服务优化升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国际服务专区,提供多语种指南;“首席服务官”为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外籍人员出入境证件核验平台在多场景应用。“诚信三亚”持续推进。累计归集信用数据3.2亿条,在20余个行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2025年创新打造和升级45个信用场景,助力204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362条。

从园区制度创新到基层服务升级,从信用体系建设到产业生态培育,三亚正以系统思维推进营商环境全方位优化。三亚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林祺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