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9月18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李少云)9月16日,“未来艺术·跨界共生——三亚国际新艺术形式探索年展”在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启幕,展览以“推动艺术创新与跨界融合”为目标,搭建起国际艺术交流新平台,融汇艺术、科技、自然与元宇宙等元素,为市民与游客呈现一场跨界艺术盛宴。
多样的艺术作品吸引市民驻足欣赏。 李少云 摄
为贴合市民白天工作、夜晚休闲的生活节奏,展览创新推出“夜间美术馆”模式 ——每日10时开放至22时,将持续至10月10日,且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能在三亚的晚风里,沉浸式感受艺术的魅力。
“从筹备到开展,我们花了近半年时间打磨。”策展人黄强表示,自4月项目获批以来,团队便开启全球调研,先后走访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及日本等艺术发展先进地区,引入国际资源。展览从全球征集的作品中筛选出优质佳作,同时邀请23位艺术家及两位知名特邀艺术家,共25人参展,带来46件作品。作品类型涵盖架上绘画、综合材料、数字绘画、影像、装置及行为艺术等,打破传统艺术媒介界限。
首次来到三亚的艺术家彭丹璐,带来了她的新作《非线性时间计量器》。这位长居伦敦与广州的创作者坦言,传统时间测量总是“线性且规律”,而她希望用更感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对时间的独特感知:“作品里藏着我的儿时记忆,也融入了东方对时间的理解,比如通过自然中‘水与物体的互动’传递情感。”她还参与了展览配套的7天艺术驻留计划,三亚的碧海、热带雨林与璀璨星河,让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感悟:“这里的自然环境多变又充满活力,总能激发新的创作灵感,未来我会把这些感受融入新作品里。”
展览围绕“未来艺术·跨界共生”设置五大展区。科技艺术区呈现AI创作作品、VR/AR交互装置,带来沉浸式科技美学体验;生态艺术区聚焦生物材料雕塑与可持续主题,引发观众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实验区通过元宇宙互动装置探讨社会议题;混合媒介区融合声音、机械与数据可视化,打造多感官现场;元宇宙线上展区则通过VR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全球艺术爱好者能“云端观展”,真正实现“无界艺术”的愿景。
“过去三亚的传统艺术展较多,现当代艺术平台相对缺乏。”黄强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还为现当代艺术家搭建展示舞台。展期内,团队还将联动三亚各景区,助力艺术家深入体验本地人文风情;艺术讲座、“科技+自然”主题亲子工作坊、非遗融合体验课等配套活动也将陆续开展。此外,部分参展作品还将通过拍卖与公益捐赠结合的方式,推动艺术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化。
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引入更多国际优质文化内容,推动艺术与科技、旅游、金融等多元领域深度交融,助力三亚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新地标。
本次展览由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三亚)指导,海南上下艺术有限公司、三亚热带城市国际绘画大赛组委会联合主办,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