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三亚市第七小学海罗校区的操场上,百余双稚嫩的小手正共同拼凑一幅幅巨型拼图。从零散的色块到完整的画面,80年前军民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在孩子们的指尖逐渐清晰——这场以“拼·抗战记忆,筑·和平未来”为主题的活动,不仅是三亚市2025年暑期托管服务的结课活动,更以孩童能理解的方式,实现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爱国教育。
作为市教育局与团市委联合打造的公益托管项目,今年的暑期托管覆盖三所学校,在为期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乒乓球台前的跃动、手工教室里的专注、科普馆中的惊叹,构成了孩子们假期的底色。而这场压轴的拼图活动,让假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分量。
师生在操场上协力完成拼图。
“这是战士叔叔,这是大炮!”一年级学生董境举着手中的拼图碎片,兴奋地向同伴介绍。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一边拼接画面,一边听着抗战故事。当最终拼接完成的巨型拼图展开时,托管老师何崇睿告诉孩子们:“当年的胜利,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你们要更加努力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据悉,三亚市2025年暑期托管在兴趣课程之外,特别强化了红色教育与实践体验的结合。从参观军营时聆听战士讲述抗战故事,到这场拼图活动中的历史回溯,多样化的形式让教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我们希望托管不仅解决‘看护难’,更能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养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冯晨阳/文 李学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