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后,我们村的网格长、网格员有了更多时间服务辖区群众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8月7日上午,天涯区槟榔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黎献表示,以前,各种报表、会议、检查应接不暇,网格员忙得团团转,很难真正沉下心去服务群众。现在,减负措施落地,大家有了更多精力走访入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基层减负让社区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槟榔村村民陈阿姨说:“现在,村干部到村民家里的时间比以前多了,问问我们都有啥难处。上次我向网格员反映村路的两盏路灯坏了,一天内就修好了。”
减负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而是为高质量发展腾挪宝贵空间。近年来,天涯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聚焦文山会海、督查考核、指尖负担等痛点难点,以机制创新破题,以“组合拳”发力,持续优化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有效释放基层活力。
天涯区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顽疾痼疾,健全完善“1+1+9”专项整治工作体系,完善统筹协调、沟通会商、实时调度等机制,聚焦精简文件会议、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厘清基层权责、整治“指尖”负担、规范挂牌管理、优化报表填报等方面,解决突出问题。
精文减会,严控总量。2025年上半年,区级层面纳入统计范围的文件、会议均按年度计划推进,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督查考核“瘦身健体”。全年区级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备案事项压缩至4项,尤其严格控制涉及村、社区的考核事项。以往频繁的督查考核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如今考核事项精简,基层干部能更专注于为群众办实事。
重拳整治“指尖负担”。全区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工作群组减少45%以上。过去,各种工作群消息不断,基层干部时刻盯着手机,如今“指尖上的负担”减轻,工作回归本真。
挂牌清理规范统一。全区村级组织机制牌子较之前减少了61%。以往村级组织门口挂满各种牌子,如今规范清理后,办公更加简洁有序。
“一表通”赋能数据。完成对32家单位、597张基层报表的初步梳理上报工作,实现基层数据“一次填报、互通共享、自动生成”,基层干部无需再重复填报各种报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张清单”推进减负增效。比如,“正面清单”明权责,发布了《天涯区村(社区)事项准入指导目录》,明确8类24项依法履职事项和5类19项协助工作事项,解决“干什么”的问题,让基层干部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更有方向。(记者 黄世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