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蜈支洲岛奏响珊瑚礁保护与生态经济“共生曲”
三亚蜈支洲岛奏响珊瑚礁保护与生态经济“共生曲”

游客在蜈支洲岛海域体验潜水项目。

8月的三亚,阳光明媚,蜈支洲岛海域的珊瑚礁在清澈的海水下摇曳生姿,宛如一片“水下森林”。

蜈支洲岛旅游区海洋部经理王丰国指着景区前些年投下的数十个人工“船型屋”礁说,这些礁体能为珊瑚提供天然的生长基,就像“海洋婴儿房”,最终变成鱼群的新家。

蜈支洲岛海域以前由于渔业捕捞、陆源污染以及水产养殖等人为因素和气候变化影响,周边部分海域珊瑚覆盖率出现较严重的下降。

三亚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将蜈支洲岛作为珊瑚生态修复的先行示范岛屿。自2010年起,通过定期开展珊瑚修复、增殖放流及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先后推出“海底花园”计划、“神奇海洋”公益项目,还推出“珊瑚宝宝”项目,让广大市民游客自发参与到海洋生态修复中来。

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王丰国和他的团队就承担着海洋牧场维护、海底珊瑚移植、海洋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工作,清理海洋垃圾和珊瑚敌害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我们一天需要下水作业2到3次,每次接近两个小时。”王丰国介绍说,“海底作业对潜水技术和体力要求很高,因为潜水时不仅需要熟练操作潜水装备,还要保持身体呈斜倒立的姿势,避免误伤珊瑚丛。”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蜈支洲岛海域已累计投放8万余立方米的人工鱼礁和船礁,成为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栖息地。增殖放流各类鱼苗超百万尾,有效补充渔业资源。移植了6.6万余株珊瑚,修复面积约6.1万平方米,蜈支洲岛近岸海域活珊瑚覆盖率从不足15%跃升至37.08%,渔业资源增长2倍以上,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比周围区域高出5倍以上,记录到13科40属116种造礁石珊瑚、26种软珊瑚,鱼类种类达265种,昔日受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重现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蜈支洲岛海域相继出现海豚群跃、黑鳍鲨巡游等生态景观,往年还有“海龟”“斑海豹”等珍稀海洋生物频频现身。这些“海洋精灵”的到来,既是大自然对蜈支洲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海洋牧场10多年建设成效的最佳见证。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如今,蜈支洲岛的潜水、海钓等休闲渔业项目备受游客青睐。这充分证明了生态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诠释。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三 亚 传 媒 影 视

集 团 媒 体 矩 阵

客户端
三亚日报微信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信
三亚日报微博
三亚广播电视台微博
新闻推荐
2025-08-04 06:40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03 06:18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03 08:56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03 09:13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
2025-08-02 07:16
来源:三亚新闻网
三亚蜈支洲岛奏响珊瑚礁保护与生态经济“共生曲”
来源:三亚新闻网
2025-08-07 06:39:58

游客在蜈支洲岛海域体验潜水项目。

8月的三亚,阳光明媚,蜈支洲岛海域的珊瑚礁在清澈的海水下摇曳生姿,宛如一片“水下森林”。

蜈支洲岛旅游区海洋部经理王丰国指着景区前些年投下的数十个人工“船型屋”礁说,这些礁体能为珊瑚提供天然的生长基,就像“海洋婴儿房”,最终变成鱼群的新家。

蜈支洲岛海域以前由于渔业捕捞、陆源污染以及水产养殖等人为因素和气候变化影响,周边部分海域珊瑚覆盖率出现较严重的下降。

三亚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将蜈支洲岛作为珊瑚生态修复的先行示范岛屿。自2010年起,通过定期开展珊瑚修复、增殖放流及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先后推出“海底花园”计划、“神奇海洋”公益项目,还推出“珊瑚宝宝”项目,让广大市民游客自发参与到海洋生态修复中来。

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王丰国和他的团队就承担着海洋牧场维护、海底珊瑚移植、海洋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工作,清理海洋垃圾和珊瑚敌害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我们一天需要下水作业2到3次,每次接近两个小时。”王丰国介绍说,“海底作业对潜水技术和体力要求很高,因为潜水时不仅需要熟练操作潜水装备,还要保持身体呈斜倒立的姿势,避免误伤珊瑚丛。”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蜈支洲岛海域已累计投放8万余立方米的人工鱼礁和船礁,成为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栖息地。增殖放流各类鱼苗超百万尾,有效补充渔业资源。移植了6.6万余株珊瑚,修复面积约6.1万平方米,蜈支洲岛近岸海域活珊瑚覆盖率从不足15%跃升至37.08%,渔业资源增长2倍以上,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比周围区域高出5倍以上,记录到13科40属116种造礁石珊瑚、26种软珊瑚,鱼类种类达265种,昔日受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重现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蜈支洲岛海域相继出现海豚群跃、黑鳍鲨巡游等生态景观,往年还有“海龟”“斑海豹”等珍稀海洋生物频频现身。这些“海洋精灵”的到来,既是大自然对蜈支洲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海洋牧场10多年建设成效的最佳见证。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如今,蜈支洲岛的潜水、海钓等休闲渔业项目备受游客青睐。这充分证明了生态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诠释。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胡拥军)

责任编辑:王雪杉
下载大三亚APP
了解更多三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