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火热实践中,无数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斗。三亚市崖州区营商环境建设局常务副局长刘扬,就是其中一位脚踏实地、积极作为的基层干部。她深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锤炼严实作风,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
刘扬在接受采访。
创新审批,帮企业解难题
“以前传统的审批模式,效率不高,企业办事得跑好多趟,就像路上有个大石头挡着,特别麻烦。”刘扬和同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想办法解决。
以前踏勘需要人工去现场查看,会受到地形限制,测量的距离准不准也容易被质疑。于是,他们推出了“无人机及远程视频踏勘”。
技术团队连续好多天都在调试系统,模拟各种复杂的情况。后来,“无人机踏勘”入选全国政务服务数字赋能优秀案例,“空地协同”模式还获得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二等奖。
“大家之前熬夜加班、四处奔波的辛苦,都变成了开心和自豪。”刘扬说。
制度革新,助项目加速跑
按照省、市的工作安排,刘扬结合崖州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在优化营商环境机制改革方面先试先行。
其中,“政务服务数字门牌”上线后,企业办事就像刷自己家门牌号一样方便。而“崖小政”AI客服,经过团队改进,成为企业能随时咨询、靠得住的“数字帮手”。
在服务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的时候,企业因为一些手续没跟上,没办法一次性办理林木采伐手续。“要是拿不到采伐许可,工期就会受影响。”
为此,刘扬带着团队提前主动去帮忙,创新了“分片区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办法。只用了七天,就发出了32张许可证,项目审批效率提高了40%,让项目至少提前一个月开工。
信用建设,让环境更优良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根基。刘扬牵头,联合多个部门,打造了32个信用应用场景,在10个重点领域进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走出了一条适合崖州区的信用建设路子。其中,《豇豆“信用身份证”》案例在全国、全省的信用案例评选中获奖。
刘扬还推动通办破壁,拓展服务“新半径”:给20辆儋州籍货车办跨区域年审,只用一个半小时就办完了,企业负责人感到惊喜,连说“既不用跑回儋州办理,不用耽误工作节省了费用,还办理这么快,这就是崖州速度,太让人感动了。”
不久前,刘扬还帮因为工作忙没法回原籍办教师资格证的群众,在最后申报期限内,只用了半小时就完成了跨市县政务服务交接。
刘扬清楚,营商环境建设者的作风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发展环境的优劣。
在工作中,她从自己部门着手,全面梳理内部管理流程,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把制度的笼子扎紧,保证审批服务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荣誉是大家的,奋斗永远在路上。”刘扬知道,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好机遇,也离不开全局同事们的辛苦付出。她将与同事们一道,在营商环境建设一线接续奋斗。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