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你欢呼,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7月22日清晨,三亚家电维修师傅杨广聪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视频——镜头里,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晨曦中,一面国旗正舒展着烈烈红绸。前一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他捧回了“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证书。
这是杨广聪荣获的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荣誉证书。
7月29日接受采访时,杨广聪的目光还凝聚在天安门升旗的画面里,指尖轻轻摩挲着证书封皮,声音坚定如磐:“路见不平,我还是会出手……”
【危急时刻】
他拎起塑料椅就冲了上去
将时针回拨至19个月前的那个傍晚——2023年12月19日晚6时许,崖州区兴滨路南滨中学路段,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撕裂了黄昏的平静。
正在店内忙碌的杨广聪,耳畔突然炸开一声惊呼:“有人持刀行凶!”抬眼的瞬间,他瞳孔骤缩——不远处,一名歹徒右手紧攥着冷光的刀具,正发疯般挥舞,刀刃破空的声响混着人群的尖叫,刺得人耳膜生疼。
容不得半分犹豫,杨广聪猛地抄起身旁塑料椅,冲了上去,身影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歹徒奔跑的方向。
“当时歹徒举着刀追着一个小姑娘,从街这边穿过马路,往对面的人行道跑。”杨广聪堂嫂吴观艳回忆时声音里还带着几分后怕,“我当时就站在广聪的身前。谁料下一秒,就瞅见他拎着塑料椅冲了上去。”
杨广聪手持塑料椅,一边追一边呼喊“放下刀!”在南滨中学门口,歹徒闻声暴戾转身,刀锋朝着杨广聪砍来。电光火石间,杨广聪没有丝毫退让,高举塑料椅迎头而上。
“咔嚓”——金属撞击般的脆响炸开,塑料椅的椅背被刀刃生生劈出一道深痕。杨广聪瞅准时机,将塑料椅狠狠推向对方。这股推力如巨锤般撞在歹徒胸口,他踉跄后退两步应声倒地。杨广聪乘势扑上,用整个身躯压住歹徒,双手如铁钳般扣住他后颈。
公安民警接警后火速赶到现场,迅速控制住歹徒并将其带离。
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中,杨广聪不仅及时遏制了事态恶化的势头,更用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最朴素的内涵——在他人危难时挺身而出的本能,正是人性最璀璨的光芒。
7月29日,杨广聪正在检查客户空调运转情况。
【平凡之人】
实在得很,心里总是想着别人
“爸爸,我为你感到自豪。”7月29日,杨广聪正与妻子曾观玲通电话时,电话那头突然传来儿子清亮的声音。
原来,直到最近几天,儿子才得知父亲救人的事迹与获得的荣誉。“他救人的事儿,还是过了好几天才跟我说的。”曾观玲坦言,家里的老人也是通过新闻才了解到这一切。
39岁的杨广聪是广东湛江人,2019年来到三亚崖州打拼,至今已有六个年头。“这些年在外的日子,他只报喜不报忧,怕家人跟着揪心。”堂哥杨海在崖州经营一家家电店,杨广聪便在这里做维修师傅。
“广聪实在得很,干活勤快,手也灵巧,最懂得尽孝。”杨海提起堂弟,语气里满是认可。那天,杨海正在楼上忙活,忽闻楼下传来嘈杂的呼喊声,探出头望去,就看见杨广聪拎着塑料椅子,脚步飞快地穿过车流。“广聪向来实诚,遇事总想着往前冲,哪管什么危险。”杨海说。
“不管干什么事情,广聪心里总是想着别人。”吴观艳说到这儿,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声音里还带着几分感慨。她回忆说,那天,看见杨广聪弓着背,整个人压在歹徒身上,旁边的地上赫然躺着一把染血的匕首。“当时我就有点慌了,但看到他那股子劲儿,打心底里佩服。”
7月22日傍晚,在北京仅住了两天的杨广聪带着荣誉回到三亚,向大伙展示着红绸证书——“全国见义勇为模范”。
“北京的行程再延两天也不迟,这刚获得荣誉,怎么没有好好玩一玩?”在记者的询问下,杨广聪却笑着摇头,指节无意识地叩了叩怀里的证书:“现在是用空调的高峰期,还有很多空调等着检修……”
平凡之人,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以塑料椅为盾、血肉之躯为墙,用本能的善意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杨广聪的见义勇为事迹是令人动容的凡人壮举。”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三亚市已授予其“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此后,又按程序积极申报“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我们将以杨广聪的事迹为鲜活教材,通过新闻报道、事迹宣讲等多维度、立体化宣传,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热潮中树起精神标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负责人表示,市委政法委和市平安见义勇为基金会将切实履职尽责,为全市见义勇为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支持,切实让英雄感受到社会的尊崇与关怀。
· 评论 ·
让“凡人善举”成为海南自贸港最动人的风景
“每当危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这句镌刻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中的箴言,在三亚家电维修师傅杨广聪的壮举中得到生动诠释。当锋利刀刃即将吞噬花季生命,这位普通劳动者没有选择沉默旁观,而是以塑料椅为盾、血肉之躯为墙,用本能的善意筑起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这不是影视剧里的英雄传奇,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凡人壮歌,其见义勇为义举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英雄从来不是高不可攀的星辰,而是扎根沃土的英雄树。杨广聪那句“路见不平,我还是会出手”的质朴诺言,恰似一盏明灯照亮人心。他修家电时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帮扶邻里时传递温暖的赤子之心,与危急关头的挺身而出,共同构成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图谱。这种将职业操守升华为道德自觉、把平凡工作淬炼成精神信仰的实践,正是“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生动注脚。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英雄精神代代相传。从“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善行义举,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气魄,再到“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今天,当有人质疑“这个时代还有英雄吗”,“杨广聪们”用行动给出掷地有声的回答:公交车上搀扶老人的臂膀,巷弄间制止欺凌的呐喊,灾难前伸出帮扶的双手,都是新时代的英雄勋章。这些闪耀在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微光,正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在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关键时刻,更需要弘扬这种“人人皆可为”的英雄精神。我们要以杨广聪为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在他人危难时伸出援手,让“凡人善举”成为海南自贸港最动人的风景。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王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