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初照亚龙湾,无人机群已在天际线编织数字经纬;暮色中的海棠湾,载着新婚伴侣的直升机划过玫瑰色天空。近年来,三亚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国低空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2023年以来,众多通航企业在三亚开展空中游览业务,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大批游客亲身体验低空旅游项目。
以海棠湾为例,其优美的海岸线和宜人的气候,吸引了众多新人选择在此举办“穹顶婚礼”。2024年国庆期间,三亚凤凰岛通过主题灯光秀、无人机水幕表演及海洋特色活动,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融合科技、艺术与节日文化的视觉盛宴。2024年10月,三亚启动“无人机+急救用血、抗蛇毒血清”运输试点,通过无人机实现医疗物资的高效配送,提升急救响应速度。
随着低空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进一步激活了影视航拍、地理测绘等多个关联产业,新兴领域增速明显。在影视航拍方面,三亚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拍摄,带动了相关设备租赁、人员服务等产业发展。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丰富了低空经济业态,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亚发展低空经济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正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全国低空经济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要加强通航机场和起降场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提高监管服务水平。统一临时起降场的建设标准,加强审核和监管,明确场地使用权与管理权,切实规范运行管理。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企业优化空中游览航线设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旅游品牌。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针对通航企业的扶持政策,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为企业提供稳定的作业场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人才培养等。同时,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推广空中游览、跳伞飞行等特色项目,打造以低空观光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从“天空视角”讲好三亚故事,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切实巩固三亚在全国低空旅游领域的领先地位。
三要深挖通用航空发展潜力。围绕短途运输、航空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领域,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在短途运输方面,构建以三亚为中心的通用航空运输网络,连接三沙、海南岛中部和西部等地区,助力完善海南省空中交通网络体系;在医疗救护方面,加强通航企业与医疗、康养机构的合作,推动航空医疗救护服务发展;在应急救援方面,建立健全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特别是针对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构建“山海生命线”,切实提升医疗救护效率;在社会治理方面,充分利用无人机技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
四要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充分发挥三亚的地理优势和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吸引更多低空经济产业链上的企业落户。重点培育和发展无人机制造上下游业务,优化商业化短途运输、低空旅游消费等产业布局,催生旅游消费新场景。例如,依托三亚的旅游景点,开发低空旅游与景区联动的创新项目,促进低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三亚低空经济蓝图正徐徐铺展。随着各项破局之策稳步推进,三亚将凭借自贸港的政策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拓宽应用场景,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作者单位: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作者 张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