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亚市以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抓手,以“固本防风险”行动为主线,从严从细从实落实“打、防、管、治、宣、建”各项工作措施,在打击毒品犯罪、戒毒康复管理、毒品预防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筑牢安全屏障。
高压严打织密禁毒“法治网”
2022年,三亚市入选国家禁毒委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名单。随即,三亚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成立了专项创建领导小组,并精心制定为期三年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全市上下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由公安禁毒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形成高效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创建任务高效落地。
自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以来,三亚市提档推进“八严工程”,持续保持高压禁毒态势,对涉毒违法行为“零容忍”,以“清源断流”“春夏攻势”“护苗行动”“秋冬攻势”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环市毒品查缉体系,加强重点毒源地的毒情监测,巩固三亚“无制毒”现状,确保不形成毒品中转集散地、毒品制造加工地、毒品原植物大面积非法种植地。
在此过程中,三亚市禁毒部门以“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断通道、缴毒资”为主攻方向,持续深化缉毒执法效能,在部级、省级毒品目标案件侦破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据统计,2022—2024年期间,全市累计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29起,其中部级案件5起,省级案件14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40人,有力震慑了涉毒违法犯罪行为。
2022年12月,三亚警方与泰国警方展开跨国合作,成功在境外将潜逃逾4年的部级毒品目标案件中的钉子逃犯符某某缉拿归案,并将其顺利押解回国。
一系列战果的取得,彰显了三亚市禁毒部门打击毒品犯罪的坚定决心,充分展现了强大的执法能力和战斗效能。
严管厚爱铺设戒毒“重生路”
三亚市创新“社会共治+动态管控”模式,积极构建戒毒康复全链条管理体系。融合人力与科技,构建“全闭环”重点人员监管模式。通过对涉毒人员行为特征和社会危害程度,实施高、中、低风险分级管理,确保精准管控。采用毛发检测等先进技术,加大对社会面和隐性吸毒人员的排查收戒,坚持应收尽收。同时,规范吸毒人员出所衔接流程,实现出所接送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送戒率、病残吸毒人员送治率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达到100%,吸毒人员无脱管失控、无肇事肇祸的良好局面,有效防范化解了涉毒风险隐患。
针对戒毒康复人员就业难、融入难问题,三亚市成立了全省首个集戒毒康复、医疗、培训、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戒毒康复工场——“春雨社区”,面向全省开放就业帮扶。自开放以来,该工场引入食品加工、物流、洗涤等27家企业进驻,累计帮助900余人实现就业,为戒毒康复人员搭建一座顺利回归社会的桥梁。
三亚市将戒毒康复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以“无毒村居”创建激活基层禁毒“神经末梢”。目前,全市已建成9个省级、9个市级、20个区级“无毒村居”,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的基层禁毒治理新体系。
预防为先筑牢全民“防毒墙”
三亚市持续深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让“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深入人心。坚持从源头抓起,以学校为主阵地,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宣教体系,充分发挥市、区5个禁毒教育基地宣传载体作用,为青少年群体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禁毒思想防线,筑牢了校园“防毒墙”。
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紧密协作,充分利用“春季禁毒流动课堂”“6·26国际禁毒日”“全民禁毒宣传月”“开学第一课”等契机,通过组织禁毒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策划文艺晚会、禁毒主题健步走、亲子健康跑、创意灯光秀及无人机表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度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推出“禁毒+非遗”“禁毒+文旅”“禁毒+体育”等特色鲜明的跨界宣教模式,全力推动禁毒“六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活动的广泛开展。
据统计,2022年以来,三亚市已成功举办各类禁毒宣教活动10700场次,惠及群众累计达到285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对禁毒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营造了全民禁毒的浓厚社会氛围。
利刃斩毒链,赤胆擎旌旗。三亚市正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推进禁毒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坚定朝着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助力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吴英印 通讯员 韩斌 吴雪媛)
原标题:
三亚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推动禁毒取得新成果
筑牢禁毒防线 守护万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