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新闻网5月21日消息(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黄珍)近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向海图强 向陆而心 向心聚力”实践团队走进海南疍家博物馆、三亚南边海社区、藤海社区等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对海南疍民生活现状展开系统性深度调研。
实践团队聚焦海南疍家人“洗脚上岸”的现代化转型,深挖疍家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精神内核。在海南疍家博物馆360度环幕展厅,团队成员通过“AR数字连家船”沉浸式体验项目,直观感受清代疍民与黎族山民“鱼盐换稻米”的历史场景。而在陵水疍家博物馆,馆长展示的1952年疍家船队用海盐为五指山苗寨换取耕牛的账册复印件,不仅见证了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民族互助传统,更印证了当时海南各族群共生共荣的历史脉络。
作为三亚疍民最早的聚居地,南边海社区成为调研重点。团队成员用手机、相机、录音笔,对社区疍家文化馆内的疍民口述历史、咸水歌、传统文化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并开展数字化编辑整合。在藤海社区疍民郑先生家中,团队负责人陈冠宇与社会学专业学生何天野采用“青银对话”模式,一边倾听郑先生讲述跨民族交往的打渔故事,一边录音留存。通过“00后”提问、“50后”讲述、“80后”指导,团队对对话内容中的民族团结基因进行创新解读,为海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动能。
此次调研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服务地方发展的切实行动,也是新时代讲好海南民族团结故事的生动实践。后续,团队将整合全岛疍家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果,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青春力量。